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连战连番大陆行 联语联通两岸情

2006-06-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永芳 我有话说

去年春与今年春,连战先生连续访问内地,期间留下多幅题词。在这些题词中,有不少是精美的联语,充分显示出连战先生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和政治家的眼界与胸怀。而有意撰写联语本身,就是一种民族认同的表态,其自身内涵更耐品赏。

2005年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内地,开始了破冰之旅;2006年春

,他又以国民党名誉主席的身份第三次来内地访问,参加了两岸经贸论坛的会议,并返回福建老家寻根认祖。在这两次访问期间,留下多幅题词;在这些题词中,有不少是精美的联语,充分显示出连战先生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和政治家的眼界与胸怀。

所谓联语,又称“楹联”、“对联”、“春联”等,是汉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形式上看,是两句或两句以上字数相等、词义和平仄相对的语言组合;从内涵上看,是最精炼的诗意化的情意表露;从表达上看,是最能体现作者汉语运用水平的修辞手段。不熟悉汉语及其相关文化,很难写出言简意丰而又字顺音谐的联语来。因而有意撰写联语本身,就是一种民族认同的表态,其自身内涵更耐品赏。

为了更好地记住台湾与大陆两岸交往的重大事件,更深入地理解连战先生撰写联语的立意和期许,现将有关联语辑释如下。

  2005年所留联语

其一,4月28日,游览故宫的题词。横批:继往开来。上下联为:

昔日禁城百年沧桑难回首

今日故宫几番风华齐向前

这是一副典型的古今对比联,表明了题词人主张超越历史向前看的观念,既为难回首的百年沧桑感慨,更提出要在经历几番风雨之后具有向前看的远见和胸怀。从撰联技巧来说,“昔日”与“今日”的两个“日”字复用,“百年”与“几番”的数量词相对仗,都很见功底。

  其二,是4月28日晚在老舍茶馆品茶时的题词联语:

振兴茶文化

祥和两岸情

此联充分表现出题词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两岸同胞情谊的肯定。粗看起来,对仗不够工整,但若将“茶文化”与“两岸情”各看作一个词组,则不但立意是稳妥的对仗,连平仄都能工稳地对仗。在现当代对仗句的撰写中,以词组为对仗单元的作品日益增多,已经不是什么技术上的缺憾了,反而是合乎潮流的一种修辞技巧的发展。

其三,是4月29日在北京大学的讲演中提出的一个口号,也可看作联语:

为民族立生命

为万世开太平

此联的立意是对当代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子的勉慰:“身为一个知识分子,我相信大家都有这种百折不回的决心和勇气。因为在各位的肩膀上,要担负的就是历史的责任,要为广大的人民来找出路。一肩挑起来,就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个伟大的格局。”其主要特色是寄意深、气魄足。从渊源看,与传统名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有继承关系。

其四,是4月30日下午游览秦兵马俑博物馆时的题词,上下联为:

游秦?而悯万民

跨海峡为创双赢

这是怀古与感今兼有的对联,既对秦皇的残暴充满历史的遗恨,又对自己今天的使命有真诚的担待。怀古的感叹中,对人民的困苦颇为同情,“悯万民”的情怀,实在与古仁人心意相通。古人曾感怀“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为天下百姓悲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题词人显然也有这样的仁者心怀。但更重要的是,他更有当代人的意识,决心以政治家的智慧,为海峡两岸的百姓谋求福祉,这就与他这番跨海使命相关了,于是才有“创双赢”的祈愿。“悯万民”与“创双赢”的对举,既有时间的超越,也有空间的超越,确有“超越”历史恩怨与海峡阻隔的胸襟与气度。从技巧论,杂用地名对、副词对和数字对,繁富有致。

  其五,是5月2日参观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写下的联语:

古今文化并蓄

东西风华辉映

这也是对比联,不仅有古今的对比,也有中外的对比,既有故国的情思,也有开放的心胸,既是对自己生活过的旧上海的追怀,也是对自己颇有陌生感的新上海的称誉,既是对上海已有变化的衷心肯定,更有对上海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古今”与“东西”的括指,“文化”与“风华”的并提,都很有意味。

其六,是5月2日在看完上海博物馆馆藏的青铜器和古代字画后,写下的联语:

观青铜而兴思古之幽情

赏画展再悟源远而流长

此联颇为切题,确实是参观完青铜器与古代字画后的感悟。上联之感,真切绵远;下联之悟,深刻隽永。正因为青铜器反映出中华文明之久远,所以才引发出题词人“思古之幽情”;也正因为有此“思古之幽情”,才能使人悟出中华文明“源远而流长”的道理。这种感悟,是民族认同的表露,是血脉一体的自豪;是生生不息的灵感源泉,是根深叶茂的文化传承。抒写如此感悟的联语,自然辞美情浓,耐人深思。

2006年所留联语

其一,题孙中山衣冠冢联:

青山有幸伴中山

同志无由忘高志

4月15日上午,连战赴北京香山碧云寺参观孙中山纪念堂,拜谒了中山先生衣冠冢。随后,连战提笔写下“青山有幸伴中山,同志无由忘高志”,表达他的敬仰之情。出纪念堂后,连战一行拾级而上,在中山先生衣冠冢前三鞠躬,并植下了一棵白皮松。

连战先生的这副联语,主要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杭州岳庙的名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二是孙中山临终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联语的内容主要是歌颂国民党创始人、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先生,并表示自己要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而这又很有针对性,暗中批判某些人妄图割断历史,实行“去中国化”,以至将中国史当作世界史、孙中山当作外国人,数典忘祖,甘当民族罪人的丑行。“无由”即不应该,“高志”即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民族的宏伟遗愿。

其撰联技巧,主要是巧用复字,如“青山”与“中山”、“同志”与“高志”,使得全联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反复中有递进。

其二,题八达岭长城联:

几多烽烟渺渺去

万古雄姿峨峨存

4月17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登临北京八达岭长城,并为北京八达岭长城题字:“几多烽烟渺渺去,万古雄姿峨峨存。”

长城是我国古代以农耕为主的中原王朝,为了抵御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侵袭而修筑的军事工程。它既以其伟岸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又因其修筑意旨所包含的历史悲剧内容,以及修筑时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而令人无限怅惘。这样两种情绪始终困扰着人们对长城的态度,实在有些爱恨交织。连战先生的这副联语,生动淋漓地披露了以上两种纠缠不清的情结,既有对历史烽烟的感慨,又有对民族创造力的敬叹歌讴。“几多烽烟渺渺去”的感怀,“万古雄姿峨峨存”的自豪,准确精警,对比鲜明,很有历史的穿透力和现实的感染力。

其撰联技巧,主要在于叠字的运用,如“渺渺”与“峨峨”的对举,形象凸现,音韵和谐。

其三,题福州鼓山涌泉寺联:

圣学经典藏宝阁

罗汉涌泉润山灵

4月18日,连战一行参观了福州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后,欣然为博物馆题词“中学为体西学用,马江巨舰驭狂涛。”随后,在福州千年古刹鼓山涌泉寺礼佛上香后,连战应邀为涌泉寺和方丈普法大师分别题词“圣学经典藏宝阁,罗汉涌泉润山灵”和“法缘一家”。涌泉寺建在海拔455米的山腰处,面临香炉峰,背枕白云峰,相传因寺前有罗汉泉涌出地面而得名。联语将罗汉泉之名嵌入其中,虽是信笔拈来,却颇见功力。

其四,题家乡漳州马崎村连氏宗亲祠堂联:

明心见性,垂教后嗣

积善福世,上继祖德

4月19日,连战回漳州马崎村祭祀祖先,与宗亲代表在祠堂内叙亲情,聊家常,并当场题词:“明心见性,垂教后嗣;积善福世,上继祖德。”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以及对后代的期望。这种对宗亲的认同,本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来源,但多年曾被当作讽谏余毒加以批判,而今拨乱反正,其优良传统方才得以恢复。但连战祭祖的意义不仅限于个人的归宗,更有巨大的感情冲击力,对于那些背弃祖国、遗忘祖先的败类来说,实在是有力的抨击。连自己的宗亲都可以抛弃的人,能对民众真正负责吗?连自己的民族、祖国都可以背叛的人,能真的代表民主和进步吗?人们自然不难得出结论。

其五,为厦门大学题词联:

泱泱大学止至善

巍巍黉宫立东南

4月19日,连战在厦门大学发表精彩演讲之后应邀欣然为厦大题词:“泱泱大学止至善,巍巍黉宫立东南”。厦门大学有东南最高学府美誉,是福建省惟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是其校训,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礼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按:读作“新”)民,在止于至善”。本联揭示其校训,夸赞其学术地位,十分切题。

从撰联技巧来说,也是应用了叠字。值得一说的是,“黉(hóng)宫”,即学校,本是当年的常用词,而今却成为生僻字,乃至厦门大学的校长也读错了音。国家一流大学的领导,人文素养尚有欠缺,可见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绝非易与之事。

  其六,题武夷山景物联

山上看水水如玉

水中观山山似屏

4月20日,连战先生应邀为武夷山题写墨宝,盛赞武夷山水“山上看水水如玉,水中观山山似屏”。

武夷山的胜景,确是天下奇观,特别是九曲溪的蜿蜒碧流和屏风般重重展开的山峦,令游者一见难忘。联语从山顶的视角俯观写水,又从水面的视角仰观写山,将武夷美景收在笔底,确是妙联。其技法的妙处,同题孙中山衣冠冢联一样,都是善用复字,但重复使用的次数增加了一倍,相同的字(山、水)不但在本句复出,而且在下句也复出,显得格外有味。而且,用字采用了顶针法,即“水水”与“山山”,虽连用却并非叠字,而是复字。

其七,题杭州西湖雷峰塔联:

白蛇事远情犹在

夕照霞光红到今

4月21日,连战在参观杭州雷峰塔后欣然题字:“白蛇事远情犹在,夕照霞光红到今。”

仅从联语格式规范说,本联语不算成功,但从内容来说,此联语很有文化内涵,极耐品味。雷锋塔是西湖名胜之一,筑于宋开宝八年(975年),是吴越王钱?因其妃黄氏得子而建,1924年曾坍塌,2001年重新翻建完工。在民间知名度极高,其原因在于它与白蛇传的故事有关联,据说白娘子当年就是被法海镇压于此塔之下。所以,鲁迅当年写有著名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认为此塔倒掉不足为惜。又因其位于杭州西部,得名“关西塔”,历来以观赏夕阳美景知名,西湖十景之一便有“雷峰夕照”的名目。联语正紧扣雷峰塔与白蛇传说以及观赏夕阳落笔,表现出对景物的了解和喜爱。

  其八,题西湖联:

愿借二十四桥月

换得十顷西湖春

4月21日,在西湖游船中,连战作诗:“愿借二十四桥月,换得十顷西湖春。”这也可算作不太规范的景物联。其妙处,是将杭州的西湖,与扬州的瘦西湖联系起来,借前人咏写扬州西湖的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移来表明自己对杭州西湖的留恋。月色的淡与水色的深,对比鲜明,形象真切,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其九,题胡雪岩故居联:

昔日朱门有余庆

今日登临徒唏嘘

4月22日,连战一行乘车参观了胡雪岩故居。来到胡府的花园“芝园”时,连战对融会了江南曲水流觞的民族风格与简洁大方的西洋园林风格的美景很感兴趣,在延碧堂前举目四望之后,连战当即挥毫泼墨,写下“昔日朱门有余庆,今日登临徒唏嘘”一行字。(按:有的报道写作:昔日朱门有余泪,今日登临无嘘吁)胡雪岩是清代有名的红顶子商人,富可敌国,而今也已成为过去,确实令人感慨。“有余庆”承用了传统对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的用语,又令人想起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传世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联不仅写今昔对比,更感慨历史巨变,很有感情。

其十,题灵隐寺联:

春水共长天一色

众佛于灵隐并显

4月22日,在千年古刹灵隐寺,连战命笔:春水共长天一色,众佛于(按:“于”显系复字,应为“与”字)灵隐并显。这幅联语,套用了初唐著名诗人王勃传世名作《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其立意,在即景抒怀,表达对僧众的礼敬,既切题,又得体。

  其十一,题龙井联:

山泉澄澈留其间

御茶长青龙井源

4月22日,在龙井茶的产地杭州龙井,连战品茗抒怀:“山泉澄澈留其间,御茶长青龙井源。”饮茶的人都知道,就冲泡茶水来说,茶叶的品质固然重要,泡茶的用水也很有讲究,用名泉泡名茶,才是真正的享受。西湖龙井茶有名,泉也有名,在龙井当地品尝龙井泉水冲泡的龙井茶叶,其滋味自然格外甘醇。此联既咏写了“山泉”,也咏写了“御茶”,虽出语不够工整,但深谙茶文化的内蕴,很值得品赏。连战先生去年在北京访问时,曾为老舍茶馆题写“振兴茶文化,祥和两岸情”的联语,足见先生对传统茶文化的了解之深。

其十二,题拙政园联

大巧若拙真趣永

桂花园木自从春

4月23日,连战先生一行在苏州访问。除寒山寺外,连战还游览了著名的古典园林拙政园,并留下佳句:“大巧若拙真趣永,桂花园木自从春(按:从新闻照片看,‘从春’应为‘从容’)”。此联并不工整,但有一点巧思,就是将“拙”字用入联语之中,以切合咏写对象“拙政园”,并弘扬了“大巧若拙”(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的传统思想。

其十三,题上海洋山港联

开万古奇迹以补天地缺憾

用八方轮桨以利民生福泽

4月24日,连战在参访上海洋山深水港后,题下“开万古奇迹以补天地缺憾,用八方轮桨以利民生福泽”两句。这不仅是对上海港口建设的赞誉,更是对振兴中华民族经济的期许。连战先生认为,洋山港的建设,正是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设想变为现实,对台湾也是鼓舞和促进。他希望以后能实现两岸直航,到时候他能从台湾乘船直接到上海进行访问。

从技巧来说,此联最见功力。“万古”对“八方”,是以时间对空间;“天地”对“民生”,是以自然对社会,不但工整贴切,而且气势恢宏、内涵深刻。

连战说,此次大陆之行多花了一点时间,去从来没有去过的祖籍地,这非常重要,因为自己感到终于找到根了:“根同宗、血同源,当我对着上千位乡亲讲话时,血浓于水的感觉,一次一次的让我坚信,两岸和平在大家努力下、两岸规划在大家配合下,两岸一定会在新世纪创造共同荣景。”

(作者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