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张宝瑞:国内恐怖小说缺乏大家

2006-06-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舒晋瑜 我有话说

林斤澜先生曾诙谐地称张宝瑞是“文坛一怪”。是的,他的确曾经创造了很多文学神话,每一次文学作品的推出,都裹携着一种标志性的旋风。他的创作领域非常宽泛,从最早的恐怖小说到上世纪80年代的武侠小说,以及近些年的人

生探讨系列,张宝瑞对各方面题材不但驾轻就熟,并且有些方面具有开拓性的意义。比如《一只绣花鞋》、《梅花党》等手抄本在20世纪70年代风行一时,因此成为手抄本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八卦鸳鸯魂》、《醉鬼张三》等又被香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称为是“名符其实的武侠小说”;而描写当代文人都市生活的《你到底想要什么》、《人为谁活着》同样受到欢迎。

多年的新闻生涯似乎给予张宝瑞雷厉风行的快手作风。去年的全国首届类型文学研讨会上,他曾透露自己想创作一些当代全新悬疑小说的想法。仅仅一年,他便拿出了三部作品,包括台海出版社出版的悬疑长篇小说《走投无路》、《一滴血》(与作家刘东昌合作),以及《真假慈禧》(工人出版社)。《一滴血》是一部演绎人、玉、情、禅的悬疑长篇小说。这部长篇小说描述的是临海医院风姿绰约的护士梦玉被裸杀,只留下一滴血,从此疑案跌宕,扑朔迷离,背后隐藏着一级国宝中华玉龙的失盗大案。张宝瑞表示,他与作家刘东昌的合作未完待续,《一滴血》是个系列长篇,还会有《两滴血》、《三滴血》、《四滴血》等。最新出版的《真假慈禧》,讲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突入北京,慈禧、光绪仓皇外逃,经历了前所未有、艰苦卓绝的西遁和东归。慈禧,这个显赫一时的皇太后、晚清最高统治者,在西遁东归之途也过了一段“平民”生活,西遁东归之途始终是一个谜。这部长篇历史小说由此而出,有史实、轶闻、演绎、传奇,演出了一幕幕跌宕起伏的话剧。

著名作家刘绍棠评价张宝瑞是个有一定之规的人,找对了方向,找准了感觉,全神贯注,开采广,开掘深,能在文坛上找到正该属于自己的位置。他的创作并不是按市场需求,比如说“文革”时期为什么会产生手抄本和悬疑故事?因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高压的政治环境决定的,当时他是铁合金厂的班长,为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活跃气氛,张宝瑞开始在中午和半夜最容易让人没精神的时候给大家讲故事,《粉红色的脚》、《绿色尸体》、《一幅梅花图》……每天给他们讲故事,那故事肯定是带有悬疑的、侠义的,这就为以后的武侠小说打下了基础。

截止目前,张宝瑞出版了28部作品,包括长篇小说22部,1部电影和4部电视连续剧等,所有这些都是抽空写的。很多人诧异他旺盛的创作精力,就连新华社老社长穆青生前也曾经问过他:你怎么写那么多东西,你是怎么写出来的?张宝瑞回答说:“我像鲁迅所说,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作的。我把写作作为一种生命的动力而不是生财之道。”从北京铁合金厂的工人到著名作家、新华出版社的副总编辑,写作改变了张宝瑞的人生。他说:“写作是我的生命支柱,有很多思想和情绪都是通过写作来反映,对于人生的思想、对事物的看法都是通过写作反映出来。由于写作的基础,后来以初一的文化程度于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这是我一生的转折。”

作家的生活经历决定写作风格和创作取向,张宝瑞认为最理想的写作是深刻地挖掘人性。他觉得,当下中国的恐怖小说,比较有灵气,但总体看来缺乏大家。恐怖小说在国外很盛行,如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的小说发行量非常大,拍成电影收视率也非常高。“文革”时期恐怖小说曾是主流,这几年又开始冒头,但没有形成气候,“我想会出现恐怖小说的高潮,会出现大师级的人物。”张宝瑞说,恐怖小说也能写出人性美,这样的恐怖小说才能在中国有健康的发展。

曾经有评论家把张宝瑞尊称为中国悬疑惊悚小说的“先驱”。张宝瑞对此称谓只是自谦。他说,狐鬼的故事片因为蒲松龄的出现自成一家,言情小说因为琼瑶的出现风靡两岸,武侠小说因为金庸古龙的出现进入大雅之堂,中国的恐怖小说需要大师级人物,如果大师级人物立住了,恐怖小说将成为固定的文学流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