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万里飘零书为乡(外一篇)

2006-07-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慧远 我有话说

先锋书店

书衣坊

作为民营书店,先锋书店由一家只有17平方米的小书店,发展到拥有数家连锁店的大书店,其间经过了数次搬家,无数次濒临倒闭的艰难,最终在这个日益物化的世界中顽强地生存下来,成为南京城内的靓丽文化风景。1996年冬天,四处漂泊的钱晓华在南京落下脚。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在并不热闹的南太平路圣保罗教堂的斜对面,象征着一位异乡年轻人理想与事业的书店正式开业了,这就是先锋书店,书店主人钱晓华喊出了一句响亮口号:“大地上的异乡者”――正所谓“万里飘零书为乡”。

我数年前就已经耳闻先锋书店大名,但直到它诞生将近十年之后,才第一次造访。从远处看去,先锋书店的大门掩映在一片茂密的青草之间,颇像是一个隐秘的地下掩体。见到这样与众不同的书店风景,给我带来一种愕然的感觉。走过书店外的一段长长的通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思想者”塑像,塑像背后则是一片绵延的书籍背景,我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书籍海洋之中。或许是因为过去的车库并没有经过彻底改装的缘故,整个书店给人感觉还是像一个庞大的库房,而且,因为书籍太多,身在其中,你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身心竟会产生出一种无形的压力。当然,只有身闲心闲,你在这里才能够真正体验到“书山有路勤为径”的淘书之乐。

与庞大的店面相比,先锋书店的工作区显得有些促狭,一面长长的墙壁上挂满书店各个时期的照片,其中能够看到书店初创时期的境况,这些照片完整展现了书店所走过的路程。在南京,做一位爱书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书店,对此,我感同身受。

书为阅己者容

一本好书需要好的装帧,如同一匹好马需要配备一副好鞍。可见书的内容固然重要,而书的装帧也同样不容忽视。在南京城内,有一处专门为“他书做嫁衣裳”的所在,它的名字叫做“书衣坊”。

书衣坊位于南师大院内,据说这里就是清代诗人袁枚的随园原址。虽然形形色色的钢筋水泥建筑已经蔓延到了城市的每个角落,但放眼望去,这里依然是古木参天,保持着特有的古朴与宁静。书衣坊的外部环境非常优美,但书衣坊却是一个简单的所在。沿着一条窄窄的水泥甬道一路前行,走到一片茂密的树影深处,走进一幢毫不起眼的古旧小楼,拾阶而上,直至四楼,你突然会发现一个别有洞天的艺术空间――这里有藤木家具、明清木雕,墙上挂着各种篆刻图饰与火红的中国结,天花板上则裱糊着象征中国传统木刻印刷工艺的、以老宋体排布的《庄子・逍遥游》,几间简朴的工作室中分别摆放着电脑、沙发、几案和书橱,陈设随意却不乱,装饰简单却不呆板,显示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品位――这个古色古香的地方,就是书衣坊。

书衣坊主人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专业美术编辑,同样也是一位来自异乡的年轻人。因为爱书成癖,他“固执而孤决地选择了与书为伍的生活”;因为追求完美,他有了亲手设计书衣的想法。他说:“士为知己者死,书为阅己者容。我们期待每一本书都美丽,每一位爱书人都遇知己。”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他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专门为书“量体”、“裁衣”的书衣坊。一本书的出版流程看似简单,其实却蕴涵着许多出版人共同的智慧,同时,也凝聚着他们对每一本书的完美细节所孜孜以求的创意。书,除了让人阅读之外,也是供人把玩的,在爱书人的词典里,藏书同时也具有“玩书”的涵义,他们对于书的爱恋,已经延伸到了书的装帧与形体,这就使得书衣装帧具备了一种独立价值。事实上,书衣坊主人正是把书衣当作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去追求的,他注重成书的过程,尤其喜欢那种拿在手中柔软、可亲的书籍,他设计的书衣不是一种华丽摆设,而是能够与书的内容相得益彰、能够真切表达设计者个人精神的另一种诉求。他曾经说过:“‘追求独特的个人风格’是必要的,然而,书装艺术的独特性决定了我们应对‘个人风格的追求’赋予一种新的内涵。在书装艺术中,‘无风格’就是最独特的风格。”

我一直觉得,在这个物质盛行、金钱至上的时代,一座城市可以缺少几个企业家和商人,却不能缺少这样的文化人;一座城市也可以缺少几座现代化的商场,却不能没有这样的所在。当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好玩的去处与有趣的人,南京才更加吸引爱书人的目光,并让他们沉迷其中、乐而忘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