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易卜生在中国的接受

2006-05-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何成洲 我有话说

1906年5月23日伟大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在克里斯蒂阿尼亚(现在的奥斯陆)去世,挪威政府为他举行国葬。易卜生一生创作了26个剧本,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培尔・金特》、《玩偶之家》、《人民公敌》和《海达・高布乐》。挪威文化部把2006年称为“易卜生年”,有100多个国家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纪念易卜生逝

世100周年。中国的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也举办一系列活动纪念这位世界文化名人。

易卜生是在他去世以后被介绍到中国来的。鲁迅是第一个介绍和评论易卜生的中国人,1907年他在《河南》月刊上发表了《文化偏至论》和《摩罗诗力说》,称赞易卜生倡导个性解放和坚持真理的斗争精神。1918年《新青年》杂志刊出《易卜生》专号,发表了胡适的《易卜生主义》。这是国内第一篇系统评析易卜生的文章,对易卜生在中国的接受和中国话剧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胡适在文章中开门见山地提出,“易卜生的文学,易卜生的人生观,只是一个写实主义。”戏剧专家袁振英发表了多篇关于易卜生的文章和著作,包括《易卜生社会哲学》(1927)和《易卜生传》(1930)。著名翻译家潘家洵撰文宣扬易卜生是个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大体说来,在易卜生被介绍到中国之初,中国知识分子对他戏剧中所传达的社会批判精神的兴趣远胜过对他的戏剧艺术的兴趣。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在中国影响最大的戏剧。它在1914年首次被搬上中国舞台,是在中国上演次数最多的外国戏剧之一。在中国戏剧史上1935年被称为“娜拉年”,因为在这一年该剧先后在中国几个大城市上演。娜拉作为追求独立的新女性形象的代表不仅仅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而且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娜拉曾经是妇女解放的代名词。鲁迅在1923年发表的著名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中借娜拉的形象来谈当时社会情形下中国妇女的命运。在鲁迅看来,娜拉走后的出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鲁迅提出,妇女要摆脱任人摆布的地位必须获得与男人平等的经济权。

易卜生对中国话剧启蒙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现代的戏剧家大都直接或间接地受过易卜生的影响。欧阳予倩不仅翻译过易卜生的剧作,而且还排演过他的戏。他曾回顾说:“我那时候,正是一脑门子易卜生……”洪深在1922年从美国学习戏剧归来时,有人问他是不是想做一个“中国的莎士比亚”,他的回答是:“如果可能的话,我愿做一个易卜生。”田汉在给郭沫若的一封信中也表示愿意做一个“中国的易卜生”。

20世纪30年代受当时苏联文学界的影响,鲁迅等人开始对易卜生及其作品持批判的态度。对于易卜生在海外生活27年后回挪威定居,鲁迅说这是易卜生与国内资产阶级妥协的表现。对于他自己提出的“娜拉走后怎样?”的疑问,鲁迅的答案变成了一句革命口号“只有解放了社会,妇女才能解放自己。”茅盾在给潘家洵的译本《华伦夫人的职业》(1923)写的序言中比较了易卜生和萧伯纳的社会思想,认为后者比易卜生前进了一步,因为易卜生只诊断出社会的病症没有开出药方,可是萧伯纳却给出了药方。

戏剧家余上沅和熊佛西等人从戏剧艺术成就角度来介绍和讨论易卜生。余上沅对当时中国易卜生接受现状十分不满,他说“拿功利和效用的眼光去看艺术品,那是对艺术没有相当的品味的表征。艺术的可贵,却正是因为它能够超越功利和效用之上”。熊佛西重点介绍了易卜生的戏剧技巧和风格,包括“佳构剧”的结构、“回溯法”的运用、细致的心理描写和语言上的革新。陈西滢则强调易卜生首先而且最主要是一个戏剧家。他认为易卜生开创了欧洲戏剧的新时代,是现实主义戏剧艺术的奠基人。

1956年,为了纪念易卜生逝世50周年,中国青年实验话剧院在北京上演《玩偶之家》,邀请挪威国家剧院的导演盖达・琳女士作为剧组的艺术指导,著名艺术家冀淑平饰娜拉。1978年,纪念易卜生诞辰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曹禺在大会发言中说:“我从事戏剧工作已数十年,我开始对于戏剧及戏剧创作产生的兴趣、感情,应当说,是受了易卜生不小的影响。”

80年代初,中国话剧界曾围绕易卜生的现实主义戏剧展开争论。一些人认为易卜生已经过时了,应该抛弃;另一些人不赞成这种观点,提出我们对易卜生的介绍和理解太狭隘了。于是易卜生的后期作品开始受到关注。1982年,孙家?讨论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象征手法。1984年陈迈平在《戏剧学习》上发表论文《易卜生戏剧中的象征问题》,指出易卜生从抽象走向形象,把象征手法应用于“思想剧”,为戏剧史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1983年,著名导演徐晓钟在中央戏剧学院排演易卜生的名剧《培尔・金特》。演出采用了翻译家萧乾的译本,同时请他对原剧进行改编,由原来的38场缩减成21场。改编后的《培尔・金特》与原文相比有很多不同:北欧民间传说中的山妖换成了类似猪八戒的童话形象,山妖大王成了美猴王,等等。《培尔・金特》的演出融合了若干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技巧,赢得观众的喜爱。《培尔・金特》的翻译和演出为中国读者和观众展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易卜生。

90年代,易卜生在中国戏剧舞台上渐趋活跃。1995年,受中央实验话剧院的邀请,挪威女演员尤妮・达来北京演出由她一个人表演的《易卜生女人》。同一年,挪威国家剧院应邀在北京和上海演出了《群鬼》。这两次挪威来的演出不仅向中国观众展示了西方,尤其是易卜生故乡的人是如何上演他的剧本的,而且推动了中挪双方在戏剧文化交流方面的合作。1997年,中央实验话剧院上演了《人民公敌》。该剧组于当年受挪威方的邀请参加了奥斯陆的易卜生戏剧节。1999年,《玩偶之家》又一次在北京上演,挪威女演员阿格奈特・荷兰德扮演娜拉。这场实验性的双语演出很成功,并在2001年赴上海继续演出。

21世纪伊始中国的易卜生演出、翻译和研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在2006“易卜生年”中,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纷纷上演独具风格和时代气息的易卜生戏剧,比如:南京大学改编的《〈人民公敌〉事件》、杭州的越剧版《海达・高布乐》、上海戏剧学院的京剧版《培尔・金特》和北京的《娜拉的孩子们》等等。上海和南京还将联合举办易卜生国际研讨会。此外,“中国易卜生研究网”(www.IbseninChina.com.cn)已经开通,为中国的易卜生研究和教学提供资源和交流平台。

(作者系挪威奥斯陆大学博士,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人文社科高级研究院驻院学者。2002年获挪威“易卜生奖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