English

TOP10――2005年科学文化好书经眼录

2005-12-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有人认为2005年是科学文化书籍出版的“小年”,但我的感觉却不是这样。当然这只是感觉,并无统计材料支持。也许2005年科学文化书籍出版数量减少而佳作比例增加了?我不是书业中人,我只是作为一个读者,有此感觉而已。

另外,我下面提到的书中,也包括了2004年12月第一次印刷的书――因为通常这些书要到20

05年初才能面市,我也要等到2005年才能经眼,如果将它们排除在外,那就会有遗珠之憾了。

1、《背叛真理的人们――科学殿堂中的弄虚作假》,(美)威廉・布罗德、(英)尼古拉斯・韦德著,朱进宁、方玉珍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22.00元

科学经常被视为神圣纯洁的学问,科学家也经常被视为神圣纯洁的人群,而科学的运作自然也就被视为神圣纯洁的过程。人们总是相信,即使科学界有舞弊事件发生,那也一定是很偶然的;人们还相信,这些事件很快就会被揭露和纠正,因为“科学有自我纠错的机制”。但是,随着科学中被曝光的舞弊事情越来越多,我们不禁要问:如果科学中的舞弊总是能够被揭露并受到惩罚,为什么那些舞弊者还如此前赴后继地以身试法呢?

本书通过对大量科学舞弊案例的分析,揭示了这样的事实:在当今科学界剧烈竞争、成果至上的氛围中,从竞争到贪婪,中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从贪婪到舞弊,中间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羚羊与秧鸡》,(加拿大)马格丽特・阿特武德著,韦清琦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22.00元

这是一部小说。作者是以小说的形式,表达她对未来世界滥用生物技术的极度担忧。和西方许许多多已经问世的科学幻想作品一样,本书中所展示的未来世界,也是愁云惨雾,暗淡无光,一片人类社会的“末世”场景。

――那时政府似乎已经退隐到无足轻重的地步了,各个大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大院”,里面试验室、宿舍、学校、医院、商店、色情场所等等一应俱全,有自己的警察,简直就如同国中之国。

――生物工程似乎成为小说中唯一的科学技术。

――所有的疾病都已经可以被消灭,但是制造药品的大公司为了让人们继续购买药品,不惜研制出病毒并暗中传播。如果有人企图揭发这种阴谋,等待他的就是死亡。

――文学艺术已经遭到空前的鄙视,只有科学技术(其实只有生物工程)成为天之骄子。这实际上象征着如今我们已经看得相当清楚的趋势。

3、《束星北档案:一个天才物理学家的命运》,刘海军著,作家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36.00元

一本许多人都在谈论的书。但不同的人会从这本书中获得不同的收获。

束星北一生坎坷,郁郁不得志,却被认为是中国罕见的物理学奇才,这一结论,因两类人的赞同而显得可信。一类是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弟子如李政道,一类是出身、学识、资历都与他不相上下又在中国取得崇高科学地位的人如竺可桢、王淦昌。如此一位物理学奇才,最终磋跎一生,当然令人扼腕叹息。本书用档案、访谈连缀的形式,通过一段段叙述文字的“焊接”,揭示出“政治运动”对科学家是如何进行身心摧残的,以及当年中国的“国情”对一个正直但可能过分迂腐、过分端方的、恃才傲物的天才又是如何难以包容。

当我们在为束星北扼腕叹息的同时,试着想想,如果我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束星北,我能对他衷心爱惜、处处宽容吗?我能和他心无芥蒂、和睦相处吗?

4、“基地”系列科幻小说(包括《基地前奏》上下、《迈向基地》上下、《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基地边缘》上下、《基地与地球》上下),(美)艾萨克・阿西莫夫著,叶李华译,天地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215.00元(全11册)

“基地”系列小说第一篇写于1941年,最后一篇写于1992年,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讲述一个名叫谢顿的人,发明了一种“心理史学”,可以预测银河帝国未来的盛衰,于是谢顿建立了两个基地,秘密为帝国崩溃和重建作准备――他要让中间这段黑暗时期从三万年缩短为一千年。是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触发了阿西莫夫的灵感,让一部帝国盛衰史在银河系遥远未来的时空中全新搬演。

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因为“基地”组织的名称和运作可能受到《基地》小说启发的传言,《基地》小说再次引人注目。

  5、《时空的未来》,(英)S.W.霍金等著,李泳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17.00元

夏娃的纤纤素手正要去摘那只苹果的一瞬间,一位通过时间机器来到创世之初这一现场的教授大叫道:“小姐!看在上帝的份上,千万别摘!”他能够制止夏娃摘那只苹果吗?换句话说,有了时间机器,我们能够改变历史吗?

霍金和他的一众朋友谈论时空,所谈尽是诸如此类的问题,这原是现今物理学中最为抽象难懂的方面之一,但是本书中的文章都是通俗的。

时间机器到底能不能存在,这是迄今未能解决的问题,本书的结论倾向于不能。不过书中认为,即使物理学定律排除了时间机器存在的可能,时间机器问题仍然值得思考,因为由此引发的其他问题,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时间和因果关系本质的认识。

即使有了时间机器,我们也能够乘坐这样的机器回到过去了,我们能不能够改变历史?有一些理论认为是能够的,本书的结论则是:不能。“如果谁想(回到过去)杀死年轻的自己,或者他的祖母,一定会发生什么事情令他住手。”所以霍金说,他们描绘了一个“让历史学家放心的世界”。至于究竟能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这样,本书没有给出答案,只是坚信“物理学定律会阻止我们这么做”。

6、《天使与魔鬼》,(美)丹・布朗著,朱振武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29.80元

在这部小说中,“天使”和“魔鬼”是一对,“科学”与“宗教”是另一对。小说反映了作者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所产生的疑虑。

小说中的那位教皇内侍,不应该被视为作者的代言人,而应该被视为一种立场的代言人――这种立场是丹・布朗打算在小说中让它们相互对立的两种立场之一。这种立场认为,如今科学发展得太快了,这样下去是非常危险的。而在小说中与之对立的立场,则是由科学家所持的,认为科学发展无论已经有多么快,它总还是不够快。

而这两种立场的对立,又可以直接引导到科学研究应不应该有禁区的问题。如果认为科学发展总是不够快,自然就会主张“科学研究无禁区”;而如果认为科学发展得太快了,这样下去非常危险,就必然会倾向于认为,科学研究应该有禁区。小说中那一滴要命的“反物质”,就是在“科学研究无禁区”的思想指导下搞出来的。至于丹・布朗本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或观点,实际上已经被隐藏在故事情节的背后。

7、《敬畏自然》,苏贤贵等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定价:19元

本书为一本论战之作。作者是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四位中青年学者,论战是围绕着人类要不要“敬畏自然”而展开的。本书可以说是主张“敬畏”一方论点的集大成之作。

从更广泛的背景来看,近年围绕着科学文化、科学传播、唯科学主义等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论战,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士加入了这场论战。这实际上就是关于“两种文化”的论战。此次关于“敬畏自然”的争论,只是这场关于“两种文化”的论战中一次新战役而已。

对于整个大自然,我们谁敢说自己都已经懂了呢?大家心里都明白,对于整个自然,我们至今仍然所知甚少。既然如此,怎么能不保持一点敬畏之心吗?

8、《改变世界的方程 牛顿、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德)哈拉尔德・弗里奇著,邢志忠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21.00元

当年宋人刘克庄《沁园春》词中有“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的名句,这种假想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相逢的情境,本来是相当有想像力的,只是在我们这里被搞笑的“关公战秦琼”给糟蹋了。

本书作者是著名物理学家,他显然是受到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的启发,所以也采用了三人对话的形式来阐述本书的主题。而书中选定的三人对话是极具创意的“超时空对谈”――他们是牛顿、爱因斯坦和所谓的哈勒尔教授(不妨理解为作者本人)。牛顿起先对自己的绝对时空充满信心,但是随着讨论的深入,他逐渐接受了相对论。本书虽有许多假想的花絮穿插其中,但是在核心的科学内容上,却是思路清晰,取舍有度。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说,本书都是近年引进的科学文化书籍中出类拔萃之作。

9、《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法)布鲁诺・拉图尔著,刘文旋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26.00元

科学知识社会学(SSK)领军人物的代表作。作者花了许多年的时间,追踪科学的实际运作情况,把实验实和会议室以及诸如此类与科学运作有关的场景,当作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对象。他关心科学家们所做的事,而不是他们所说的话。

他发现,科学家们通过论文中精心选择的引文、图表来构筑防御工事,使别人轻易无法批评自己的结论。科学家们通过广泛的关系网游说各方来资助自己的项目。而当理论达到某个特定的“可接受点”时,人们就会开始将它当作真理对待。

拉图尔将科学视为一连串的行动,视为一个形成、制造结论的过程。他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争论”和“修辞学”出人意料地扮演着重要角色。他“揭发”了科学与修辞学之间的隐秘关系,从而否定了科学作为“真理”的特权。最终,这个过程暂时的终点,就是此刻的科学成果,而此时它就成为一个黑箱(blackbox)。这个黑箱一旦被打开,就如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一样,里面并非如我们通常所想象的那样只装着“理性”和“秩序”,而是种种机关诡计一涌而出。

  10、《权谋 诺贝尔科学奖的幕后》,(美)罗伯特・马克・弗里德曼著,杨建军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42.00元

本书作者自1980年开始,潜心钻研诺贝尔奖档案20余年,以大量与评奖当事人有关的书信、日记、评审报告等第一手史料为基础,撰写了这被称为“将诺贝尔奖请下神坛”的惊世之作。他的研究表明:评委们自身对科学的认识严重影响评审的结果,他们个人的判断、偏好和兴趣不可避免地渗入评审工作;尽管有的评委力求公正,但也有些评委谋求私利。作者强调:我们没有理由相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就是一群“最佳”的科学家。而且还有一些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并未被斯德哥尔摩所认可。况且诺贝尔科学奖并未包括很多非常重要的科学领域,比如宇宙学、天文学、地质学、数学、环境科学、非生物取向的医学、海洋学、地震学、农业遗传学等等。

我们中国人向往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诺贝尔科学奖,已经几代人了,至今还没有得到过。“诺贝尔奖情结”已经成为中国科学界一种严重的症候。针对这一点,作者在本书中文版序言中告诫说:“期望一位工作在中国的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如果相信它是一个国家表现科学技术高水平的唯一或最佳途径就错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