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期待霍金教授第三次访问中国

2006-06-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采访人:王洪波,本报记者。

受访人:吴忠超,霍金教授的学生,1984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的中译者。现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和杜欣欣合著《在时间中沉醉》,编著《无中生有

――霍金与〈时间简史〉》。

照片由吴忠超先生提供

今年4月份,湖南出版集团的朋友告知本报:著名物理学家、《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教授将于6月中下旬访问中国。不觉间,霍金来京的日子已日渐临近,在此前夕,记者联系到《时间简史》译者吴忠超先生,通过电子邮件对他进行了采访。

中华读书报:在中国,霍金教授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霍金是怎样一个人,他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却并不十分了解。在霍金访华之际,您能否向我们简要介绍一下他。

吴忠超:霍金诞生于1942年1月8日,恰好是伽利略的三百周年忌日,这似乎注定了他一生的伟大使命。他现在是第十七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是世界上最崇高的教席,牛顿和狄拉克分别是这个教席的第二任和第十五任。在引力物理的领域中,他被广泛尊崇为爱因斯坦之后的最大权威。在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图书馆中,并列着由同一雕塑家制作的狄拉克和霍金的半身像,他们分别对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研究作出同等的影响深远的贡献。

他对引力论和宇宙论的贡献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1970年代初,他和彭罗斯共同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表示在宇宙中存在大爆炸奇点,在黑洞中也存在奇点。这意味着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不完备的。他认为广义相对论必须为量子引力所取代。现在世界上许多最好的头脑正为此奋斗。

之后他投入大量心力研究黑洞物理,他和合作者们证明了黑洞的无毛定理,他独自证明了黑洞面积定律,从而暗示着黑洞的表面积具有热力学的熵的性质。

黑洞,顾名思义由于引力的强大,连光线都不能逃逸出来。但他考虑了量子论效应后,发现从黑洞表面可以向无限远处发射粒子,这个辐射具有黑体辐射的特征,证明了黑洞具有熵和温度。在这个所谓的霍金蒸发机制中,引力论、量子论和热物理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是引力物理在爱因斯坦之后的最重大进展。

1982年他和哈特尔提出了量子宇宙学的无边界设想,实现了宇宙无中生有的场景,从而解决了几个世纪来困扰人类的宇宙第一推动问题,把上帝从宇宙事物中彻底摒除出去。这个成果不仅对于科学,而且对于宗教和哲学都影响深远。

他把黑洞物理和宇宙学的精义以及他几十年的研究生涯浓缩在《时间简史》一书中。这是全球文化人必读之书。这部著作必将流传千古。

中华读书报:2002年夏天,霍金访华,使中国的媒体、公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位科学明星。4年时间过去了,霍金教授近况如何?

  吴忠超:2004年他大病一场,全世界的媒体和大众都十分关切,他的学生和朋友们更是忧心如焚。他的坚强意志终于战胜了病魔。之后不久他邀我再次访问剑桥。到达剑桥的当夜,他邀我共进晚餐、看电影、品茶,一共度过8小时,直至凌晨一点。我觉得他身体恢复得很好。

2004年12月10日,杜欣欣从美国到剑桥对他进行了专访。杜欣欣在访问中问他:“你认为黑洞辐射和无边界设想,哪个贡献更重要?这个问题只有你能回答。”他回答说:“别人认为黑洞辐射更重要,因为那已被接受,我却认为无边界设想更重要。”这是他自己对其科学贡献的总结。

2006年3月,我再次和他在剑桥见面。他对《时间简史(普及版)》中文版的制作非常满意。次日,他又邀我去龚维尔和基思学院晚宴。这是他任职了40年的学院。餐厅里挂着他本人和李约瑟博士的画像。他告知我今年6月将访问中国。就访华的细节和我讨论了3个小时。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要知道他举行一次记者招待会最多一个小时的时间。他希望我和杜欣欣到机场迎送他,并在北京期间一直陪同他。

中华读书报:这次应该是霍金教授第三次来到中国吧?

吴忠超:是的。1985年,他首次来华讲学,我建议他访问我的母校中国科技大学,他访问了合肥和北京,并登上长城。2002年他又访问了杭州和北京,他在杭州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并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关于霍金在杭州的活动,我曾有长文记述,发表在贵报(《霍金的杭州七日》,见《中华读书报》2002年9月12日)。

中华读书报:能否透露一下霍金教授此次访华的主要内容?

吴忠超:霍金教授将首先飞抵香港,然后6月17日到达北京。在京港两地,他将发表公众讲演,题目是《宇宙的起源》。日前,我已将这篇讲演稿翻译为中文,并传给了香港科技大学和北京2006弦论国际会议。他在北京的公开演讲将在人民大会堂进行,届时将有3000多人参加。另外,他还将在北京的会议上作题目为《宇宙的半经典诞生》的学术报告。

中华读书报:霍金教授罹患重病,却能做出非凡的科学成就,这恐怕是他特别受人尊崇的原因之一。那么他这次长途旅行也颇为不易吧?

吴忠超:霍金因患卢伽雷病被困在轮椅上四十多年了,但是世界上很少人旅行过比他更多的地方。我曾问他是否还有访问中国西藏的抱负,他告诉我,他去过南极洲,也一直期望去访问中国的西藏,但是看来他克服不了这么高的海拔,现在长途飞行都得戴氧气面罩。

这回访华,医生要求他由五个护理轮流照顾,他的轮椅计算机必须专人管理,再加上私人秘书负责与学界交流,一行共8人。他一度对带领这么庞大的8人队伍出行,十分犹豫。但我给他讲,我相信京港两地都急切地期待这次访问,所以他就坚定了再次带领整个队伍来华的决心。

从剑桥飞到香港、北京,对于一位老人确实不是很轻松的事,何况是他的病躯。我相信,京、港两地的学界和大众都会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向这位轮椅上的巨人表达敬仰的感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