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文化多元性中辨识科学普遍性

2006-05-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袁江洋 我有话说

就科学史家而言,他需要有某种大写的科学史概念,能容纳形形色色的断代史、学科史、社会史的概念;他也需要有一种大写的科学概念,而不是用一把取之于某种特定的局域性研究的“科学”之尺去丈量生长于一切时代和一切文明中的科学。

《文化一二三》,刘钝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29.00元

▲刘钝《文化一二三》作者

刘钝研究员个人文集《文化一二三》收入的文章主要是作者自1999年至今发表的文章和散论。这些作品是作者在李约瑟研究、斯诺命题以及科学史学科发展策略等方面展开积极思索的结果。限于篇幅,我在此仅就作者的李约瑟研究及相关研究作一点评述。

《文化一二三》的作者关注李约瑟研究以及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问题,并不只是因为他长期从事中国科学史研究,在更深的意义上,是因为他像李约瑟一样关注科学(的普遍性)与文化多元性问题。

作为中国人,在今天的国际条件下,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认同仿佛是我们先天的立场,但是从这一立场出发并不必然走向文化相对主义。因为科学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有后现代意识的学者便常常从文化多元性引出科学的多元性,引出科学的局域性,并进而否认科学的普遍性。

然而,李约瑟却不这样看。《文化一二三》的作者也不这样看。

在李约瑟看来,科学在各种不同文明中有着不同的源头,但由于自然是同一的,这使科学终将随着历史长河的流动而发展成为具有普适性的事业。而且,科学事业也由于科学普适性而印有清晰的国际主义精神,这种国际主义将有力地促进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因此,“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对全人类普适的社会性事业,而不可能是欧洲人的种族科学”,科学是普遍的,是天下公器(第72页)。这种解说本身显示了作者对李约瑟的文化观与科学观持基本认同的态度。

在默顿科学社会学中,科学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尤其是现代)科学知识系统的普适性;其二则是指科学在社会学意义上的普遍性,简言之,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应该对才智之士保持开放。就其第二方面而言,默顿学派成员进行了大量的经验检验,但这些检验与默顿的理论假定却未尽一致。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从社会学角度验证科学普遍性的难度。

李约瑟所说的科学普适性主要是指科学知识体系可以为全人类所共享、所理解而言的。他这样讲的理由就在于“自然是同一的”。当然,在一些社会建构论者那里,自然是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观察与实验也“退隐”了,科学知识是在人与人的协商之中形成的并通过科学修辞学而成其为知识。这样一种结论对于刘钝这样的学者而言是不可接受的,科学话语中的确存在着协商与修辞,但由此并不能否认理性的长程作用,自然与科学实验最终还是要发言的。因此,科学史研究不但需要有短时段的动力学分析,也需要长时段的透视。李约瑟的百川归海式的科学发展进程,即是一种长时段的历史研究预想。他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向西方传播方面进行大量考证,是为了证明,现代科学并不只是西方文化的产物。

从《文化一二三》对李约瑟精神的解说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启示,如果我们因为认同文化多元性、认同科学起源的多元性而否认科学也具有普遍性的一面,那么我们所谈论的“文化多元性”就不外乎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而狭隘的民族主义或民粹主义是不能与李约瑟、萨顿等人提倡的视界开阔的国际主义精神相提并论的。

《文化一二三》关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探讨,也同样传达出了这样一种声音,一种从历史的角度发出的声音。中国无科学说由来已久,在当代中国,也有不少学人极力宣扬此说。刘钝基于人文主义的历史文化观对之提出反驳,这种反驳不同于那些热忱地相信中国古代科学将为现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升华提供锐利武器的人们所提供的辩白和断言。取近代科学之义定义“科学”,则非但中国古代无科学,古希腊、中世纪阿拉伯亦无科学;若有人说古希腊虽无科学但蕴含着近代科学之要素,则奉劝他去读读李约瑟或萨顿,了解“百川归海”的科学史进程。

当我们研究16-17世纪、中世纪或古代科学史时,有时会出于回避“辉格史”的用意而用“自然哲学”替代“科学”,并且认为在这些自然哲学与现代科学之间存在着一些重要区别。当我们将智识史扩展为智识-社会史时,我们也会将科学史又称为科学文化史或科学社会史。然而,我们还是要使用“古代科学”、“中世纪科学”之类的词汇。如果“古代科学”一词也不能说,那就等于说科学史就只能从16-17世纪的欧洲开始了。如果能够说“古代科学”,那么,就要认真地想一想古代科学与近代科学之间的联结。无疑,古代科学、中世纪科学与近代科学是有区别的,但尽管存在着种种区别,也不能否认它们之间也存在联系,存在着前后相继或相替的关系。

历史研究并不是在一组严格的公理约束下展开的逻辑推理与思辨。历史学家要善于理解复杂的历史性状和文化情境,为此,他需要有开阔的视界。就科学史家而言,他需要有某种大写的科学史概念,能容纳形形色色的断代史、学科史、社会史的概念;他也需要有一种大写的科学概念,而不是用一把取之于某种特定的局域性研究的“科学”之尺去丈量生长于一切时代和一切文明中的科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