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方美学研究的基建工程

2006-03-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孙士聪 我有话说

近日,朱立元主编、皇皇160余万字的《西方美学范畴史》出版,这是继《西方美学通史》之后,我国西方美学研究界的又一盛事。

西方美学研究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前辈学者,而奠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繁荣于新时期以后,表现为西方美学著作大量译介、西方美学流派得到深入研究、西

方美学史被重新审视等各个方面。毋庸置疑,西方美学研究的努力和进展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资源和坚实的学理基础,但也应看到,我国对于西方美学的研究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西方美学范畴以及西方美学范畴史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展读《西方美学范畴史》全书,恢宏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可以说是一部在更高的理论和逻辑层次写就的西方美学史专著,称其为《西方美学通史》的“姐妹篇”是客观公允的。全书将对于西方美学范畴的考察置于宏阔的历史视野中,强调对于每个范畴进行历史性的梳理和描述,以历史引领逻辑;同时又将范畴史的视界融合于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的视界之中,避免历史线索的直线性对于丰富性的遮蔽。随着美学范畴历史个性的逐一揭示,每一复苏的美学范畴生命身上都折射出整个美学发展的风云际会,美学范畴体系的历史图景就在每一个美学范畴履历的审视中生动地展开了。

立足于美学学科的体系性,从建构学科体系的视野出发将哲学范畴纳入到美学范畴史的梳理中,建构完备和系统西方美学范畴体系大厦,是《西方美学范畴史》另一显著特点。从原初意义上来讲,美学基本问题大都是哲学探讨的产物,但是,在美学范畴史以及美学范畴体系研究中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学者做出了不同的回答。《西方美学范畴史》在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特质的基础上,将哲学范畴纳入到美学范畴史的视野之中。具体说来,该著作专门拿出整整一卷的篇幅,集中对存在、自然、自由、实践、感性、理性、经验、语言这八个作为美学根基的哲学基本范畴进行了梳理,然后以此为基础,展开对于哲学基础范畴和具体审美范畴之间的中介性范畴以及具体审美范畴的研究。这样,从哲学基础到中介环节,从形而上的本原到形而下的具体形态,从共时性的剖析到历时性,美学史以范畴史的形式得以重新揭示,系统深入,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产生于西方社会文化传统中的美学范畴必须被批判地澄清才能真正适用于中国语境和现实,而澄清的前提则是具有自己的立场,《西方美学范畴史》明确以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基本思路和观点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凸显出鲜明的批判意识。如何通过对于西方美学范畴的剖析和考察接通建构和发展具有民族气质的中国现代美学的思路,这是朱立元在长期西方美学研究中的持之以恒关注的问题,这同样体现在《西方美学范畴史》中。

实践存在论美学把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视为美学研究对象,将审美活动视为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以此为逻辑起点来考察审美主客体、审美经验和艺术活动。将这一崭新的思想贯彻到《西方美学范畴史》中,审美活动就成为审视西方美学范畴的基本立足点。以审美活动为尺度,将一些哲学基本范畴纳入美学范畴领域,不仅拓宽了美学范畴史的视野,加强了美学范畴体系的完备性和系统性,更为重要的是,这为批判地考察西方美学范畴确立了中国现代美学自己的立场。范畴研究本身就是一项相当艰辛、枯燥的基础性工作,而该书资料的翔实、丰富、准确可靠则充分显示了编著者科学、实证的扎实学风,以及在当下学术研究的喧嚣与浮躁中对学术良知和学术精神的坚守,这是不能不提醒读者注意的。

(《西方美学范畴史》,朱立元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