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期待“漂流图书”不再尴尬

2006-02-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浙江省温岭市 慕毅飞 我有话说

2000本由广西师大出版社提供的人文社科类图书,在上海、杭州、南京、北京、成都、广州、武汉、西安、南宁和桂林等10个城市试“漂”了10天,结果,屡遭冷遇。不少人对不要钱的书直摆手,表示不感兴趣。这让善良的人们感慨颇多:人们也许不信有这免费的午餐,怕入套上当;也许害怕被人嘲笑,以为“爱占小便宜”;也许

对自己读完之后能否及时归还缺乏信心,图个省事省心……当然,更重要的也许是这书本来就可读可不读,如果真像饥饿的人见了面包,能挪动得了脚步?

可是,图书真要漂流下去,主要问题恐怕还远不在这。首“漂”的图书是干净的,“漂”来“漂”去,可能就干净不了,说不定还会“漂”成病菌传播的载体;两千本图书在10个城市里“漂”,可能还会“漂”在读书人手上,要是“漂”的书多了起来,“漂”的范围大了起来,难说就不会“漂”进拾荒者的废纸堆里。这可能是漂流图书会在中国遭遇的更大尴尬。

其实,比图书更值得“漂流”的,还有办公室里那成堆的报刊,有些就根本没有打开过,要是能“漂流”起来,是何等诱人的文化幸事。但这也须社会先把低收入甚至无收入者供养好,笔者所在的城市,农民人均收入都达到了8000元,但市委机关大院里,每天仍有两个垂垂老矣的妇女,守着垃圾箱等着捡拾废纸。她们如果把“漂流”的图书当作了换钱的废纸,似乎没有太多指责的道理;知书达礼,总不如温饱来得重要。其次,还须改善公众的卫生习惯,在书店就见过沾着唾沫翻书的顾客,洗澡还需某个周刊用整期篇幅加以呼吁,随地吐痰、随处小便、当众抠脚丫都能成为市井一景……在这些陋习得到改观之前,大街上“漂流”来的书刊,读起来还真的要小心。当然,还得重塑诚信,重建对人、对社会的

信心,天下固然没有免费的午餐,但世上有相互传递的关爱。奉献爱心,大气一些;接受关爱,大方一些。要知道,财富需要共享,文化更需要共享。

环境由人创造,环境也能创造人。先让图书“漂流”起来,人与环境就能在“漂流”中逐步得以完善。随着社会不断由“先富”走向“共富”,随着三个文明不断协调发展,“漂流图书”会走出尴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