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冯骥才的“换角” 看文化责任感

2006-08-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作家冯骥才曾经写出过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雕花烟斗》、《三寸金莲》等,然而这几年,

他的文学作品显得越来越少了,而更多地看到他活跃在文化保护的行列中,当然这个文化不仅仅是文物,它涵盖的范围十分广阔,涉及到建筑、手工艺、民俗、民间艺术、以及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他担任的社会

角色变了,然而他所体现出的价值,已经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涉及到中华民族文化血脉是否得以延续的问题。

他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角色转换呢?最近我读了他的《思想者独行》,似乎找到了答案,这完全是基于他的文化责任感。

在目前市场经济大潮中,责任感这个词似乎已经被当今文化界所厌倦,文学作品不再起到“人生导向”作用,而只要能迎合大众的趣味,能够提高销量就属于成功;而大批文化人,无论是搞策划活动,还是构造某个项目,只要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赢得经济利润,就算达到了目的。表面看起来,这是社会的进步,因为由文化介入企业和商业,似乎提高了产品、商品或某个项目的层次,但实际上,文化价值一旦转化为“经济价值”后,真正的文化就消失了。城市改造,以失去城市建筑灵魂为代价,就成为了千篇一律的模式;开发旅游,以毁坏历史遗存为方向,就建造出了一个个伪历史景点,还谈什么文化价值。眼看着民间手艺一个个失传、民间艺术不断地发生变异、文化遗存物,比如古雕板,被贩卖而流失在外,照此下去用不了几年,中国文化经过“旧貌换新颜”后,再也找不到其“灿烂辉煌”的历史见证了,这是谁的责任?!

冯骥才认为:责任感是一种社会承担。在许多人逃避社会责任的时候,冯骥才担当起了这种责任,因此他走南闯北,寻找文化遗存、扶助民间手艺、呼吁文化保护,力图以自己的力量唤醒全民族的文化保护意识。他除了以自己的“思想”去引导人们,更在于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大众,无疑也取得了卓越的效果,然而对于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凭他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全民都具有了文化意识、社会责任感,都加入到保护的行列中去时,那么中华文化才能真正得以延续下去,发展下去。苏州少年文学院唐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