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年辛苦,付之一书修订

2006-08-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德信 我有话说

  

《洪武大帝朱元璋传》,陈梧桐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58.00元

数十年前,陈梧桐先生曾去他所在单位设在朱元璋老家安徽凤阳的“五七”干校。明中都的断垣残壁,明

皇陵的秋风落叶,以及民间流传的朱元璋逸闻,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从干校回京后,他就开始着手朱元璋的研究,相继发表了一组论文,然后撰写出一部50余万言的《洪武皇帝大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这部大型传记一出版,就获得学术界的好评,誉之为是继吴晗《朱元璋传》的“又一部有影响的朱元璋传记”。但是,陈先生并未就此止步。他一面继续上下求索,搜寻各种有关资料,调整研究视角,瑜中求瑕,寻求突破。从2001年起开始对这部传记进行修订,除订正原著的一些讹误外,还修正某些观点,并吸收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补充大量新的资料,扩充新的内容,于近期推出了69万言的增订本《洪武大帝朱元璋传》。

这部传记的初版,作者征引史籍多达300余种,其中有不少是初次发掘的资料,如《逆臣录》等。增订本征引的史籍则增至500余种,包括美籍学者陈学霖先生近年在台湾发现的俞本的《明兴野记》(即《纪实录》)。根据所掌握的大量资料,作者对许多重大的问题,如空印案发生的年代、设置西安行都司及诏改朵甘、乌斯藏三卫为行都司的时间、郭桓案发生时郭的官职等,都细加考证,纠正了许多前人的讹误。又如流传很广的所谓朱元璋赐徐达食蒸鹅而致死之事,作者查阅各种史籍后指出:《翦胜野闻》的记载是朱元璋“忽赐膳”而未明言蒸鹅;《皇明传信录》则云朱元璋“赐食,有马肉焉”,赐的是马肉而非蒸鹅;赵翼《廿二史札记》谓《龙兴慈记》言朱元璋“赐以蒸鹅”,但查《龙兴慈记》实无此记载;所谓朱元璋赐徐达蒸鹅系出于民间传说,虽非凭空臆造,却查无实据。

书中有不少内容,如朱元璋的治国方略、民族政策和外交活动等,其他的朱元璋传记或略而不谈,或语焉不详,作者都辟有专章详加论述。书中所有史事的叙述都不搞史料堆砌,而是结合具体的史实运用唯物史观进行深入分析,透过现象抓本质,提出许多精辟深刻的见解。例如朱元璋既提倡尊孔崇儒又对儒学的经典《孟子》大加删节,既重视并积极网罗培养人才却又无情地摧残、扼杀许多人才,既积极求言、鼓励进谏,有时确也能虚怀纳谏,但有时却又顽固地拒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作者经过深入的探讨,认为朱元璋政策的两个方面是既矛盾而又统一的,统一在强化封建专制这一点上。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特别是朱家王朝的统治,是朱元璋所有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凡是利于此的儒家学说他就鼓吹宣扬,有助于此的人才就重用,有益于此的谏言就采纳,否则一概摒弃不用,甚至残暴地加以扼杀。作者的这个见解,言他人所未言,可谓是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令人豁然开朗。

在初版中,他既运用历史主义的观点,把朱元璋前后两个时期的活动都放到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时代环境中进行考察,分别指出其功过是非,然后综其一生,认为他“主要还是起了促进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一个应该基本肯定的有作为的封建帝王”。这在当时应该说是一个比较高的评价。事隔十余年后,作者经过反思,意识到“本书的研究基础是奠立于‘文革’刚刚结束不久之时,思想还未完全解放,对某些历史问题的认识,对朱元璋的评价,还没有完全摆脱‘左’的影响”。这次修订,作者根据新的认识,对朱元璋的某些活动作了新的评价。例如关于朱元璋恢复传统的政治文化、提倡尊孔崇儒、施行礼治,初版笼统地把它们当作文化专制的举措,加以否定。增订本既指出这些措施的消极影响,同时又肯定其对协调各种关系、淳厚风俗、发展教育、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同时,还将朱元璋与历史上在农民战争之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的开国君主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开创大明王朝,不仅弼成‘洪武之治’,促成明前期洪、永、熙、宣封建盛世的出现,而且对此后明清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有作为的封建皇帝,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历史功绩而论,朱元璋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比较,确实是难分上下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