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斯妤:反思于文化快餐和精神高跷之间

2006-03-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当白日的喧嚣如潮水一般退去,窗外慢慢落下夜的帷幕,你或许愿意放上一盘CD,“爱一个人就是大恸之后终于心头一片空白。你不再爱也不再恨,不再恼怒也不再悲哀。你心中渐渐滋生出怜悯,怜悯那份庸常,还有那份脆弱……”这些字字句句叩击你心扉的词句伴随着历历的往事,暖暖融融就在屋里的灯光下散开。于是,在这宁

静的夜中,你卸下了一天奋战的伤痕。

外表沉静、温文的南方女子斯妤,内心却时时有着“波涛汹涌”般的激情,于是,她选择了“纸上生活”。写作上,她不但希望在内容上有所突破,蕴涵深意,还希望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不久前,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有意出版一套“斯妤散文配乐CD”时,她欣然同意。“生活太现实了,灵魂会感到痛苦”,斯妤希望给忙碌生活中的人们送上一套叩击心灵的礼物。“我们可以沉浸在文学、美术、音乐中,以此抵御平庸、功利和琐碎。”这是斯妤的宣言,也是斯妤的信念。

在斯妤心目中,听这套CD的人,应该还是喜欢文学、坚守内心的人,但她也不否认,可能会有人把它当作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一样喜欢。“散文配乐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大众化的普及方式。毕竟听的形式比较轻松。”而且,“听”的最大好处是,开车的时候可以听,做事情、做家务的时候也可以听,精神、实际“两不误”。父母们也完全可以指望它来帮助孩子丰富文学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当然,白领、小资们也很可能会爱上那配乐朗诵的优雅情调。

文字本就是静静阅读,让人回到安静状态当中的一种方式,它需要个体的阅读,个体的体会,用自己的情感方式、自己的节奏来理解和跟进作品。而一旦变成有声有形的,它就变成银幕里的人或声音里的人来带领你去阅读,失去“探索”的意味了。“对散文有较深造诣的人,他一定是愿意读的,发生共鸣,一起思考,他的心里会涌出很多想法甚至批评。但是,‘听’的时候,这方面肯定就淡化了。”斯妤承认,现在,热爱阅读与思考的人越来越少了,更多的饮食男女,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更愿意换一种轻松的方式――看画面,听声音。

但是,“各取所需吧。”斯妤淡然地说,“何况,现在文学边缘化得厉害。”你不可能强迫别人热爱阅读,热爱思考,热爱“精神高跷”。

当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斯妤散文精选》时,读者的来信像雪片般的飞来。“编辑部转来很多读者的来信,真的能感觉到读者的热情,他们是真心喜欢,真的懂,发自内心地理解你和你的文字。”可是现在,作家们很少收到读者的来信了,取而代之的是散落在各网站上的帖子和评论。

斯妤觉得,现在的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娱乐方式也很多,“声像、网络如此发达”,人们选择轻松、简单的休闲也很正常,阅读不再是唯一的休息方式、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了,哲学、史学、文学、美学、建筑、音乐、美术等等受到冷遇几乎是必然的。但是斯妤担心的是,正在被人们遗弃的东西,恰恰是使人丰富、饱满、深刻的东西。“一个民族如果只有高楼大厦,遍地汽车,却没有思想,没有艺术,那这个民族能够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能够传之后世的,除了精神疆域的拓展,文化艺术的建树,还有什么更有力,更持久的呢?”

文学还有用吗?这是斯妤经常被问及的问题。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它的作用是在内心,在精神层面,而非外表的光鲜亮丽”,“而内心苍白的人,未免无聊无趣”。

在斯妤看来,流行文学和纯文学的区别是,流行文学是一种模式,把东西往里边一填就行,譬如好莱坞电影;而真正的文学,真正的电影艺术,“它不是模式,它有独到而深刻的思想,有自己的创新、创造,每一部作品都能够让你心里一颤,眼前一亮,启发你去思考,激励人们创造。”“这就是艺术和仿艺术的区别。”斯妤说。

面对物质生活的汹涌大潮,斯妤对文学艺术的未来颇感担心,“文化快餐可能会越来越大行其道。”因为,“技术越发达,物质越丰富,人的脑子就可能越退化。不思考,不求索;简单的快乐,轻松的生活成为很多人自觉不自觉的标准,就像波兹曼警告的那样,“娱乐至死。”可是,斯妤想问的是,人生的本质是什么?人类的真正快乐真的这么浅薄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