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过龙兵》:传奇故事的深入与疏离

2006-05-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路侃 我有话说

《过龙兵》,刘玉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29.00元

看刘玉民的长篇小说《过龙兵》,首先的感受是故事的传奇性、起伏性,性格塑造与叙事的

表现力,继而是小说那个最深入的切入点:社会观念与人物关系中紧张与和谐的相互纠扯。正是这一点,让小说给人颇多感触,构成了小说思维的一种深入。

小说的故事十分传奇,在激烈的战争环境中,革命军人年打雷在枪毙了大地主卓立群之后,竟然娶了他的小老婆为妻,尽管这小老婆本来也是苦出身,但年打雷不仅必然从部队转业,而且事件的三方――年打雷和政委展工夫、地主儿子卓守则以及他们的后代,从此结下不解的恩怨。在阶级斗争为纲年代和市场经济发展时期,三方不断演出了爱恨交加的生死冲突。小说情节始终在对立与和谐之间发展。一方面是阶级斗争至上的理念要求他们要抛弃善良人性或美好爱情,另一方面是真善美的人性追求要求不断冲破阶级斗争至上的界限;一方面是金钱物欲的恶性膨胀制造了人性恶的狂风大浪,另一方面又是美丽的精神境界、新人的成长在守卫一方净土。在故事与立意之间,小说的贡献主要不在于情节构思,而是通过一个具有阅读力的故事外壳和性格化突出的人物塑造,写出了社会与人的互动关系。那就是社会发展趋势要求和谐安定,社会生产力要求发展的必然性;社会进步的要求总要通过普通人的生活要求、人的幸福追求反映出来;普通人的一般生活诉求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观念与人际关系紧张或和谐之间的联系,以及在阶级斗争为纲转向市场经济时期,冲突三方从政治人转向经济人过程中的法制问题、权力问题、道德问题,人格健康从政治因素影响到金钱物欲操纵的问题,人们应如何在观念物欲冲突中建立一种和谐关系。小说因此而表现出一种开放的和反思的视野,是围绕人的幸福追求对如何更好营造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开放式观察,是对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代价的一种艺术反思。

不过,小说没有始终沿着对于社会观念与人际关系如何互动的观察而发展。冲突三方中女主角华云是冲突的牺牲者,也是作者作为理想人物刻画的。面对葬送一生幸福的遭遇,华云始终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但是小说叙述她在狭隘社会观念与紧张人际关系中坚守正直而头破血流时,却没有描写到底,而是中途转向了遭遇外国留学生强奸,最后又原谅了因车祸死去的留学生,抚养了他的儿子,多年后又得到前来寻孙的留学生之父的五百万美元巨款。罪犯变成了爱人,苦果成了血肉,本来是有着深刻社会历史内涵的人生命运变成了画着美丽光环的老套的“灰姑娘”故事,小说本来具有的批评性、深刻性因此而削弱,理想人物的社会性变得肤浅,对历史坎坷的坦然变成了对一次刑事犯罪的宽赎。这种情节的游离加上小说过多地方出现的床上描写,是不是反映了娱乐化和商业性对严肃文学的影响呢?它使得本来与描写社会关系紧密相联的情节观赏性也打了折扣。

在小说艺术上,《过龙兵》的性格塑造和生活叙事是比较突出的。年打雷着墨不多,但寥寥数笔,其胆大敢为的鲜明性格跃然纸上。展工夫作为政治人的表现,年传亮、卓守则在特定环境中的人性、人格、道德表现,都给人留下相当深的印象。就性格塑造来说,他们都是相当成功的人物。小说也表现出丰厚的生活叙事能力。叙述语言流畅而不生涩。还有不少真实的生活细节,写鲭鱼迅之大,把海水都染黑了,竹杆插到鱼群中,立了十几分钟才倒下。更有一种精心安排的略带神秘的民间文化表现,书中多次出现“过龙兵”(鲸鱼群)和浓雾、浓云、雾号描写,前后出现,寓意不同,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神秘色彩,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生活发展的走势。结尾再次出现“过龙兵”时,如山,如船,如虎,如旗,磅礴的阵列,掀起蔽空巨浪,唤来拍岸大波,寓示了社会进步潮流对新人的鼓舞。

《过龙兵》是一部有特点的小说,也是富有艺术表现性的小说,它对人际关系、人的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反思指向是发人深思的,能够让人有所认识,有所感悟。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小说起始的主旨又出现了某种偏离,如果这种题旨进一步明晰,社会与人的互动关系的指向更加坚定,社会观念与对立和谐关系的分析进行到底,小说的震撼力也许会更大。陆机《文赋》曾提出作家创作的两种精神姿态:“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就是作家对生活既要有清醒认识和批评精神,又要怀有高尚的价值理想。这对于今天的文学如何既勇敢无畏地面对现实矛盾,又给人真实而不虚幻的高尚的价值理想,依然很有启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