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根部阅读日本

2006-04-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林少华 我有话说

林少华,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著有《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译有《挪威的森林》等名家作品凡四十种。亦从事学术研究和散文创作。

古代,日本受惠于中国;近代,中国受辱于日本。这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国人的感情和心态,很多人不屑于或不情愿阅读日本。可是,现实当中日本又无时不在国人眼前晃来晃去,如夜里不愿意做而又经常做的苦涩的梦。回首刚刚告别的去年,无论在哪个意义上都堪称日本话题年。据我所知,仅丛书就策划、出版了(或开始出版)四套:商务印书馆“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中华书局“日本中国学文萃”、昆仑出版社“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研究丛书”,以及宁夏人民出版社的“人文日本新书”。前三套恐怕也是因为出身京师重地,报刊多有提及。惟有最后一套出自辽远的西部,尽管书也印得相当光鲜别致,但似乎鲜有媒体注目。于是我不自量力地来了个“打抱不平”,近来集中看了其中几本,写下一点文字。

“人文日本新书”由王晓平主编,拟出四十种,已有十几种面世。整套丛书规模宏大,从原始信仰到近代神道,从敦煌衣钵到三国演义,从《万叶集》到少女漫画,跨时空于一瞬,融人文于一炉。但其最大特色乃在于其凸显原创。总的说来,包括若干年前陆续出版的商务版“日本丛书”在内,涉日丛书多为“拿来”之作,即大多译自日人著作,而阵容如此整肃的国内学者汇聚一堂,以自家眼光从根到梢多方位透视日本,未尝不可以说是破天荒之举。以下我就挑从根部透视日本的三本谈一下,即从根部阅读日本。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

无论日本多么渴望“脱亚之欧”、“脱亚入美”,但有一点是无论如何也脱不了的――它终究属于中国文明圈或汉字文化圈,这里有它的根。恰如一棵树,哪怕树干再高耸入云或横逸斜出,树根也只能乖乖留在原地。这本书从日本传播扩衍的敦煌佛教文学作为切入点,认证敦煌文学的“分身”,逼视敦煌文学的“影子”,辨析敦煌文学的“化身”,探访敦煌文学的“亲戚”,寻觅敦煌文学的“苗裔”,引经据典,孜孜??,发掘和梳理出了日本文化的一条根脉。同时致力于从敦煌文学的被选择和衍化过程中揭示日本古人的价值取向和日本文化的原初特质。文笔深入浅出,平易晓畅,加之图文并茂,使得原本晦涩的文言故事读来兴味盎然,原本令人望而生畏的学问变得可近可亲,不觉之间跟随作者走完一次“访文之旅”。

本书的作者王晓平亦是丛书的主编,既是天津师大的教授又是日本帝?山学院大学的教授,两头“博导”,两头奔波,极其勤奋和敬业。仅专著便已不止十种,是同代人里边我深为敬重的学者。此书还有一部姐妹篇《唐土的种粒――日本传衍的敦煌故事》,限于篇幅,就不涉及了。

《日本人的原始信仰》

如果说,上一本书发掘的是日本文化得自域外敦煌文学的一条根脉,这本书把摸的则是其本土根脉。相比之下,把摸这条根脉更为困难。因为六世纪前日本尚无文字,可资利用的间接文献也极有限和模棱两可。尽管如此,作者还是从中日比较文化研究的角度,步步为营地勾勒出了日本人原始信仰的演进并在七世纪归于神道的轨迹,为我们从本土根脉生成的深层精神结构理解当下的日本提供了难得的启示。

原始信仰来自恐惧或敬畏。在这个意义上,文明也来自于恐惧。有恐惧才有征服欲,有征服欲才有思考、才有想像力,于是产生了神、产生了神话,进而催生了信仰、宗教、歌谣、诗文、发明等文明要素。奇怪的是,日本人信仰那么多神并以天照大神(太阳神)为中心形成了神道教,却没有留下任何成文的教义。而没有教义,就给后来的为政者的任意解释留下了远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不确定性。

作者王金林教授是中国日本史学会名誉会长。长期从事日本古代史和中日文化比较研究。从这本书中亦不难感受其学养的深厚和思辩的老到。

《现世与想像――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

同样从根部解读日本,王晓平用的外来敦煌文本,王金林用的是原始信仰文本,而年轻的蔡春华博士则用的是民间底层文本。不妨说,民间层次的交流才是真正的交流。因为,只有了解了古往今来生活在日本社会底层的多数“草根之民”的所感所想所为,才能最终了解日本这个民族及其文化,了解日本人的“国民性”。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通过一个个民间故事和古老传说中的男男女女以及河童、狐狸、天狗、山姥等生动有趣的形象读取其中隐约的文化信息和心灵奥秘,从而使我们从根到梢解读日本趋于可能。书中的插图也饶有兴味。虽是学术著作,读来却不觉枯燥,足见编者著者和出版者的良苦用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