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阅读率下降

2006-06-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出版业者要从自身找原因

俞金树

(福建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一个阅读率问题,搅得出版业者心神不宁。阅读率多年持续走低,对出版业者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利好消息。它已经引起了包括出版业者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但是如果把

阅读率持续下降只归因于读者的阅读精神面貌,似乎是把问题简单化了。读者的阅读状况,实际上是社会变迁影响在文化上的一种反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竞争加剧,对自身生活状况的改善和致富的追求,成为焦点,由此,引发了人们阅读方式的变化和对文本内容的创新要求。阅读方式不只有文本一种,电视、网络等,都可以替代文本。阅读的文本内容,更趋向时尚和功利性。对此变化,出版业者或是认识不足,或是反应迟钝,生产的产品形态上不够丰富多彩,内容上缺乏平民意识,没能体现出出版业者对大众阅读需求的关怀。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读者对文本阅读选择以脚表态,出现文本阅读的离散现象,是很自然的。对出版业者来说,自身的职业操守问题,如卖书号、跟风媚俗甚至造伪书等,也对阅读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阅读率持续走低,有读者阅读精神面貌问题,有社会生活原因,也有出版业者自作孽的因素。但是文本阅读作为大众生活的一项基本活动,会有消长,但不会消亡。电视、网络这些玩意儿出现的时候,都曾在出版业界引起一阵似乎末日来临的躁动,但事实上,电视、网络毕竟不能完全替代文本阅读,出版业依然在发展。作为出版业者,我们要注意的是,在社会各界积极推动提升社会阅读风气的同时,我们一方面要给读者更多的关怀,关注他们的生活、生产出丰富多彩的、适合他们需求的精品,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加强自律,加强诚信建设,和社会各界一起为良好出版生态环境而努力。

“劣书驱逐好书”才真正堪忧

汪家明

(三联书店副总编辑)

这里所说的阅读率下降,是指纸面出版物。实际上,2003年中国网络阅读人口已达两个多亿。我认为,问题不在于一般意义读物的阅读率下降,而在于高品位、意义丰富、情趣高雅的好书的阅读率急剧下降,反之,低俗化的阅读越来越普及。日本出版产业的前车之鉴即在于此,如“刊高书低”,如“卡通化”等等。现在更有所谓“博客书”。出书的门槛越来越低,阅读文化的标准丧失殆尽。“劣书驱逐好书”,这才是真正堪忧的啊。

未必全是坏事

李亚娜

(大象出版社社长)

国民阅读率的下降引起了人们对出版业的关注和猜测,这缘于以下简单的逻辑:阅读率下降必然导致图书市场的萎缩,图书市场萎缩就意味着出版业冬天的到来!其实,形势远没有那么糟糕。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确对传统阅读形成了巨大冲击,国民阅读率下降的实质是读书时间被报纸、期刊、电视、网络等掠去不少,但人们的“阅读”总量并没有减少。所以,对出版人而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人们的“阅读”时间里,提高“读书”所占的比例。打铁还要自身硬。把书做好,还读者一个“读书”的理由,这才是提高阅读率的不二法门。

曾几何时,在经济利益面前,不少出版社放弃了有文化品位的图书,而坚持者又不免力求全面深刻,最终晦涩难懂反倒打击了读者的热情。从这个角度讲,阅读率下降未必全是坏事,它至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做书,我们应该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下功夫:广度就是拓宽思路,从调查读者的阅读需求入手,分析这种需求的变化,尽可能地细分市场,及时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增强产品覆盖率,拓展服务半径和提高服务质量;深度就是发挥图书的特有优势,在深度报道与分析上做足文章,全面提升图书的质量,以内涵和文化价值赢得市场和读者。

出版社自己应该多出好书

陈纯跃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

阅读是出版之母,没有阅读,出版如何生存?这几年国内整体的阅读生态确实不尽如人意。从1999年开始的全民阅读调查,国民阅读率是持续六年走低。而阅读,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素质有指标的意义。

阅读率下降确实有很多原因。青年人的不习惯阅读,也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生活节奏的加快,多媒体的兴起,网上阅读的增加和普及,等等。现在的情况是,浅阅读大量增加,需要想像、需要思考的深阅读,正在被年青人抛弃,但这也恰恰是阅读之乐。出版业也有自己的原因。就少儿图书这一块,品种越来越丰富,但是真正有创意、有想法的好书确实很少;跟风、模仿、抄袭、盗版泛滥,是对出版创新的极大打击。

出版社自己应该沉下心来,多出一些有想法、有创意的好书。

新“读书无用论”使然

张延扬

(金盾出版社社长)

按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的增加,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国民爱书、买书、读书的人应该越来越多,为什么会“反其道而行之”?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今人呢?国民不读书,图书市场就必然萎缩,别说发展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能养活出版人也难!况且,国民不爱读书,科学知识如何普及,优秀文化怎么延续,素质何以提高,文明程度怎样提升?那么多的国民不爱读书,原因纵然有千条万条,但以我个人之愚见,最根本的是新的“读书无用论”使然。君不见,老百姓用多年之积蓄,靠亲朋好友之援助,好容易供养出一个大学生,要么难以就业,要么工资微薄,本科毕业生月收入在千元左右的不在少数。而学个理发美容、厨师烹饪、汽车修理,投入少、成效快、收入也不菲。如此一来,谁还愿花父母的血汗钱熬夜苦读求学呢?因此,要使人爱书,乐于读书,还是要给读书人以出路,让读书人尝到甜头,找到奔头,在全社会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大力宣传读书学习的好处,比如大力开展“全民读书日”活动,激发国民的读书热情。当然,作为读书人,也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可急功近利,单纯为“获取利益”而读书。不论从哪个角度讲,爱读书、勤学习,终究是有好处的。古今中外,没有知识学问的人,莫说成就大业,活得比别人好的也寥寥无几吧!

  暂时现象

程孟辉

(商务印书馆国际公司总编辑)

阅读率下降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传媒多样化,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其次当今一部分人群心态比较浮躁,不爱读书,还有一部分原因与出版社有关,我们说人有人格魅力,书也是要有品格魅力,如果读物本身质量不高,读者自然不会去看。此外现在书越出越多也会导致单品种阅读率下降。

不过我相信这只是一个暂时现象,很快就会过去的,毕竟我们的国民素质在不断提升,出版界也已经在做调整。

对出版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方平

(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2005年底组织进行了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媒体的多元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了阅读率的不断降低。其实国民阅读率的降低是社会的一种必然发展。对于出版人而言,阅读率的降低对出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版社应该尽可能详尽地调查读者的阅读需求,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及时适时地出版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精品图书,发挥图书载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深度上做文章。出版社要真正负起传承文明和文化传播的责任,引导好读者,为他们尽可能多的提供他们需要的图书,建立起阅读主体和阅读客体良好的沟通桥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