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很远,又很近

2006-07-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希 我有话说

《环境美学》,[美]阿诺德・伯林特著,张敏、周雨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28.00元

对“美”的理解是矛盾的。从理论上来说,“美”是一

种纯粹的理想,似乎永远都实现不了,离我很远;就实际来说,仿佛我曾经感受过“美”,它又很近。所以我说,“美”,忽远又忽近。《环境美学》可以成为这种感觉的一个佐证。

《环境美学》中的“环境”不是纯自然的景观(因为在当代社会中这种景观几乎已不存在),也不是我们的“周围”(因为这意味着环境在人之外),而是“被体验的自然、人们生活其间的自然”(P11)。它必须要“满足我们的感知活动并让我们产生回应”(P86),也就是说,环境美学所指的“环境”不是与人对立的,而是与人相互融合在一起的。

这种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可以在中国哲学“天人合一”思想中找到理论支持。“天人合一”,强调人与物之间,不仅仅是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对立关系,而是彼此依存的互动关系。用张载的话说就是“民胞物与”。人与人,人与物,本身就是同胞,须臾不可分。西方现当代哲学家逐渐摆脱西方传统哲学“主客二分”的思想,强调人与世界的同一性。本书的作者显然也受到西方现当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力图超越“主客二分”,对于“环境”概念的阐述很强调人与环境的同一性、互动性,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很有相通之处。

“天人合一”思想不仅是中国哲学的独特之处,也可以成为谈“美”的哲学前提。关于“美”,我很赞同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的观点,认为人的精神发展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原始的人与世界合一,主体――客体,超主客关系的人与世界合一。第三阶段是经历了主客对立,经历了成长和沧桑之后的最高阶段,是“天人合一”境界,也是“美”的境界。“美”的境界超知识,超功利,超道德。

人的日常生活多数停留在第二阶段,即主客二分的阶段,要超越第二阶段达到美的境界并非易事。人都有七情六欲,想做到超知识、超功利、超道德真的很难。“美”也因此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来说显得很遥远。所以从理论上说,美只能在理想中实现。艺术,作为实现美的理想的常见方式,虽然能实现一部分人美的理想,但毕竟不是大多数人都能欣赏和体验的。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这句话在我对“美”的理解中得到了验证。从理论上来说,我赞同“美”是“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但就现实来说,或者从自身的审美体验来说,我所感觉到的“美”好像又没有那么超脱。对我来说,中学阶段,每天中午十一点半准时传出的工厂里唯一的女广播员谈不上美妙但却熟悉的播音声,以及伴随着播音声放学的同学们的打闹声,作业已经完成大半的踏实心情,正午明媚的阳光,这些声音、光影和心情交织在一起,对我来说就是每当想起嘴角还会微微上扬的美好瞬间。比起那些我从未感受过的“超越”,毋宁把这种感觉叫做“美”,也许那一瞬间并没有彻底超越功利或者什么别的,但这种感觉确实很美好,短暂却永恒,除了“美”,我找不出别的什么词来形容它。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不愿忘怀的美好瞬间。

这种美好瞬间就在日常生活中,“美”因此离我们很近。书中提到了“参与式环境”――“艺术博物馆”,它“展现了该地区的历史环境――各种古老的街道和建筑,人们可以在其中漫步、沉思、遭遇不同的时空。有时,一些演员身着古装,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参观者相互交流,这样的环境就成为一种活的环境。”(P105)结合“参与式环境”的特点,我认为典型的“参与式环境”就是日常生活。

“参与式环境”就是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在这一互动的过程中,环境要满足人丰富的感知需要,让人产生美感。对美最真实的体验恰恰就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理想的存在状态,也都在追求美的道路上努力着。

从理论上说,“美”只是个理想境界,几乎不可能实现。而“美”的意义不在于能不能实现,而主要是给人一个盼头儿,给人不断前进的力量。在现实中,“美”又是能实现的,能让人切实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总之,“美”是个太难把握的词,希望什么时候能发现“美”在理想和现实中的一个契合点,来帮助我更好地把握“美”。不过,也许有些事就是不能够说清,也不应该说清的,“美”可能算是其中之一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