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大中文系名师印象

2006-04-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朱家雄 我有话说

北大中文系自开办之日起,不论是在蔡元培的时代,还是在西南联大时期,不论是在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之后的阶段,还是在文革之后气象万千的八、九十年代,从来都是大家荟萃、名师云集。在这里,老师们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在这里,学生们朝气蓬勃渴求无止境……记忆中,北大中文系其乐融融、其情脉脉的整体氛围给人

的感觉真的是非常的舒坦和美妙!

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我亲身聆听了许多师长所开设的许多门课程。我所在的是一个专科学制的班,但我的听课范围却远不止于此,本科生的课、研究生的课、作家班的课、教师进修班的课,我都旁听、偷听过不少,实在有点听课家的味道。

回想起来,我印象比较深的课程与老师还真不算少。《新时期文学专题》是一门系里的大课,由谢冕等多人轮流授课,每位老师各讲几次,一个学期即结束,且没有现成的教材。谢冕先生是促成朦胧诗全面崛起的扛鼎人物,是新时期文学旗帜性的评论家和理论家,名声卓著,来听他授课的人非常之多,大教室里人满为患,而他带点福建口音的宣讲更以高屋建瓴的论述和热情洋溢的气场鼓荡起众听讲者心海里的风帆。可惜的是他的课时似乎只有两、三个半天。忘了曾任中文系系主任、在金庸武侠小说研究方面开了先河的严家炎教授的《现代小说流派史》课是给哪个班开的了,这门课程的教材就是他自己的专著《现代小说流派史》,熟悉《现代文学史》教材的人应当都能体会到这绝对是一门独辟蹊径、角度新颖的课,也是对以小说史为主线的《现代文学史》的一种很好的完善、补正和开掘。富有创新精神的严家炎先生是堪称文学研究的一代大家的。再就是时任中文系系主任的孙玉石教授的《现代派诗歌研究》课,孙主任诗学造诣底蕴颇深,无论是讲李金发、废名,还是讲徐志摩、卞之琳、戴望舒乃至穆旦、郑敏,那都是细密精深、丰富扎实。那时的我正处在对诗歌写作较为狂热的阶段,所以非常喜欢听孙老师开的这门课,印象中大约是一次也不曾落下的,当我从头到尾坚持着听下来,我感觉自己着实是获益匪浅。

有些重点的课程我甚至还听过不止一遍。比如《当代文学》这门课吧,我既在本班听了一年曹文轩先生比较有激情的宣讲,也跟着89级同学听过佘树森、韩毓海两位的课,时间也是一个完整的学年。佘树森教授似乎比谁都消瘦,但他对治学与教学却一向兢兢业业,大约也是一个孟二冬似的模范人物,可惜1993年就因病去世了,才50多岁年纪。谢冕先生的得意弟子张颐武先生为90级讲授的《当代文学》课后来我也听过几次,只是因为这门课程已经听了两轮,就没有坚持而只是感受了一下他涨满了新潮理论和术语的讲课风格。2003年调入北大中文系执教的陈晓明先生那时是到北大来办过一个关于先锋文学的讲座的。现在已经非常有名的孔庆东当时应该是在读严家炎先生的博士生,而谢冕先生的博士生马相武则在1991年毕业时就去人民大学中文系任教了,现在的他早已自立门户,可谓重量级的评论家了。

之外,我也偶尔听过袁行霈、孙静和葛晓音等教授的古代文学类课程。底蕴丰厚、颇有气度的袁行霈教授讲起课来则可谓声若洪钟,其意气扬扬,其酣畅淋漓,你只须听他一个讲座就会长久难忘。身为民盟中央副主席的袁行霈教授现在担任的职务大概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多,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任及国学研究院院长等等,颇有一点“学而优则仕”的味道。陈平原先生的课内容非常丰富,听起来很是过瘾,可惜我只听过一两次,记得他讲康有为、梁启超的时候,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却是信手拈来,他的学问的确是做得非常之扎实。王岳川先生关于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一类的西方文论课程我试着听过两门,有一门还坚持到了期末,但他给大家开列的参考书我却一直也没有找来读过。渴望了解西方的东西,但却仅仅限于了解而无有深入,如此,我听课的成效也就可想而知。

至于其他老师的课,我约略记得听过的还有唐作藩的音韵学、乐黛云的比较文学、段宝林的民间文学、钱理群的鲁迅研究、董学文的文艺理论、戴锦华的电影赏析、陈跃红的诸子著作选读、蒋朗朗的台湾文学等等,当然,因为种种原因,那时的我尚有许多好的课程没有听到,尚有许多好的老师没有遇见,比如金开诚、洪子诚、温儒敏等等,这难免是有些遗憾的。

光阴荏苒,求学于北大中文系的时光虽早已散淡如梦,当年的那些记忆长久以来却始终印象深刻。而关于孟二冬事迹的报道,特别是关于王选院士近日以七十之寿过世的报道,更是再一次地唤醒了我的那些记忆。印象中,北大中文系的名师们是真正做学问的一群,他们既在学术的道路上精益求精、永不懈怠,又时刻以他们敏锐、深沉的目光探索在文化界的最前沿。印象中,不光中文系,北大诸系的名师们何尝不都是这样?前一阵在网上偶然地看到2005年年底北大中文系现任系主任在建系95周年的庆祝会上所讲的一段话:“北大中文系魅力何在?在传统深厚,在名家云集,在学风纯正,在思想活跃……”我想,这几句话概括的不仅是北大中文系的魅力,并且也是整个北大的魅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