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草根源与精英情结

2006-07-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赵强 我有话说

反精英与平民化似乎是一个时代潮流,但这仅仅是一个技术潮流,而远非人文潮流,因为这丝毫也改变不了人类从远古的图腾崇拜所继承下来的习惯仰望的基因。社会仍然是个名利场,只是获取名利的途径更多更平民化,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很难说得清。

新浪头牌博客――徐静蕾的BLOG

最近,人民日报记者对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CNN、ABC、《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卫报》、《泰晤士报》和《国际先驱导报》等10家美国和英国主要媒体网站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部分网站为特约专栏作家提供了博客服务,但未有网站提供面向普通网民的博客服务。其中,《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卫报》、《泰晤士报》等网站开设了博客栏目,但服务对象仅限网站特约专栏作家。《洛杉矶时报》、《泰晤士报》的网站允许网民对博客内容发表匿名评论,《纽约时报》和《卫报》的网站只有注册会员才可发表评论。

这是一条很有趣的“反新闻”,我们心目中按照思维定势所设想的原则被无情地打破,会带来很多疑惑和思考,真的吗?为什么?没有一一去考证,大概查询了一些著名的网站,发现确有这个现象,看起来是真的,那为什么呢?博客是一种舆论方式,技术上来源于Web2.0,与传统的BBS、论坛、新闻门户等相比,有鲜明的个体性与小众色彩。理论上,博主可以是任何一个网民,内容也可以千差万别,以人为核心来建立舆论与传播圈,内容贴着个人的标签,交流与互动也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而关于Web2.0,草根源似乎是其精髓,信息与舆论的民间化与非官方色彩越来越浓厚,哲学上带有很强烈的反权威与反精英的后现代思路。

上述媒体显然都是传统权威媒体,羞答答地与网络联姻后,马上又面临着Web2.0的冲击,取舍之间,委实难以抉择。撇开诸多有待来者的问题不谈,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名与未名之上。精英、权威、名人与平民、草根、小道构成了两个截然对立的语义场,而博客在技术上允许二者进入同一平台,演绎同样的故事,情感、私密、日常、随意剪裁的内容按理说应该是其共性,这一点上,二者处于同一起跑线,并不构成大的反差。换句话说,博客带来的是名人与专家的日常化。而博客的功能和意义也正在此,用简洁、方便而强大的工具提供给人们一个展示平台,一视同仁。然而,工具并不能代表环境,传统权威媒体和老牌网络媒体集聚的人气和代表的品质是试图出名的人推销自我的好地方,而已然功成的人与过去一样难免是媒体热中的猎物。

人心是有着一定容量的器具,需要人与事的填充。英雄+事迹=名人+逸事=平民+八卦,都可以作为同质之物放到这个容器之中,而如果产生溢出现象,人心会自动地过滤掉某些人与事,保持总量平衡。放大到整个社会来看,当英雄崇拜悄悄地被替换为名人粉丝之后,人们的心理空间正处于微妙变化之中,只是潮流,而无高下。刻薄一些可以说,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而宽容一些则应该说,舞台变大了,机会变多了。权威与精英可以被技术消灭,但却不能被环境遗忘,技术的平民化并不同时带来舆论环境的民主化。传统媒体的精英情结使它们始终监守着名与未名的门槛,精心地筛选信得过的代言人,这也许是传统媒体网站不给普通网民提供博客服务的惟一原因。

那么,前述传统媒体所提供的博客实际上只是技术性的博客,而非博客精神的体现,我们可以想见,那些专栏作家仍然在一板一眼地按照既定的模式书写权威,与他们在报纸上写稿别无二致。技术与精神的冲突,在转型期达到一个顶点。反精英与平民化似乎是一个时代潮流,但这仅仅是一个技术潮流,而远非人文潮流,因为这丝毫也改变不了人类从远古的图腾崇拜所继承下来的习惯仰望的基因。社会仍然是个名利场,只是获取名利的途径更多更平民化,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很难说得清。至少,传统媒体网站不让普通网民开博客,可以视为一种对技术平等的集体抗拒,也暗合了对权威的消费需求。当然,也许另有隐衷,那就是传统媒体财力紧张,买不起那么多昂贵的服务器,毕竟烧钱的都是新技术新平台,而传统,总是勤俭节约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