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伴我一生的科普巨著

2006-03-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元(著名科普作家、天文学家) 我有话说

我一生献身科普事业,应该说是这套《科学大纲》对我的启蒙和激励。可见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接受的教育,阅读的图书,往往影响到一生的事业和爱好。

汉译《科学大纲》英国汤姆生著 胡明复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

《科学大纲》是我少年时代接触的第一部科学大书,丰富的内容、美丽的插图使我爱上了知识,爱上了科学,也爱上了自然。这部科普巨著对我一生的影响我永远不能忘记。

这套书是当年的商务印书馆请了二十多位知名学者分别翻译各人专业的部分,从而在科学专业水准上得到了保证。那是四大本精装的非常漂亮的书,在我11岁前后经常在我父亲的书架上取来翻阅,其实我大部分都看不懂,只是乱翻一气,然而几十幅全页彩图和数百幅照片和图画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第一册第一篇“谈天”中的第一幅全页彩图“太阳的火焰”(日珥),虽是艺术家绘制的彩图,但它已经把我震住了。几十万公里高的太阳火焰,地球在太阳火焰里好比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这种宇宙间的壮观场面,深深触动了我,一直到现在我还保存着(当然是后来的收藏)这幅“太阳奇观”的画,使我能回忆当年的情景。其它的彩图还有“北极光”、“爪哇人的面貌”、古代人类在岩石上画的“野牛和野猪”等等,这些图画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不但增加了我的知识,还启发了我对科学美术的爱好。现在想起来,原来我一生献身科普事业,应该说是这套《科学大纲》对我的启蒙和激励。可见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接受的教育,阅读的图书,往往影响到一生的事业和爱好。

对于今天的中年以下的读者,很少人知道这套书的身世,甚至连书名也没有听说过。如今,那么多的彩色印刷的“科学百科”之类的图书,要比当年的那套《科学大纲》不知好看多少倍,但是那一套书在20世纪的20~30年代却是曾经风行世界,也是移植到中国来的第一套百科式的科学书,它的历史价值和作用是巨大的。

《科学大纲》(Outline of Science)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博物学家兼科普作家约翰・阿瑟・汤姆生(John Arthur Thomson)爵士主编的4大本高级科普巨著。汤姆生(1861-1933)一生从事生物学研究,并以进行科普演说和写作而驰名。学术著作和科普著作很多,而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当推1922年8月问世的《科学大纲》。我国著名科学家任鸿隽对此书大为称赞:“要之在普遍科学书中,此书虽不云绝后,亦可谓空前。”他在1923年中国科学社主办的《科学》杂志中,详细介绍了该书的内容。

我国著名学者和出版家王云五1922年就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后,当即聘请当时的科学专家――多为中国科学社的骨干,分别担任《科学大纲》各章的翻译。这在当时的中国出版界、科学界算得上一大盛事。汉译《科学大纲》第一、二册于1923年4月出版(并分别于当年10月、次年3月再版),第三、四册于1923年10月、1924年1月陆续面世,后作为“汉译世界名著丛书”之一于1930年编入《万有文库》第一集,分订为14册(共1500多页),翻译者共22人。任鸿隽对《科学大纲》的特点评论为:“一取材之精新;二叙述之明了;三图画例证之众多而精美。”然而在该书中有“灵学”(Psychic Science)一章颇引起一番争议,在汉译本中由该章译者添加了一段“译者识”提出对本章的三点疑问。任鸿隽对“灵学”一章,评论为:“这种研究只可称之为假科学(Pseudoscience)。我们虽然承认科学的范围无限,同时又不能不严科学与假科学之分。非科学容易辩白,假科学有时是不容易辩白的。”从而看出当时科学家对科学普及是十分认真求实的。

据我回忆所及,后来又根据《科学大纲》的内容和图画编辑成十册(32开本)科普读物,便于青少年阅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