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驴友:在民间行走三国

2006-01-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庄庸 我有话说

《行游三国》,京文文/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定价68.00元

山野冷寂,浮云无语。

路左侧20米处就是庞统血墓。血墓二字,实在有点触目惊心的意味。

在庞统血墓前烧香祈福的是一对中年男女。他们在地上铺了大红纸,用柏枝在墓角点燃香蜡,然后躬身在墓前诵念祈语。祈语如同说唱,乡土语言的音韵节奏朴实,祈求在天为神的庞统管住一家人的油盐柴米,管好身体不生病,管好儿女出行的车。这种祭拜行为,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也如同对待他们自己心目中的神。

人中龙凤的凤雏先生,就这样穿行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与其说他是三国历史风云中的乱世俊杰,与其说他是能庇佑百姓福财寿禄的当地神灵,不如说他是一位走在民间的三国人。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千百年来何常不是如此?!他们行走在民间,到现在还活在老百姓的一呼一吸之间,活在我们抵临那里的脚印里。

庞统不过是叱咤风云的三国人物中不可不提、但亦不可大提特提的某个人而已;行走于庞统血墓的路上,也只是很厚很重的《行游三国》中很微小很单薄的一两页而已。但是,我们在这里仍然复述书中这个让行走者也让我们回到现场的小细节,是因为它让我们了解到行游三国最独特的方式。

三国的风云古事,如同大海一样波诡云谲,常常让我们不知所措。但是行游庞统血墓的“小”细节,让厚重的三国历史,忽然之间都凝聚到了像针眼一样大的“小”空间上。因为小,我们获得了一种轻巧、但却很有穿透力的角度,以斑可以窥豹,以蠡可以测海。小因此是最美丽的。

也就是说,《行游三国》提供了一个非常小、但却是四两拔千金的方式:在民间行走三国,让历史从我们的脚印里走出来。这是从一开始《行游三国》就让我心动的路径。因为这个路径,我们可以“提纲挈领”,很轻易神游遍布中国大地的三国历史古迹和三国风云故事,体验那博大、深沉而丰富的三国战争、外交、兵家、权谋、生死的三国历史人文内涵,解读那些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生活和行动的错综复杂的三国精神地图。

这是《行游三国》指给我们的一条让历史从我们的脚印里走出来的“道路”。《行游三国》用三句诗话将这种“道路”概括了出来。第一句就是“三国古事,非常民间”。真正的三国历史,活在民间;真正鲜活的三国历史,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生活里流传。第二句就是“踏遍剑门蜀道,胜读半部三国”,历史不是用来读的,也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行走”的,只有在行走中,才能让一直生活在脚印中的历史,穿透鞋子的掩盖、忽略与遮蔽,自己言说自己。第三句就是,“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是三国”,千百年来,真正的三国历史,已经不是某种时间和空间中曾经、正在或未来要经历的事件,而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思维,是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行动和命运的心灵经验。所以,行走者最个人化的行走方式,总是隶属于最群体性的心灵体验。

所以,要了解三国,要触摸三国,我们就需要走到民间中去,到生活中去,到这些三国古迹所在的民间生活中去。《行游三国》旨在颠覆人们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历史是“活”的,是鲜活地存在于民间生活之中,是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生活和行为的“民间历史”,是生活在千百年中国人的脚印里,只有去行走才能让它从脚印里走出来的民间生活历史。

由于这种谈不上另类的观念,因此《行游三国》问世后,便遭遇两种公开的截然相反的评论。一种观点以为它终结了中青社《藏地牛皮书》以来,旅游图书千篇一律的模式,在形态和内涵上探索出了一个小小的超越;另一种评论却质疑它“太不像旅游图书”了,不过是用旅游的时尚外壳,重新包装了人文或历史的传统内涵而已。而我以为,“它是什么”,比“它什么了”要重要得多。《行游三国》是什么?它不是“正说”、“戏说”或“细说”,它是“历史自己在说”,是那些活在民间的三国人物和古事,通过那些走在民间深处的脚印,千年来一直自己在说着自己。它不是“旅游”,也不是“旅行”,它是“在脚印中生活”,是一些我们以为只存在历史博物馆或图书馆里的东西,在后人踩在前人、我们踏在名人的脚印里的那一刻里,舒展开来被刻意忽略、遮蔽的鲜活的自己,让我们找到了在脚底不断延伸的路。

行游三国如是,梦回唐朝、汉宋帝国……是否亦可以如是呢?如果是那样,“它什么了”或“它没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们通过行走,发现路在脚底,找到了从今天进入昨天的道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