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情牵梦绕葫芦岛

2006-03-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许嘉利 我有话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葫芦岛纪事》,是作者刘维业献给社会的一份厚重礼物。

自1967年大学毕业后,他几十年来基本上都在葫芦岛工作,在这部书的《自序》中说:“对葫芦岛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都情有独钟。我与葫芦岛凝下了永不退色的厚重情结。”正是这种情结,促使他在退休后萌发了撰写这本书

的冲动。

作者热爱葫芦岛,了解葫芦岛,又长期担任领导工作,既是领导者又是实践者,也是这方热土发生巨变的推动者和见证人。他凭借自己的思想理论、知识素养和写作水平,信手拈来,写景记事,说古道今,呈现给读者的不仅是一座风光美丽、历史悠久的海滨城市,也是一个充满生机、令人神往的葫芦岛。

葫芦岛有天赐的建港宝地。上世纪初叶,人们就规划在葫芦岛建港,但几起几落,终未实现。共和国成立后,自力更生建设的第一个造船厂就在葫芦岛。现在改名为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昔日“养在深闺人不识”,如今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脱颖而出,登上了国际造船业的舞台。

《葫芦岛纪事》不但展现了今日的葫芦岛,而且还记载了了昔日葫芦岛的社会风貌和可敬的葫芦岛人形象。《杨矿春秋》描绘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处于鼎盛时期“厂房林立,索道飞架”的杨矿,记载了在“文革”中一心为国、坚持生产、乐于助人的产业工人群像。《初访菊花岛》记载了20世纪70年代那个恬静、空旷、景色迷人的菊花岛,岛上淳朴的渔民生活以及他们的企盼。《没有发出的报道》和《一篇记者来信的始末》表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葫芦岛农民突破旧体制束缚、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以及敢于实事求是、为民做主的基层领导干部形象。这两篇文章,也充分展现了作者当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群众、敢为农民鼓与呼的新闻记者风貌。

九门口长城是葫芦岛的一大历史遗迹,许多书籍都写过,但刘维业写法与众不同。他写九门口,不局限于九门口,而是“透过历史的遗迹,仿佛看到了当年血肉横飞的刀光剑影,当然更多的是想到了修建者的艰辛与智慧。”“每当我看到长城的垛口、哨楼,一首首边塞诗就在我的脑际回荡”。接着,作者引用和解读了征战、思念、哀怨等几类边塞诗,指出“边塞诗中更多的是豪迈和悲壮”,从中“听到古人卫国御敌的正义之声”,得出“长城就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化身”的结论。作者鲜明地提出:“我们游览长城、解读长城,要打开一片新天地,……实现社会安定,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作者在描写葫芦岛名胜古迹的散文中,有深度的知识和见解随处可见。在《身临碣石读遗篇》中,作者运用考古新发现,告诉读者,位于河北省昌黎县境内的碣石山,并不是历史上曹操笔下的碣石。真正的碣石就是绥中万家镇东南近海中的姜女石,俗称望夫石,姜女坟。作者还告诉读者,两千二百多年前,秦始皇在碣石的对过儿修建过行宫,这行宫可以和他在骊山修建的阿房宫相媲美,可惜如今已荡然无存了。此行宫到底何等模样?作者通过唐代文学家杜牧的千古名篇《阿房宫赋》对阿房宫的描写,让读者去想碣石行宫的规模。

《葫芦岛纪事》作为散文集,在艺术手法上也很有特色。这些散文不仅有睿智的思想、深刻的哲理,而且有独特的表现方式。作者善于运用画龙点睛之笔描写人物,使其性格特点跃然纸上。

(《葫芦岛纪事》,刘维业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