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花》:用新的手法表现革命战争

2006-01-1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小花》1979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故事讲的是,1930年,桐柏山区一家姓赵的农民家里,刚刚出生不久的赵小花,因家境贫穷无力抚养被卖了出去。与此同时,因革命暴动失败,革命者董向坤和妻子周医生被迫转移,他们的女儿董红果不得不托人寄养农家,伐木工人何向东将红果送到赵家。为了红果不遭敌人毒手,从此改

名赵小花,成了赵家女儿。几年后,小花的养父母惨遭保安司令丁叔恒杀害,小花和哥哥赵永生相依为命。

后来,赵永生为躲避抓壮丁,被迫逃跑,并参加了革命。赵永生自己的亲妹妹小花被卖后,又被何向东赎出收养,取名何翠姑,在艰苦的环境和斗争中,她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女战士。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翠姑负责护送身受重伤的赵永生,然而,她并不知道担架上抬的正是自己的亲哥哥。

赵永生在医院得知找到妹妹小花的消息,又惊又喜,他与妹妹终于在胜利后相见。不久,赵永生被派往家乡大兴营做群众工作,身为区长的何翠姑也到了这里。小花惊奇地发现翠姑很像自己的妈妈(实际上是养母),随即告诉了哥哥。于是,赵永生对翠姑谈起自己亲妹妹被卖的经过。翠姑对自己的幼年一无所知,怀着对赵永生的同情,她答应帮他找到亲妹妹。当翠姑向养父何向东谈及此事时,何向东悲喜交集,向她揭开了真假小花的谜底。永生、小花、翠姑经过战火的洗礼后团聚。

本片根据前涉的小说《桐柏英雄》改编。影片反映了上世纪40年代的革命战争,描写了革命的英雄人物,但着重点不再是展现宏伟的革命战争场景和英雄壮举的行为,而是通过赵永生三兄妹在革命战争中的命运变化,浓墨重彩地抒发对革命人民的深情,淋漓尽致地表达革命人民间的兄妹情、母女情和崇高的革命感情。

全片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和时空概念,不按情节逻辑叙事,而是将兄妹三人情感,以及他们意识中的闪念和回忆互相交织、穿插来表现剧情。片中采用黑白片和彩色片互映互补,解放后的生活全是彩色片,回忆、倒叙、闪念的镜头全是黑白片。用色彩的不同把过去的历史和今天的现实明显地区别开来,黑白与彩色相互跳接不求有头有尾,不求完整,而是抓住最典型、最出情感的瞬间,简练地加以表现,造成强烈的节奏。片中还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刻画人物内心活动,使电影不只是客观展现人物的行动,而且可以直接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头脑中的闪念,形象具体地表达出来。另外,影片还利用电影的声画对立和对位关系组接情节,刻画人物,这些新的罕见的电影手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取得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本片的音乐非常出色,小花寻兄时的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悠扬动听,情急意切地唱出了姑娘的渴望心情,广为流传。作曲王酩恰当地把电子音乐和管弦乐,甚至民乐结合起来,糅成一体,优美的抒情音乐不仅强化了影片的情绪色彩,还较好地拓展了画面的表意功能。

《小花》三位主要演员唐国强、陈冲、刘晓庆演出了人物的鲜明个性,赵永生的刚直果敢、赵小花的朴实妩媚、何翠姑的豁然大度,都使观众经久不忘。

影片放映后在电影界和观众中引起很大反响。产生两种绝然不同的评价,一种意见认为《小花》在题材开掘、表现形式和电影语言上有重大创新;另一种意见认为《小花》耍技巧、让人看不懂,是形式主义作品。随着争论的深入,人们逐步感到这部影片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有新意,它的新颖的构思和表现手法令人瞩目,对电影艺术的创新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片获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三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陈冲获“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刘晓庆获“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陈国梁、云文耀获“百花奖”最佳摄影奖,王酩获“百花奖”最佳音乐奖。陈冲还获南斯拉夫第九届“为自由而战”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陈冲在本版扮演赵小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她充分体验人物内在的瞬息多变的情绪运用眼神说话,表演含蓄深沉,分寸得当,真挈地演出了人物独特的思想感情受到观众的热爱。《百年中国电影精选》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