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界评说2005中国教育

2006-03-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本报讯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形成气候,“教育产业化”遭狙击,传统文化教育登堂入室,高校学术生态恶化……如是种种微妙变化,便是杨东平、陈学飞、程方平、徐友渔等20多位知名学者在教育蓝皮书《2005: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中,对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情况所作出的归纳与总结。本书已于近日由社科文献

出版社出版。

“让教育产业化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数天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旗帜鲜明地公开表态。学界认为,主管部门对教育产业化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教育学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所谓“教育产业化”的思路、教育不公正的现象还非常严重,虽然已经开始叫停,但过程仍将会复杂和漫长。

也有学者指出,“‘教育产业化’其实并不等于乱收费”,清华大学高教研究所副教授叶赋桂提出,大学的高科技企业和科技园、高校后勤部门等如果不走产业化道路,肯定很难继续发展下去。他认为,如果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教育产业的发展是必然,但重心不应是公立学校大量收费,而应是学校服务社会和社会服务学校。

尽管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方针已提出数年,但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得到贯彻落实。2005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各地教委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行动来贯彻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如叫停小学各类型比赛,宣布竞赛和评奖活动一律与升学招生脱钩,叫停义务教育阶段“等级学校”评估等。学界评论,这标志着政策的转向。

而最近提请审议的《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中,有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设立重点班、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应该向贫困地区和薄弱地区倾斜等规定,杨东平评价称:“明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并用立法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意义实属重大。”

《2005: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认为,经过多年的传播酝酿,恢复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愿逐渐形成某种共识,2005年在教育体制内部得到响应。

5月,中国人民大学宣布成立国学院,是在教育体制内部恢复儒学教育的重大举措;6月,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成立;9月,首次联合祭孔活动更是在全国各地孔庙展开。“这一切使得人们再一次认真思考国学在当代中国教育中的地位,在社会生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徐友渔如是表示。

但是,学界认为,正在升温的“国学热”开始露出商业化炒作和牟利的苗头。如北大哲学系开办的“乾元国学教室”和即将开课的“中国国学俱乐部”,其成员大都为企业老板,且年学费高昂。

2005年,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长城、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叶中先后被指涉嫌剽窃,成为焦点事件。报告认为,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学者剽窃事件不仅反映了学术道德的滑落,也是学术生态恶化的征兆,反映了由于没有学术自治,学术共同体缺乏学术规范、学术评价的能力。报告指出,“计划学术”强调数量而轻视质量的导向,成为学术生产质量滑坡、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也有一些可喜的变化发生,吉林大学45名博导因科研项目未达到学校要求,在选聘中下岗,成为打破博导终身制的具体行动;北京大学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试点改革,九个院系将博士生导师资格扩大到副教授,有四个院已取消博导终身制,并对研究生学术论文数量持宽容态度。可以看出,在2005年学术评价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已在进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