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家庭教育三部曲

2006-07-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林杰 我有话说
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每每拾起教育的话题,却总伴随着异样的沉重与忧思。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将这样一个问题举重若轻?家长、教师,还是教育专家?谁也不敢许诺。教育能够成为一个科学研究的问题,从而为实践提供灵丹妙药,成为近代以来多学科研究者所共同关注的主题。其中心理学和生理学是支撑起现代教育学的两支最重要的
学科,大大促进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其基本理论和研究范式几乎涉及到教育研究的每个分支领域。家庭教育学大概也诞生于这样一种科学氛围。如何在家庭中实现保育与教养教育的结合,依然是这个领域中不竭的话题。

1979年由前苏联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儿童世界教育丛书”新近被中国学者翻译过来,构成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与初中生家庭教育三部曲。整套丛书是延续了教育学的传统框架,试图在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上为少年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一部连贯的教科书。读者既可以是教师、家长,也可以是对教育有研究兴趣的人士。由于建国后我国教育学深受前苏联学科模式的影响,后来又转向欧风美雨的熏染。而今回头重读苏联老大哥的思想却别有一番亲切熟悉之感在心头,有无说教的成分在内倒成为其次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承受两国的社会现实附带着教育思想曾经具有那么相似的深刻性。

比如家庭教育目的不仅是让孩子的身体茁壮成长,达到保育的目的,还要有意识地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因此,丛书开篇即对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无目的论”和“教育不干预说”进行了批判。矛头直指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和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前者关于儿童成长是“人类发展史的重演”,后者是“性本能的呈现”的观点无疑是将教育者放到一个无所作为的位置,只能任由孩子在本能的支配下胡乱生长。苏联教育学家们认为这些心理学家的观点和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如出一辙,不值一驳。实际的教育过程是可以进行积极干预并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人类学的研究业已证明所谓“青春期的危机”不过是特定社会文化下的产物,如果教导有方,可以大大缩减危机的时间,甚至避免危机的发生。

在教育有目的论的前提下,家庭不仅是孩子初始生存的环境,还是第一个受教的场所,父母不仅扮演保育员的角色,还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童年记忆的好坏无疑对孩子的成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孩子度过一个美妙的童年和少年,这是家庭教育三部曲从始至终关切的主题所在。为了达成这一教育目的,苏联教育学者仍然五育并举,主张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却是千真万确颠扑不破的真理。俯瞰中国家庭教育中的情境,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寥寥可数。中国的家长似乎只关注孩子的哺养和保育的职责,而对孩子的教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以及道德品质教育冷淡许多。认为这是学校和社会应该履行的责任。这是一个亟待纠正的普遍性偏见。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孩子有些行为品质的养成可谓“家里十分钟,课堂一年功”,家教不好可以轻易抵消学校教育修成的正果。孩子在学校所犯的错误,家长轻易归罪于学校,他不知道其实根源是在家里。重视家庭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说小了是兴旺门楣,关系个体成长;说大了是国脉所系,事关一个民族的未来。譬如教养很大程度上是在家庭养成的,而非学校。中国计划生育实施这么多年,深刻决定了中国当下的家庭结构。多为独子的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位置怎么摆放才好,实在是令家长焦虑的大事。传统大家庭中的谦让、分享、合作、理解等等本来容易形成的品性,在三口之家却行之不易。难怪我们会经常埋怨现在中国的孩子越来越自私了。家庭使然也。

如何适应家庭结构的变迁,跟得上家庭教育的需要,这也许是不次于学校教育的大问题。现代学校教育本身已经深陷重围,诟病颇多。现代学校教育掠夺了许多本由家庭教育承载的时间和空间,却又未达到应有的效果。整齐划一的现代学校教育越来越麦当劳化,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绝难再做到因材施教。而真正能做到的而且场所最佳的恐怕非家庭莫属。没有比家长更有条件去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独一无二的特点,然后运用生理学和心理学成果,给孩子以成长的助力和解惑的钥匙。孩子是站在青春门槛未成年的人,他们渴望成年,同时又心存畏惧。家庭应该成为他们当然的庇护所,父母应该成为他们的知心友人,应该教给他们美、自然、艺术、和谐、责任这些对于孩子们的生活最为重要的东西。

[苏]B.H.阿瓦涅索娃等编著《学龄前儿童教育》、Л.И.艾达罗娃等编著《小学生家庭教育》、A.Ю.戈尔金等编著《初中生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三部曲),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