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博客时代的经典阅读

2006-07-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余治平 我有话说

一、要不要读书,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

2005年新浪Blog2.0的推出,使得博客一时间成为网络虚拟世界里的新宠,现在至少70%的网民都是博客用户,以至于眼下的时代被称为“博客时代”。于是,有人预言:“20年内,博客必将取代图书”,“博客时代,人们不要再读书了”。也有人担心:有了博客,

读书的人将越来越少。其实,这种预言是没有根据的,这种担心也属杞人忧天。因为博客的实质只不过是一种“网络日志”,即在网页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个人信息的一种记录形式。博客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网络空间,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张,最大程度地彰显个人的自主性或独立性。尽管它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文化载体甚至社会载体,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取代最古老的知识传承方式――读书。

博客能不能代替阅读,答案其实是非常清楚的,这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就像收音机、电视、手机短信、网络聊天的出现尽管冲击并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但始终不可能真正代替阅读本身一样。半导体的产生、影像传输技术的发展并没有使世界上的书店关门,e时代里也并不是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刻都必须老老实实地死守在电脑面前。读书活动是自文字产生以来人类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读书肯定不只是专家、学者的特权,也应该是可以属于每一个人的一种愉快的生活行为。社会越发达,人们的交往、娱乐、沟通方式也将越多元化,但是,这些都并不应该直接导致读书的兴趣、数量与质量的下降。相反,随着社会和文明发展对知识需求的增加,读书的欲求将会变得更迫切。更何况,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更为发达的网络手段也将改变书籍的存在方式,使之更加适合并方便于阅读。博客本身也应该属于阅读行为,而且还应该是一种伴随着创造活动的阅读。

电视不可能取代传统的阅读,原因在于,阅读与思考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收看电视更主要的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电视图像肯定都是现成的,一切都已经给定好了,剧情演绎都在导演的安排之中,所以,观众在收看电视的时候,不可能直接参与,基本不需要进行同步思考,不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如果长时间地看下去,很容易导致思想反映缓慢、智力迟钝,乃至痴呆。博客写作与阅读虽然克服了电视收看的被动性弊病,拥有更多的自由性与互动性,但却不能消除另一种缺陷,即博客的创作与阅读方式,往往是非常单调的,人们必须长时间地面对电脑显示屏,劳累、疲倦不可避免,甚至还可能滋生出角膜炎、面部皮肤干燥、面部神经紧张、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电脑综合症。而传统的书籍阅读却可以不受时、空条件限制,书房里、教室里、图书馆里,到处都可以读,甚至就连“马上、枕上、厕上”也能够照看不误。投入专门时间读,茶余饭后读,只要你愿意读书,随时都可以。怎么方便,就怎么阅读。

二、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读书一定有益,不读书肯定不是一件好事。而读书之中,经典阅读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经典阅读始终是我们接引文明脉络、确认文化身份的自觉途径。对于任何一个宗教信仰者来说,经典阅读是一项经常性的活动,甚至就是教徒公、私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他(她)必须随时从宗教经典里汲取精神养分、寻求灵魂慰籍。汉族不是一个宗教性特别强的民族,读经并不是一种生活必须,所以,要不要读经的问题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总会不时浮出水面。

历史地看,每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都是在它的经典中升起的。今天的人类仍然继承并延续着“轴心时代”的思想方式。现代人仍只有在经典传统中才能找到自己的智慧源泉和灵魂归属。面对经典,我们只有保持谦卑的心态,才能进入其间。只有折服于经典的灵魂,才能超越于经典。汉语世界中的“数典忘祖”,是从反面强调了个体的身份认同,所要求的是对前人智慧的积极接引和承续,进而回归到传统赋予我们的精神世界中去。博客时代里,随着阅读方式的多元化,文本形式也将更丰富多彩,经典的魅力不但不会锐减,反倒将获得进一步增加。

约翰・弥尔顿说:“书籍并不是绝对死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和作者一样活跃。”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首先因为它是人类最优秀思想的记录与保存,是当下人类精神的直接载体。经典不仅有生命,而且生命力更旺盛,它经得起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群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去审视、诠释与理解。经典是读不完的,常读常新,它能够把自己的生命延伸到更为久远的历史生活中去。因为有流传、辗转的历史过程,所以经典能够形成一种持久的习惯与气势,即所谓传统,因而具有强劲的话语力量。阅读经典等于积极主动地接引传统的力量。

人生短促,时间与精力都十分有限,所以读书不能没有选择。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能够对他一生产生巨大影响的书籍不过那么有限的几本。费尔巴哈说过:“人是他所吃的东西”。读书活动中,你读了什么,你就成为什么。读肤浅的书,你会跟着肤浅。读不朽的经典,你至少能让自己的灵魂接受一次拷问。读经典其实就是在与先哲进行对话,就是主动接受他们思想、智慧的辐射,其乐无穷。经典文字对我们心灵的敲击与震撼是巨大的,与先哲对话的精神收获当然不可与网络虚拟世界中的感性快乐同日而语。博客网页上的文字、符号或信息更多地属于博客自己内在心灵的流露与写照,无论如何都难以与经典内容相媲美。

三、阅读,从人们当下的生存状态开始

在国民整体的阅读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经典著作的阅读率?我们应该怎样积极地阅读经典?

对于哲学专业的研究生,读一部经典应当循序渐进地考证章句、深入学理,挖掘内在脉络,发挥自己见解,这是最基本的功夫。但对于非哲学专业的读者而言,经典阅读的标准则应该放宽,不一定要他们全面把握经典中的学理知识,但求能够掌握经典的大体意旨。从2002年开始,我在上海交通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论语》、《孟子》、《老子》等经典阅读课程。因为选课的基本都是理工科大学生和研究生,所以课堂上,一般都是由我先导读,然后再联系实际展开学理分析与意义阐发,侧重于把死的文本与现实社会和当下人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作活的解释,而不沉醉于章句、意理的纵向考证与梳耙。每学期结束,我并不组织严肃的考试,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谈一点体会,可以只讲述一件非常细微的琐事,也可以广泛地拓展论证,但就是不允许无病呻吟。衡量学生读没读懂,只设一个基本要求,即对经典灵魂与精髓的准确把握。这样实践了三年,效果很好,凡是来听课的都能有所收获,选修经典阅读课程的同学也越来越多。

2005年夏,我应邀为浦东一家美资人力资源公司开设为期两个月的《论语》课程,听众是公司中层以上的所有领导,其中并不乏博客高手。授课过程中,我并不要求学员对儒家作知识性的了解(如果有所了解,当然最好),而只把持一根底线,即希望他们能够针对孔子所说的某一个问题形成自己独到的体会,然后,再检验一下自己在生活细节中,哪怕是一举手、一投足,有没有体现出儒家的精神理念,如有没有迁怒于他人、能不能随手关门、地铁里是否大声说话,等等。两个月结束的时候,我只问他们三个非常小的问题:“你对《论语》中的哪一句话感受最深?”“《论语》中的哪一条你自己也能做得到?”“你最想把《论语》中的哪一个道理传给你的子女?”让他们务必回答。

我并不在乎学员已经掌握了多少关于《论语》的知识,而是注重行动落实。课堂上我经常让学员自己凭良心报告他们日常生活的某一项行为是如何按照儒家的某一个要求来做的,现身说法,把自己亲历的经验和体会与同事们交流、分享。结果发现每个人都有话要说,而且都还能说出许多。公司总裁觉得,单纯靠利益驱动是管理不好公司的,“放于利而行,多怨”一句揭示得非常深刻,现代管理必须注入人文关怀的因子。有一位平时在大家眼里非常傲慢的部门女经理对“三人行必有吾师”一句颇有感触,她说通过读《论语》,她学会了尊重每一个人,哪怕在保洁工身上也能发现闪光点,值得自己学习。有一个小伙子工作还没满5年,先后跳漕17次,紧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发感慨,庆幸自己终于找到自己喜爱的职业。

其实,这样的经典阅读早已经悄悄地与个人生活、德性养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它既提升了大家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避免了道德教育中以知代行、知行脱节或流于知识满足的毛病,使读的人愿意继续学习,教的人也愿意继续引导。尽管这种阅读经典的方法很可能被指责为“非学术”、“不严肃”,但我认为,一如荀子所说“学止于行而止”,“学”本身并不是目的,惟有“行”才是儒家的真正追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