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行为艺术直面消费文化

2006-04-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赵强 我有话说

别买它!

消费主义作为一个关键词,甚至被认为是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只有狂热的消费需求,才能推动生产和科技,才能有效地让市场运转起来,创造越来越多的

社会财富。当然,也有学者指出,高速创造财富的同时挥霍财富,从根本上意味着对环境和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所以,消费主义和生产主义表面上和谐统一,骨子里却貌合神离。美国学者韦尔斯曾据此把社会划分成四类――高生产-高消费社会,高消费-低生产社会,低生产-低消费社会,高生产-低消费社会。不管在现实世界中能否有各类社会形态的代表,但至少可以看出,消费主义肯定能促进生产,但起到的是类似兴奋剂的作用。因此,教科书般的定义是,“消费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煽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消费主义不在于仅仅满足‘需要’,而在于不断追求难于彻底满足的‘欲望’。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

而行为艺术与消费文化几乎同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在90年代达到鼎盛,如今被一统于“后现代”门下,各放异彩。二者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数十年。一个美国自由职业妇女莱恩(Judith Levine)用她的新书《别买它:我的一年不购物经历》(Not buying it,My year without shopping)将之结合起来,掀起了不大不小的一股媒体热潮。有评论者很幽默地把这本书和其他的“心灵鸡汤”区分开:这不是一本告诉我们怎么去做,怎么不做,甚至不是一本告诉我们为什么去做的书,而是一本告诉我们为什么不得不去做了后看看究竟会发生什么的书。如果莱恩女士在刷爆信用卡后下决心一年不购物的同时开始写了博客的话,那么这本书也许可以称作博客文集,因为基本上就是按日历来编排章节的。书中记录的是不购物一年中她和她男友的所为所思所遇所叹。

她的困惑在于,自己不可能完全自给自足,也无法回避人际交往。那么,为了完成这次行为艺术,就得分清楚生活必需品与消费品,譬如肥皂之与化妆品,面包之于糕点,咖啡豆之于咖啡,等等。其次,自己的原则无法强加到别人身上,不购物意味着人际交往链条的短暂断裂,不得不回绝很多朋友聚会,很多麻烦接踵而至。她常常觉得自己很愚蠢,甚至“像个乞丐”。实际上,抵制购物在美国逐渐成为时尚,旧金山一些人组织的不购物团体“契约”,会员迅速发展到数百人。这与美国政府“消费就是爱国”的策略背道而驰,所以,也有人批评莱恩这本书最多只有30%的内容与购物相关,而70%都在展现她的自由主义的政治观和生活观,换句话说,她装得像是一个家庭妇女,实际上却是一个危险的斗士。也有低收入者大为愤怒,觉得这完全是白领人士的矫揉造作,“这本书令我非常愤怒。我不认为她知道什么真的值得担忧。设想你只拿着一点可怜的钱却有两个孩子要养活,你将不得不天天泡在超市去寻觅那些过期食品……”

前些日子德国《图片报》报道了一个生活在森林中的“野人家庭”,41岁的父亲,21岁的母亲和8个月的小宝宝,小木屋,羊皮袄,完全原始的生活方式,为了“寻找生命中最简单的真实”。相对于一年不购物来说,也许这更加地行为艺术,但却与消费主义无关。从反消费的行为艺术变为畅销书,如果不是刻意的炒作,只能认为,莱恩并没有搞明白那些被从不身体力行的理论家们翻来炒去的主义、艺术与文化。确实,这有点像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一样,在道义和逻辑上完成了对一个社会现象的彻底否定后,却不可避免地看着这种思潮和行为实践势不可当地泛滥起来。不由得令人产生怀疑,是不是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过于精英,他们的思想无论通过什么途径,传达到草根阶层后总是变了一个样子,很轻易地就被另一批走实用路线的人操作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模式。但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消费主义如何泛滥,纯粹的思想总是被排斥于商品名单之外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