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数作家不堪其烦关闭博客

2006-07-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舒晋瑜 我有话说
 2005年,在新浪的力邀下,几百位作家在新浪开设博客,刚开张的一段时间门庭若市。渐渐的,有作家熬不住了,毕竟还有正经事要做,实在没时间关照这博客,于是有的作家疏于打理,池莉、徐坤、陈染等作家近期则“关张大吉”。

作家:

把博客当作平台是天真的错误

前两天,记者再一次登录池莉的博客,竟然只有那朵黄色的不知名的小花在孤零零地撑着,旁边有读者痴情的留言:“唉,真的关了,真的关了……可是我还是每天习惯上来看看……”。而在今年2月,池莉还一腔兴奋,“‘博客’像一只勤劳的布谷鸟,孜孜不倦地在我耳边啼鸣:池老师,请您在我们这里开个博客吧!开个博客!开个博客!博客!博客!”于是,池老师开博了,在她眼里,博客有几个用途:“一是储存。慢慢把作品资料放进来,万一哪天电脑又坏了优盘又弄丢了,就从博客里取用资料。二是更正。及时公布冒名假书,及时公布新作出版,及时解释误会、误解和谣言并及时阐明自己的观点。谁想,过了不到4个月,池莉逃了。6月21日,池莉写下了《在关闭博客之前给我读者的信》,信中有这样的话,“记得我的开博开卷语吗?我说:博客是工具,我当它是快递邮局、储存器和个人告示栏。几个月过去了,我发现博客并非如我所愿,我决定关闭。”她说,想把博客当作个人平台是一个天真错误。

最初开设新浪博客时,徐坤的感觉是“挺好玩”。但读者太热情,每天都有留言,有评论。还有很多文学爱好者,发来稿子让徐坤看。不回帖子怕伤感情,不看文章也觉得不合适。无形中增加了很多负担,很难处置。博客开了3个月,徐坤难以招架,无奈中关闭博客。她说:“博客对于人际沟通、信息反馈,是非常好的交流渠道。但我实在太忙,没时间打理。”

2005年底,陈染正式开设博客。她的博客流量很大,“留言和问候太多了,很难一一回复,读者要求更快地更新,我也做不到。”陈染说,有的网友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还没有见到更新,很失望。她逐渐感觉到压力,新的文章并不能时时做到博客上,因为还要考虑纸媒首发与版权的问题。2006年4月,陈染关闭博客。

其实,早在2005年末,徐坤就预言:“作家们的博客基本上是坚持不下去的。这种交流渠道,对他们来说,似乎并不很重要,至少,不绝对重要。”除了在网上走来走去耽误功夫以外,徐坤谈到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对于很多作家来说,文章是神圣的、严肃的,很难做到随意写点往上一贴。在徐坤的理解中,博客就是网络日记,和传统文章是反着来的,她所写的博客,也仍然是按纸媒要求来写的。而网民更爱看随意性的、隐秘性的东西。

据记者了解,很多作家的博客虽然没有关闭,但也更新极慢,徐坤所说的“不适应症”确实在很多人中存在,因而不排除还会有作家步她们的后尘。

读者:

博客终究是平民的

一位名叫vv安的博友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昨天看很多名人博客,却发现关掉的N多,看着众名人纷纷离去,心里不免悲凉并稍微有一点点感慨。太多功名在里面,这样做博客太累,终究会坚持不下去,只能离开。况且利用博客勾心斗角,指桑骂槐最终导致官司缠身。于是,关闭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工作累,本来就没有时间休息,再引来官司,谁还吃饱了撑的为了增加点击率而让自己陷身泥潭?”

也许,正因为匿名,才可能真实地吐露心声。另一位博友说:“博客终究是平民的东西。就像我这样,想说就说了,别人想骂就骂了,我无所谓,但是名人不行。再大不了我关了再重开,我只要换个名字也就罢了,而名人不行。这是平民与名人的不同,我可以随便道出我的快乐与烦恼,不用考虑别人感想。”

  新浪博客:

关博纯属正常

曾有报道以“名人纷纷关闭博客”为题,似乎有一批人告别博客了。对此,新浪副总编辑侯小强表示,新浪的博客有700多万,名人也有1万多,作家博客900左右,尚不包括自己注册的。关闭博客属正常现象,而且说来说去也不过这么四五位名人关掉博客,作家中,郑渊洁、郭敬明、韩寒、余华、张海迪、余秋雨等人的博客流量依然很大。博客像一个社会,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博客上也会发生,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道德,顺其自然也好。“我们会积极引导主流,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侯小强说,博客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很快更新,写博客是为了交流,关键是心态,有的人会把网友的留言当成动力,有的却会成为压力。对博客,要尽量当成乐趣,而不是负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