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共效应”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06-04-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沙桂风 我有话说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帮助青

少年学生在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中寻求共同点和结合部,按照社会需要和自身追求来确立自己的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把社会需要内化为自身的需要。

学校德育工作者首先要通过自我变革去适应社会的变化,着眼于使受教育者形成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各种意识、观念、品质与行为。

要着力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观念出发,形成家长和社区支持学校,学校为社区和家庭服务,相互配合,三维互动的良性机制,促进社区育人环境的改善。

摄影:田俊

未成年人是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熏陶的,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优化,既受外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制约,又与主体心境和主体内化息息相关。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其中绝大多数正在学校接受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师生之间的心理交融氛围,不仅对未成年人的外部教化和主体内化有着直接的影响,也要求我们必须从客体之间、主体之间、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和效应入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育人系统,使未成年人陶冶出健康、成熟、丰富、深刻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实现育人效果的整体优化。

“共轭效应”与角色培育

在有机化学领域,由于分子中原子群体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配合和相互影响,从而使整个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更趋稳定,内能内耗减少,分子极性增大,抗力增加,外力对它不容易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共轭效应”。

在有机化合反应中形成“共轭效应”的关键,是使每一个原子按照其在分子结构中的相互关系和各自“角色”,重新“整合定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取长补短”,形成结构稳定、抗力增强的新生有机体。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共轭效应”发挥着巨大作用,它启发我们要着力于从教育、社会一体化的观念出发,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归属感,从而在与社会成员(包括老师同学、家庭成员、邻里乡亲、社区单位成员)的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相互教育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社会角色,培养作为合格公民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建设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市场经济越发达,社会化程度越高,越需要社会成员在整体意识的指导下形成高度的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另一方面,正是由于社会之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重新整合,使社会环境可以造就良好的社会文化,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规范,共同的生活方式和一定的社会风尚。这种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又起着潜移默化的“同化”作用,不仅使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继承和发扬,也使符合时代潮流和群体期望的新观念、新风气得以认同和形成。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帮助青少年学生在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中寻求共同点和结合部,按照社会需要和自身追求来确立自己的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把社会需要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其次,帮助青少年从社会角色认知中明确自己享有的社会权利和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自觉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成为合格的社区居民和社会公民;第三,启发青少年学生认识到社会环境的优化,不仅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满足,而且也为自身需要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促使青少年在行动上努力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要为社会需要的实现创造条件,至少不以破坏社会需要的实现为手段。

“共轭效应”强调相互配合,也强调相互制约,无论配合和制约都要遵循有机体的结构规律,“共轭”必须在一定的结构模式和结构规则下才能发挥最大效应。这些折射到未成年人社会角色培育,就要求我们既注重“以德教化”,也注重“以法规范”,培养出“知法守法”、“依法做人”的合格公民。由此,我们可以对市场经济下育人环境的优化提出这样的方针:以社会引导为主体,法律规范和经济规范为两翼,形成动态互补、浑然一体的社会角色培育环境,在引导中规范,在规范中引导。

“共处效应”与和谐互动

国际政治学和地缘社会学都有一个名词术语,叫做“共处效应”,是指在政治集群或社区部落之间由于彼此约定并共同遵守一定的政治原则、规则和民族、社会的公法、公约,从而实现和平共处、和谐互动、繁荣共享的共同目标。

现代社会具有信息性、开放性和整体互动性的特点,科技越发展,分工越细,越需要沟通和整合,这样才能发挥整体效益。交往可以扩大信息量,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的文明水平,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对于未成年人而言,人际交往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满足某种具体需要,更主要的是,人际交往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适应未来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校园是一个人际交往比较密切的环境,未成年人的年龄、学识和阅历也很相近,而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以同龄人、同层次的人为参照标准。通过积极的人际交往,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通过群体这面镜子的反射,可以对自己的能力、水平、个性等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明确自己的追求目标和发展空间。不仅如此,个体在与人交往中常常会暴露出独处时和家庭生活环境中不能发现的毛病与问题,这样未成年人在交往过程中就会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个性,并自觉地完善自我,协调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取得满意的交往效果。其次,交往有益于未成年人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人的个性除了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良好的人际环境有助于个性的发展和优化。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越大,人的精神生活就越丰富;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人际交往,心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的情绪就会低落而产生一定的失落感,这就极易导致心理疾病。另一方面,交往活动也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个体的社会化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进行和实现,未成年人的交往性质和交往能力,直接影响着自身的社会化程度和水平。通过交往,学会与人合作,才能实现奋斗目标;个人的才干只有在交往过程中才可能得到表现,从而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他人的尊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共处效应”也发挥着巨大作用,它启发我们要在培养未成年人的社区角色意识和社会归属感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与老师同学、家庭成员、邻里乡亲、社区单位成员相互交往、相互影响,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家庭、学校、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

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对人际交往特别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总是担心自己社交不成功,对一些集体活动避而远之;由于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小,最后走进自我封闭的圈子里。因此,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克服交往心理障碍。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乐于承认既成的事实,不要过于看重社交和自身形象的完美,不要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上左顾右盼,要学会泰然处之的生活方式。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主导型的文化,它强调上下之间的交往依赖性乃至某种依附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这种纵向的相互依赖的交往关系,使得人际关系从人伦所属关系变为平等竞争关系,经济关系成为直接的社会关系。积极的竞争、良性的竞争会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正是由于有了竞争对手的存在,才能激发潜力,触发灵感,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方法,进而有助于个人内在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特别要注重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做到既敢于竞争又善于合作,正视竞争,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去施展自己的才能。

“共振效应”与情境营造

物理界有这么一种现象,当外力的频率与振动体的固有频率接近或相同时,外力体的振动会使振幅急剧增大,这种现象称之为“共振效应”。

德育工作也存在着“共振效应”。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目的都是对学生进行塑造,都体现着教育者的塑造意图。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并非像模具中的坯料一样,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接受不接受教育者的塑造,接受的程度如何,都与他们作为认识主体的接受心理紧密相关。心理学对个体情感的研究表明,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有极大的作用。教育内容即使是正确的、科学的,也都要经过主体的情感过滤,才能内化为他们的心理成分。如果不能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灵“共振”,就根本谈不上疏导和转化。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学生,潜心营造师生之间的心理交融氛围,并选择德育目标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时机,使德育目标在受教者与施教者的情感共振、共鸣中得以认同、内化和实现。

物理上的共振现象有三个条件:一是两物体振动频率相同,二是两物彼此靠近(靠得越近,振幅越大),三是要有一定的“时空场”。同样道理,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心灵“共振”也是有条件的。第一,“知其心而融其情”,德育工作者要想接近受教育者的“心理频率”,必须深入了解自己、了解学生,对学生个性心理有个自觉的理解与把握,主动调节自己,为实现心灵的“谐振”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第二,“亲其师方信其道”。在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方面,亲情道德比知识更重要。德育工作者只有主动地接近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才能感染、影响学生,师生的心贴得越近,越能产生心灵上的沟通和震颤。第三,“取心融情,无机不能”,心灵“共振”的最佳时机是当学生在心理需求上的某种矛盾产生出现探索性的意象的特定情境时,应及时接近学生“融情取心”,此时最能触及人的心灵,震撼人的魂魄,师生之间不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振”,还会产生强烈的观念认同和思想共鸣,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教育者的塑造意图得以实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人们带来了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表现在竞争中产生的具有动力作用的内驱力上。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主动调节自制力上,像自强、自信、角色感、责任心、顽强专一等心理品质,既具有动力性质,又具有自我约束的功能。这种自劝与自控结合的心理品质为我们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德育工作者要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以“融情入世”的态度对学生进行疏泄和引导,营造未成年人“快乐成长”的氛围,改变当前教育重智力轻情感,重学科成绩轻综合素质的不良倾向,将减负工作和素质教育引向深入。对学校尤其是一些名牌幼儿园、重点学校来说,要改变片面增加学习时间和科目的做法,实现课时专时专用,提高教学效率,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对家庭来说,应当打破家庭教育“单体作业”方式,让孩子走进社区、走向同伴,在集体教育中追求快乐、寻找快乐、创造快乐、展示快乐、体验快乐,实现学习与娱乐、个人努力与集体进步相成相长格局;对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可以广泛征集各方建议和意见,为孩子们设计一些“快乐计划”,供学生、家长和学校参考,以培养和形成未成年人快乐的人生理念、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与心智需求。

“共生效应”与校风建设

“共生效应”原是生物学上的一个术语,系指生物群体生长生活在一起、相依共生的一种现象。比如植物,当一株草单独生长时,往往生长缓慢,而一丛草乃至一片草一起生长时,则繁荣昌盛。

在教育工作中,也存在着“共生效应”。根据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参加学科合作组及社团活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心理素质,约高于其他学生的70%以上。尤其是需要经过长期持久努力才能成功的活动,集体合作者的成功率在80%以上。孤军奋战者的成功率则不足10%。在未成年人交往过程中,来自集体的舆论、期望、压力、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最大。一个团结一心的群体,会产生极大的凝聚力和进取心,带动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哪怕是弱者取得惊人的成绩。同样,当群体中一个成员的观点,一旦得到大家赞同,不仅会激发这个成员个人的极大信心和勇气,也会成为整个群体的观点和动力。未成年人最重视来自所在群体的委婉、友好的劝告和真诚善意的批评。特别是犯过学生,集体的拒绝接纳和来自全体学生的抵制是最严重的惩罚。心理上远比仅受到老师的批评来得苦。在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时,如果教师努力只针对某个人,而不着眼于改造整个群体,不着眼于优化整个群体的环境、风气,即使一时改变了某个学生的信念、态度和行为,那么,这个学生若不是被他的团体所疏远、隔绝,就会重新屈服于团体的压力,而恢复原有的态度和信念。因此,德育工作者应当着力从班风、校风建设入手,创造一个健康生动、奋发向上而又团结一心的校园文化环境,树立群体成员共同一致的群体目标,带动每一个同学共同进步。这样,即使出现个别差生,也会“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未成年人虽然在学校接受教育,但同时又是社会的一员,社会上的各种信息必然以各种形式、各种手段,无孔不入、无时不在地反映到学校中来,社会的种种消极现象也必然会在未成年人身上发挥不良影响。有人说,“社会大气候不改变,学校再教育也没用”,“学校讲十句,社会上一个事实就使我们白讲了”。这种观点虽有一定道理,却极具片面性。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德育虽不是“先入”的因素,但在力度方面较社会影响却具有独特的优势,是社会影响所不具备的。如果德育工作者能够努力挖掘和发挥学校德育的优势,从校风建设入手,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即使在社会尚存较多消极因素的情况下,也能引导教育未成年人少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其思想品德沿着社会发展主流和学校德育引导的方向发展。

学校德育工作者首先要通过自我变革去适应社会的变化,着眼于使受教育者形成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各种意识、观念、品质与行为。在校风建设上,必须树立“动态适应”的观念,把校风建设看作“变与不变”的统一体,既立足于跨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个历史时期“不变”的方面,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民族传统精神为重点,又要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的实际,提出全体学生都必须达到的又切合现实的目标,同时还要逐步确立包括生命教育、人格教育等在内的多层次“养成教育”坐标,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社会公共道德素养。

“共建效应”与三维整合

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特别注重齐抓共管,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社企共建,互学、互帮、互促,共建“和谐社会”。

“共建效应”启发我们要着力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观念出发,形成家长和社区支持学校,学校为社区和家庭服务,相互配合,三维互动的良性机制,促进社区育人环境的改善。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统包括三个维度: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学校教育当然要扮演主要角色,发挥主体作用。与此同时,外在的社区环境,对未成年人内在的个人的社会角色认知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未成年人在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中寻求共同点和结合部,按照社会需要和自身追求来确立自己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把社会需要内化为自身的需要,从社会角色认知中明确自己享有的社会权利和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自觉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成为合格的社区居民和社会公民;另一方面,家庭在行使监护权过程中,通过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和约束,促使未成年人在行动上努力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为父母期待和社会需要的实现创造条件,至少不以破坏父母期待和社会需要的实现为手段。

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区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未成年人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对精神文化食粮有旺盛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和村民委员会,以及军警、企业、事业等基层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真正把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的工作落实到基层。要把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各类文化市场管理队伍,青少年宫、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文化教育设施,辅导员队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队伍,加强综合治理,构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社区支持系统。党政各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齐抓共管,建立一个领导和协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权威性机构,来整合各级宣传、教育、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的力量,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加大未成年人成长综合环境的管理和治理力度。尤其是对学校、社区周围的网吧、书刊音像制品店等可能存在不良信息的场所,应当加大管理力度,将对未成年人不利因素消除于萌芽状态。与此同时,应当重点加强以学校教师、家长和社区成员为主体的“儿童权力公约”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儿童、尊重儿童”的社会氛围,建立健全关心、推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区支持系统。

未成年人德育是一项基础工程,也是一项具有超前性功能的社会化系统工程,每一个育人环境的优化都不是孤立的环节,而是在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过程中进行的,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德育环境建设的各种关系就能充分发挥这一社会系统工程的整体效应,实现未成年人德育环境的整体优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