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理解科学是否就能信赖科学?

2006-01-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大光 我有话说

《在理解与信赖之间――公众,科学与技术》,(德)迈诺尔夫・迪尔克斯、(德)克劳迪娅・冯・格罗特主编,田松、卢春明、陈欢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39.

00元

好像是在2001年,当我在科普研究所工作的时候,每年送来的订书目录中有一本书的书名引起我的注意,这本书就是“Between Understanding and Trust: The Publ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我很快就买到了这本书,并且,在过去的几年时间内,它一直是我案头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很早时候就想,如果能够把这本书翻译出来就好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范姐慧眼识珠,田松老弟带人翻译了此书,这是科学传播界的一件大事。

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出现了“大众科学”(Popular Science)一词。这个词主要是指科学家向公众传播科学的惊人成就和给人类带来的益处。“科学大众化”是要使科学家团体的学术地位不受伤害,经费得到保证,科学的特权地位得到维护。

1960年代,蕾切尔・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揭示了DDT潜在的危险;1970-1980年代,国际两大阵营的竞争导致核武器的大规模发展;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泄漏事件,使得科学家在二战期间建立起来的“民族英雄”的形象大打折扣;1990年代:英国的“疯牛病”事件和食品技术引发了公众对科学作用的怀疑;生物技术的临床应用和转基因食品对公众的信仰产生了冲击;科学家的剽窃、作假的事件不断被揭露……可以说,从二战后兴起,到1980年代达到高潮的“公众理解科学”运动一方面也许提高了科学的地位,但也使科学家担心科学大众化会使科学和社会的关系变得紧张。科学家希望,在科学的传播过程中,既要实现科学的民主化,又要保持科学的权威性――但这并不容易实现。事实上,科学团体希望让公众对科学家团体持支持态度,保持科学知识的文化特权地位的想法受到了挑战。

学者们发现,教科书(text book)式的科学普及使得公众面对海量的科学发展的信息,但却呈现出对科学的态度的缺失,例如:对转基因技术和层出不穷的新技术的缺乏理解造成公众的非理性态度的出现,对未知事实的缺乏理解导致对科学的敌意或者新迷信的产生。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开展了对公众的科学素养的调查。英国历史学家约翰・杜兰特(John Durant)认为,科学素养至少由三方面组成:1、科学知识;2、科学的研究方式;3、科学对推动社会发展是如何起作用的。政治学者乔恩・米勒(Jon D. Miller)在1979年提出公众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1、理解科学基本术语和基本观点;2、理解科学的基本研究过程;3、理解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而布赖恩・温(Brian Wynne)在1992年认为,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应该包括:1、科学知识的正规内容(formal content);2、科学方法和研究过程;3、科学和技术的学科构成、经费支持、组织与控制。他们认为,公众不但有权了解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民主社会中,公众作为纳税人要知道科学产品的产出过程。

“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进入中国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笔者在1990年翻译鲍默爵士1985年发表的“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报告的时候,国人对这个概念还十分陌生;当时,编辑将标题改为了“科普到了社会各界采取一致行动的时刻”。从那时开始直至今天,许多人仍然对这个术语的翻译和概念持反对的态度。乔恩・米勒1990年的《美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态度》报告翻译进来的时候也引起很大争议,“公众科学素养”一词至今仍然受到很多人反对。但不管这样,“科学普及”或者“公众理解科学”的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从1992年起,中国对国人的科学素养进行了5次调查,每次的调查结果都被媒体广泛报道,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但是,必须承认,我们辛辛苦苦进行了这么多年的调查,其数据不仅不能得到国际关注,而且国人也仅仅关注调查得到的一两个数据,而未理会调查报告中其他的重要数据和发现。经过思考,我发现,其实我们在引进科学素养的概念的时候,并没有完整地理解科学素养的涵义。我们引入西方的评价体系来测度本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并借此来猜测我们科普工作的成效,其实是大有问题的。

《在理解与信赖之间:公众、科学与技术》一书重点讨论了“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公民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的调查。在讨论中,该书的编者强调了两个关键词:理解和信赖。这里有一系列的问题:公众为什么要理解科学,怎样才算理解科学?公众为什么要信赖科学,以及能否信赖科学?公众理解了科学是否就能信赖科学?……对这些问题的追问能够加深我们对“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解,同时也极具现实意义――对于“怒江争坝事件”、“转基因之争”等,公众应相信谁的话,信赖哪些信息和观点呢?

因此,无论是为了了解西方“公众理解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还是进行我国“公众理解科学”问题的研究,《在理解和信赖之间》都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参考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