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文走下神坛是大学精神的回归

2006-07-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中南民族大学 潘通游 我有话说

华中科技大学日前宣布,从2005级硕士起,学校不再将硕士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的必备条件。

近年来大学对论文的迷信和膜拜已经到了缺乏科学理智的地步了,但凡涉及学生的学业考核,教师的科研教学评比无不是以论文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并且这一标准已经乖张到如此地

步:一定要到什么什么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而且一定要发表五篇,而不能是三篇;书教得再好,再受学生欢迎,若没有论文,也只能是大学体制序列里最卑微的一个……新华社在今年3月份的一篇报道里,毫不客气地指出“论文厚、学历高、官味浓”是高校的怪现状,并发出质疑:论文越堆越厚,精品有几何?

细细思索起来,这显然不是论文的错,而是大学脱离了自己的大学精神而陷入到对外物的极度迷信和顶礼膜拜的迷狂中去了。在具体到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中则表现出对论文的推崇无以复加,对反人性的考核制度的迷恋和死板遵循。大学精神虽然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大学精神必然是以人为本作为基石的精神。论文、考试、答辩等等这些一切工具只能是人的工具,而不能成为人的主宰。也因为如此,不管通过什么方式设计出来的制度,也不管它是多么的精妙绝伦,只要它反人为主、以人为奴,奴役、压抑和禁锢人,那么人们就有理由抵制、改变和废止它。

在我看来,过分看重论文的考核制度就是这样一个反人为主、以人为奴的制度,而且这样的制度设计内容也是拙劣不堪和幼稚可笑的,比如,只能是5篇而不能是3篇这样弱智化的规定。论文的作用在这个制度里被无限地放大,将对具有各种禀赋与鲜明个性的人的考察简单地归结为对几页印满铅字的薄纸的评价。另外,在这样制度下粗制滥造的论文也损害了论文本身的尊严与公信力,使得论文原本的学术研究载体的功能异化为承载丑恶的媒介。

华中科大让硕士论文走下神坛,应该说是开始重新寻回那曾经迷失了的大学精神,迈出大学祛魅除魍,回归正道的一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