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千秋一曲家国梦

2006-05-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庞? 我有话说

▲《百世门风》,沈宁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38.00元

沈钧儒50年代写给作者父亲的亲笔信

去年年初,美籍华人作家沈宁将他的新作《百世门风》发到我的电子邮箱里,读之,我深感这是一部十分厚重的,关于中国家族文化的力作。但当时机缘不巧,使我只得割爱。好在这本书今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同行成功推出,为我们浮躁的图书市场添了一道夺目的风景。

与沈宁认识也有好多年了,但从不了解他有这样辉煌的家世――他是沈钧儒先生和陶希圣先生的后人。三千年的家族历史,出了许许多多声名显赫、叱咤风云的人物――从义不事秦的沈氏27世孙郢,到拒受汉光武帝封侯的沈氏39代孙戎;从晚清最后一个大儒寐叟公,到光绪年学台大人淇泉公;从大韩总统的救命恩人慧僧公,到妇女革命先驱褚惠子女士;从清朝时清廉勤政的县太爷月波公,到辛亥革命小兵、新中国的省长翼圣公;从天文学泰斗志元公,到海外创业悬壶济世的应章夫人……这样的人物,家族中出现一个都是荣耀,何况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作为名门望族的子孙,家族的血液在他脉管里流淌,家族的情感在他胸膛间震荡。少年时,祖母冒险珍藏的一本《沈氏家谱》,令他魂牵梦绕;青年时,在国内的坎坷岁月和海外闯荡多年的经历,使他不愿意“做一只没有自我意识任人摆布的羊”,他“必须知道自己的血统,知道自己源自何种家族文化,知道自己是谁”。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寻根”之旅。几年里,他广泛收集了祖父沈家、祖母褚家、外祖父陶家以及外祖母万家的族谱和各种家族资料,并万里返乡,回到浙江嘉兴和湖北黄冈老家实地考察,在占有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写成这部家族传记文学作品。

读这本书令我感受良多,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对“家国”观念的重塑。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人倡导的是“先国后家”、“舍小家保大家”的价值观。也许作为个案,这种先公后私的行为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否应作为一种价值观、一种文化来提倡呢?《百世门风》中,嘉兴沈氏第九世淇泉公27岁那年考进士,高中一等第一名,但他为奔母丧放弃了这“面见皇上的殊荣”和“荣华富贵的前程”,按照祖制在家守孝三年。对于这位长辈,沈宁“充满温暖的尊敬,而且为沈氏书香世家养育出这样孝廉而正直的子弟,感到荣耀和自豪”。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母亲都没有爱、敬、忠和孝,即使他官至一品或富可敌国,也仍然低贱到了最底层。

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视个人品格和家庭价值的,《大学》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关系精辟地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古代中国人眼中,家与国是密切联系着的。家是国的基础,国乃家的放大。先家后国是天经地义的,否则就是舍本求末。看一个人是否能够做官,掌握国家利器,先要看其是否有道德,是否对父母孝敬,是否对儿女慈爱,道理其实很简单――不爱父母难道能爱天下父老,不善待子女难道能扶助天下儿童?忽视甚而放弃自己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父(母)责任的人,难道能负起做人民公仆的责任吗?

耐人寻味的是,这里的“国家”这个概念,并不是指帝王的概念。沈宁认为,国家不是皇帝和大臣们用来统治人民的机器,而是“由亿万百姓和千百万家庭组构、养育、保卫的土地和民族”。因此,只有天下所有百姓家庭和和睦睦、丰衣足食,国家才可能治理好。否则皇帝大臣锦衣华车,百姓吃糠咽菜,衣不蔽体,子女失学,如何能说国家治理好了?从这个意义上,他反其道而行之地提出“个人先于家庭,家先于国”的观点。

也许有人会质疑,说“先家后国”是否鼓励人们只顾一己之私,放弃公共责任?那么在国难当头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之不存何以家为”又该如何解释呢?其实沈宁认为这并不矛盾,先家后国,先身边的亲人再普天下的众人,说的是一种顺序,真到了民族危亡的特殊时期,舍小家保大家的精神是应该提倡的。书中最为感人的,正是沈氏历代家族领袖身上的这种精神气质和文化品位,概括地说,就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沈宁认为这种中国人文传统精神“只能来自家族历史的深层积累,代代承传的家教传统,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如果“没有深远的家族传统,缺乏强固的文化根基,就如浮萍飘叶,东风强了跟东风,西风烈了随西风”。这种认识和坚守在现代中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沈宁选择生活的国度是美国,但他的精神家园还是在中国。从《美国十五年》到《点击美国中小学教育》,从《美军教官笔记》到《商业眼》,他向家乡的父老乡亲介绍和描述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给走向现代化的国人一种文化上的比较和参照,他也因此成为目前海外华人文坛上有代表性的纪实文学作家。近年他以自己母亲、陶希圣女儿的坎坷一生为主线创作的小说《唢呐烟尘》,用一个家族的悲怆故事折射了中国20世纪的政治风云,是将历史与文学完美结合的一种尝试。而这本《百世门风》,则是关于中国家族文化的洪钟大吕,值得希望留住我们文化之根的国人一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