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胃袋里的德国

2006-05-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会有店家把德国拿出来做招牌的!前段日子有“非常柏林”的广告,一张张中国面孔穿着巴伐利亚农家服装又唱又跳,旅居上海的德国人纷纷用手按住额头说:“哦,我的天哪。”这些已经被美酒美食

惯坏的真正的日耳曼人都会对你说,千万不要相信歌里唱的。东西难吃不是错,拿出来骗人,还是骗中国人!那就不对了嘛。

没有去过德国,但有幸观赏过德国人做菜,一勺水,一勺盐,然后就是蔬菜,大多数时候连奶油都吝啬放,别说其他了。更稀罕的是德国人煮蛋,一大锅足以让狗游泳的水中央放着一个标准型号鸡蛋,掐好时间,浇三次凉水,然后要把煮好的鸡蛋扔进冰箱速冻,简直犹如干将莫邪炼剑一般。现在则有了50欧元一个的专业煮蛋器,流水线的感觉日益加强。

以前羡慕希茜公主一家在巴伐利亚过的神仙般的日子,但重新温习一遍电影的时候,发觉即使是王公贵族,早餐吃的也不过是粗糙的白肠,而希茜老爸在她出嫁前欢唱的一首歌颂美好食物的小曲更是令人发指,说是做了奥地利皇帝的岳丈就可以不用吃鱼肝和猪肝,今后都改吃雄猫肝和公牛肝了,不知道是开玩笑还是真的。同样是欧洲人,怎么法国人就知道吃鹅肝呢。

有人嘲笑德国人,说他们传统的问候就是“祝您胃口好”,那是因为菜做得实在太难吃了,又没法改进,所以呢,心照不宣地祝福一声,仗着身子骨硬朗还能往下咽。这话忒恶毒,怎么说呢,德国人虽然烹调的硬技术不及,却有着佐餐极佳的风景。小时候读《海蒂》,那是发生在德国和瑞士交界处的故事,里面描写的熏肠和干酪尤其吸引人,但看了后几章才发现,原来他们天天吃这个啊,未免有些无聊。可爷爷说的一句话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就算厨子不高明,山里的空气也会来帮一把的。”颇有道理和自知之明。这就好像很多坐着舒服的餐厅即使不好吃,不是也有人挺着脑袋上去挨宰么?世界上基本只有这两种类型的地方,要么就是菜做得好但环境差强人意的,如中国,又有菜做得乱七八糟但环境让人坐着不想动的,如德国,看来老天对谁的胃都公平。

(摘自《人和食物是平等的》,新星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殳俏著,定价:19.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