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等教育不是“科举”

2006-08-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叶延滨 我有话说

最近,考大学就成了各报的主要话题之一,各校的宣传,外国大学在中国招生,香港的高校与清华、北大抢生源,还有考试期间,道路通行改道,宾馆包房,120急救中心送误时的考生……弄得好像学生们一场考试成为天大的事情。本来,现在高校扩招,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能进入高校学习。我曾开玩笑说,现在要想考不上

大学,还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北京市三个就要招走两个,上学的比落榜的多。这本来是该学校着急“生源”的事情,怎么变成了学生自己跟自己叫板了?

天天讲“舆论导向”,至少中国教育体制目前这种“风气”与导向有责任。以高考为轴心,形成“上北大清华为最好,上重点大学次之,再次也要上个大学”。首先苦不堪言的是全中国的高中生,然后波及初中,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特长班”。中国的青少年从一开始识字,就进入了“高考热身”。经过“热窗十二年”,考进了大学。进了门,才发现进大学并不是终点,本科生在就业市场找不到饭碗,于是接着考,考硕士,考博士,等到从考场考到一张办公桌,喘口气,一回首已经三十出头了。人生的一半就在“高考为中心的考试”中过去了。

我曾怀疑这是一种鼓吹教育产业化而形成的舆论环境。教育产业化,就是说,教育是一种经营活动,能谋利。教育要产业化,市场在哪里?当然是学生!如果学生不上赶子一门心思上你那个大学,你就产业不起来。如今的北京大学,比早先的不知大了多少!如今的清华大学,也不只是理工尖子向往之地,理工文艺,无所不包,原先的“中国工艺美术学院”门口也换上了清华大学的牌子。记得到长春市去过一趟,长春朋友说:“现在的长春市就在‘吉林大学’校园里。”名校变大了,不是名校的更是纷纷扩大规模。教室多了,教授多了,博导也多了,如果没有足够的生源,如果没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考研考博大军,这个产业链将会因为产供销脱节而中断。

如果这样下去,是以中国全体青少年整体生存状态的恶化为代价,以中国全体青少年失去童年欢乐、失去少年自主精神、失去青年时候创造性才能的发挥为代价!中国的高等教育,这样发展下去,成为恶性发展的“垄断产业”―――――中国人才的唯一加工、升级和认证权威。事实并不是这样。当然,高等教育是重要的人才培养机构,但是从高校出来并不等于就是人才。特别是今天,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脱节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有的地方,本科生只能找到“洗脚技师”的岗位,博士生变成没有人想要的烫手山芋,在西部一些贫困地区,大学门坎太低,读书学费太高,所学专业在社会没有就业的岗位,形成了“一人读大学全家致贫”现象。

有识之士呼吁为青少年“减负”,有关部门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是有了“高考热”这个高压,所有的减负呼吁和减负规定都只是一厢情愿的空话。因此,为全社会共同的利益,形成良性发展的教育体制,使青少年在宽松和谐的社会风气中求学和全面发展,我以为必须让“高考热”减压!怎么减压?大家出主意。我以为,有两点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宣传行行都可出人才。强调现代高等教育不是“科举”!讲清楚最适合你的学校才是最好的而并非最名牌的才是最好的!事实也是如此。考上大学不用说是好事,社会舆论应强调另一面。记得我考大学那一年,是文革后恢复高考,全国约2000万考生,据说只收了20万,百分之九十九都落榜,天下没有大乱。现在每年收几百万,还搞得这么紧张惶恐,风气之后实在有点舆论在添乱增压。

二,现在高考压力和就业压力都落在学生的身上,这是不合理不公平的!学校只管收钱,不管“产品有没有市场,产品质量能不能经受社会检验”,这是一种不受监管的垄断官办旧俗陋习!因此,我建议,舆论要公开对高等学校进行的考评,不单是学术考评,还要有“就业考评”!就是说,大学办得好不好,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是学生毕业的就业率(包括继续深造留学)高不高。凡是学生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就要减少其招生数,就业率低于某个比例,就可以停止其招生。否则就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和误人子弟!各个大学当年的学生就业率应当在第二年由权威机构向社会公布。学生高考不能作弊,学校公布就业率也不能虚报。如有虚报,应追究法律责任。

高考热成了“高考压”,风气形成,不改不行。怎么改?相信大家都会有好主意。我说这两条,出发点一句话:在学校与学生两者之间,学校是强势,学生是弱势,由此,要为学生减负担,要给学校加责任!

另外还有什么办法能让风气得到改变?请君教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