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学手机短信能走多远

2006-04-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北京大学的乾元国学教室对外宣称,从4月2日开始,正式推出国学版的手机短信。手机用户只要每个月支付10元钱,就可以每天收到一条夹杂文白对照的国学手机短信。“希望用一碗面的价格换来1个月的短信国学。”乾元国学教室有关负责人说。

每月交10元学费,就可每天“聆听”一句北大哲学系教授讲述我国先圣先贤

的德行和智慧等国学理念。“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外。《中庸》在此提醒我们,不要总是生活在别处,而要活在自己的当下。比如攀比,其实是在用别人的生活来支配自己。”如果每天能够收到这样的一条手机短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国学高手”吗?就会耳濡目染,知荣辱、明事理、正言行吗?道德力量、行政手段、法律惩戒、舆论监督都未能使“学术腐败”得到彻底遏制,不断有“前腐后继”者名誉扫地。难道每天一条“子曰诗云”的现代翻译版就能使某些大学教授们思想净化、灵魂深处得到彻底涤荡吗?别忘了,那些被曝光的“学术不端”的学者不仅有自然科学研究者,还有社会科学研究者。那些文化修养、知识修养、学术水平不如这些学者教授的政府官员、普通市民、甚至“引车卖浆之流”会因为国学手机短信熏陶濡染而焕然一新然后君子吗?包括学者教授之内的所有人,到底有多少人会为每天一条夹杂文白对照的国学手机短信买单呢?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扎扎实实地逐步推进,从古典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到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去做的。国学手机短信是校企联袂、以“阿堵物”为媒,将传统文化的“新娘”嫁给了现代通讯手段这个“新郎”的尝试,这种“拉郎配”虽然符合市场经济的法则,但以此传承传统文化总给人哗众之嫌,终不知后事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要同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的实践结合起来,形成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和道德观,不仅要注入新的内容,更要有喜闻乐见的形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唯其如此,国学才能为今所用,薪火相传,“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