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钟秉枢:从排球健将到学者型校长

2006-08-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丁杨 我有话说

钟秉枢  四川成都人,1959年生。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专

业,博士学位。曾赴西班牙马德里大学、马德里体育学院深造。历任北京体育大学教师、运动训练系副主任、主任、教务处处长。著有《排球运动科学探蹊》、《金牌背后是科技大战》、《高等体育教育改革探索》、《体育产业MBA经典译丛》(副主编)等。现为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主任以及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  图片由钟秉枢本人提供

  采访手记

以为跟身兼高校领导、博士生导师、体育理论学者等职务的钟秉枢约采访时间一定颇费周折,没想到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电话里的声音干脆利落。我在去北京体育大学的路上,收到他发来短信――“下午校长临时召开办公会,估计四点钟结束”,采访时间原定三点。等到我与匆匆散会归来的钟秉枢在他的办公室里面对面地坐下,已经四点半了。

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他,或许是曾有多年排球运动员经历的缘故,健康而干练,看上去要小于实际年龄。在讲台授课多年,又多次主持活动,这些积累令他很健谈,言辞中逻辑性极强又颇富表现力,算是极好的采访对象。

  北京论坛:从关注到参与

今年是钟秉枢第一次参与北京论坛。作为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主任以及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年富力强、学术成果颇丰的他成为2006北京论坛奥林匹克分论坛的推荐学者似乎顺理成章。“去年北大举办了2005中国首届女性与体育文化国际论坛,其中的‘体育与女性生活’论坛圆桌讨论会邀请我主持,现场反响还不错。我想这也许是我和北京论坛结缘的契机。”他如此解释道。

没有参与往届北京论坛,不等于对此不关注。同样是以某个地区或城市命名,钟秉枢所理解的北京论坛,是要像海南的博鳌论坛一样,逐步发展成超越地域界限,乃至超越国界的国际性学术文化交流盛会,内容上也要力求涵盖多个领域的话题。考虑到2006北京论坛奥林匹克分论坛的主题是“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加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内涵,钟秉枢决定把自己届时的发言主题定为“人文奥运与和谐北京”。

谈及北京论坛,钟秉枢似乎有很多想法,他说从北京论坛的很多方面都能够感觉得到主办方对这一活动的期望,同时他也觉得博鳌论坛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比如,设立一个贯穿每一届的主题,然后每一届又可以由这一主题延伸出更多的观点,这样既不偏离主旨又能兼容并蓄。另外,把论坛与教育和纯学术话题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应是北京论坛题中应有之意,这样会逐渐做成世界级的学术论坛,进而推动我国的学术水准与人文氛围的发展。”对于北京论坛能否跻身世界级,钟秉枢觉得能否邀请到世界级学术大师来参加、能否有够分量的话题是关键:“这将直接决定北京论坛的地位。当然,请到重量级学术大师以及提出亮点话题是需要每一届都能坚持的,而不是昙花一现。”

成长:排球、良师定人生

出生在成都的钟秉枢从小就有一副好身板。1972年,他刚上初中就被当时就读的成都得胜中学排球队选中,开始结下与排球的不解之缘。他对那段日子记忆犹新:“当年我们那支排球队先后获得区冠军、成都市冠军,后来我去了省体校。”有趣的是,那时候教他打排球的是一个语文老师,他的父亲是四川大学的著名文学教授,或许是家学渊源使然,这位老师在训练孩子们打排球的同时,对他们的文化课学习也要求很高,这使得钟秉枢获益终生。

1976年,钟秉枢高中毕业。由于曾有过代表四川少年队打进北京第三届全运会排球决赛的“辉煌战绩”,他想过去省体工队,可是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如愿,就去了成都附近的农村。在农村整整一年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什么都干过”,从生产队的民兵排排长到生产大队代课老师……“初二的数学课和小学所有年级的体育课都是我代,后来我的班上的学生们数学成绩翻了一番,也可以说我是一位比较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笑着回忆起这段往事,这是否为他日后走上教书育人之路打下伏笔?

回顾自己这些年的人生,钟秉枢坦言体育对其影响巨大,而排球这个项目本身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的个性乃至处世哲学:“排球项目的特点就是宽容,在场上的队友之间比篮球和足球更要求宽容性。你可以留意一下,排球场上最多的语言就是‘没关系,再来’,‘你打吧,我保护’。另外,从事排球项目需要很缜密的思维,在排球运动中,球到了手上不能停留,一定要马上发出去,而足球和篮球都是允许球停留的。”这些排球运动中的细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的内心深处,他严谨、宽容的个性至今未变。当年他插队到农村,就是保持这种状态,干农活从来不打怵,加上运动员出身体力好,注重团队精神,为人宽容,给生产队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像是武侠小说中学武之人不断巧遇世外高人一样,在钟秉枢的各个成长阶段,他总能幸运地遇到良师。在打排球那些年,他遇到几位特别优秀的教练,这些教练不仅训练、比赛经验丰富,还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极高的文化素养。文革后刚刚恢复高考的1977年,他考取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专业,一批可称为优秀的老师又进入他的求学生涯,他这样描述当年的情形:“那时的北京体育大学,老师上课常常是根据一门课的不同专题由不同老师来讲,这样我就有机会吸取更多老师传授的知识,学到更多的东西。而那样的授课方式,在今天是无法想象的。”影响他成长过程的,还有两段学习经历。在他读硕士期间,去北京师范大学进修了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当时北京体育大学也设置了这两门课,但他还是选择每天骑自行车去北师大听课,学了一年,感觉到在这些课程的设置上,北体大跟北师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还是有差距。在读博士期间,他又到北大选修了文化人类学、社会分层与流动两门课。这两段听课经历令他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又深了一步。

从北京体育大学本科毕业后,钟秉枢直接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那一年考研的人很多,跟他同一届的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只有他一个人考上研究生。这之后他的人生说是一帆风顺也不为过: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担任学校的男排教练,带队取得全国体院联赛冠军;1990年得到教育部国家公派访问学者机会赴西班牙马德里留学两年;从西班牙回国后又开始带国家女排“希望”队,那支队伍把当时全国最优秀的新秀选拔上来,让学生边学习边训练,现在中国女排的队长冯坤就是当时的一员……直到担任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之职。

留学:收获西班牙人处世之道

留学西班牙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却在钟秉枢的记忆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有着良好英语水平的他本以为在马德里大学和马德里体育学院的学习足可用英语过关,谁知到了西班牙才发现在那里英语根本行不通,必须从头学习西班牙语!这带给他的压力可想而知。为了尽快融入西班牙语环境,他没有选择跟中国留学生一块儿住,虽然那更经济一些。他主动要求跟西班牙学生住在一起,几个寒、暑假都没怎么打工挣钱,而是去参加西班牙外交部举办的语言学习班。他利用自己的体育特长,每到周末就跟马德里当地的教师协会合作,举办一些排球、太极拳培训班,既有收入又能增进同西班牙人的交流,西班牙语水平也大有长进。

在跟西班牙人相处的过程中,有两点令钟秉枢印象深刻。其一是西班牙人对忠诚的理解。“我们中国人强调的是狗的忠诚,认准了一件事一个人就不思更改,不管结果怎样。西班牙人更欣赏猫的做法,哪里好去哪里。他们认为猫的做法没什么不好,为什么不呢?事实上,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中国今天的人才流动,今天的年轻人对于职业或者说单位的忠诚的定义已经跟从前不同了,更像是猫的做法。”谈到这个话题,他颇有感慨:“西班牙人对生活和工作之间关系的认识是第二个让我难忘之处。当时我们的理念,是活着就为了工作,而西班牙人的理念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工作是为了生活,生活本身比工作更重要。同样的,现在我国的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形成这种观念了。”上述两种观念带给钟秉枢的,就是不太计较什么的人生态度。“一件事情让我做,我会认真完成,不让我做,没关系,我可以做其他事情。”

钟秉枢不止一次地提到西班牙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带给他的触动。当年他刚到马德里寻找住处,是在大学里找的房子。那天刚好是周末,他看中的房子是三室一厅,三个人平摊房租,“我当时有些犹豫,而另外两个西班牙学生周末要急着回家。于是他们就对我说,‘我们把钥匙留给你,你要住就搬过来,房租我们分摊,你要不住,下周我们回来你再把钥匙还给我们就行了。’我当时很吃惊,我们素不相识,而且他们的房间里有很多电器,还有可以打国际长途的电话,他们怎么这样信任我?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回国以后我就要求我的学生也要讲诚信,要坦诚。”这也是留学生活带给他的收获。

在他回国后,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当时中国足协有意邀请南斯拉夫人米卢蒂诺维奇担任中国男足主教练,在米卢到中国之后,足协给他配备了英语和塞尔维亚语翻译,可是他最常用的却是西班牙语,时任北京体育大学教务处处长的钟秉枢临时“客串”米卢的翻译,对这种身份转换,他没什么顾虑:“我的感觉挺好的,这种身份转换无所谓,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刚好考察一下国外的教练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现在:忙并快乐着心中系奥运

在接受记者采访期间,不时有电话打来,先后三人分别因为不同事情敲门进来找“钟副校长”,其中一位看着眼熟,是奥运击剑名将王海滨。听钟秉枢介绍他现在的工作范畴,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忙:“我在学校分管教学,教务处、教学计划学科建设和各个院系的管理也都是我负责,招生就业军训等等跟学生相关的管理也是我分内的。同时北体大出版社、图书馆和网络中心也是我管。这是我行政层面的工作。另外作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自然要有自己的学术、科研项目,我的研究方向侧重在体育职业化相关领域,我带的博士生也基本围绕着这方面来学习,我要求他们要实实在在了解这个产业,不要务虚。我还要参与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的教练员培训,这包括所有项目的教练员培训,还有培训体系建设等等。另外,我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两年一届的国际大体协学术论坛,每年大学生运动会上的大学生体育科学报告会,还有两年一届的大学体育校长论坛等等,这些我都要参与。”说到这里,钟秉枢在电脑上给记者播放了一段他为奥运冠军们上课的视频,那一张张在奥运会上伴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而留在国人记忆中的面孔,正认真地听钟老师深入浅出地讲授关于运动理论、心里调适方面的课程,这些知识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无疑大有裨益。

不知不觉间,话题转到日益临近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北京获得奥运会主办权,到底能给中国带来什么?钟秉枢如是说:“原来我们所理解的体育,是锻炼身体保卫祖国,是拿金牌,体育对人的文明素质的建设和培养作用未被重视。我们获得奥运主办权之后,首先加速了人们对体育的认识,特别是领导层和高校对体育的认识。如今,很多大学组建了跟体育相关的研究中心和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成立了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而且组建了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组建了中国体育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成立了妇女体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人文奥运研究中心……这些都是在我们获得奥运会主办权之后进行的。可以说,借奥运东风,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更广泛了。”此外,由于我国各方面的发展、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加上奥运会的举办,使人们转变观念,把体育看成一种消费,体育产业也可以成为赚钱的产业,这对于体育产业化观念的深入人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之前的雅典奥运会和今年夏天的德国世界杯,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中国办奥运是否可以避免讲排场不务实?应该说中国已经意识到欧美国家办奥运不求豪华但求实用的理念,我们现在的奥运场馆建设在不断瘦身,很多能搭临建的,不作永久建设,这些都是我们观念的进步。”谈到未来的北京奥运会,钟秉枢补充道:“我们主办奥运会也能为中国培养更开放的精神状态,通过组织奥运会培养出一批我们的组织者和志愿者。办一次奥运会,方方面面的深远影响远远不止一次体育盛会能够涵盖。”

结束采访之前,记者好奇地问钟秉枢:“像你这么忙,是否还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来容纳个人兴趣层面的事情?”他笑笑,无奈地表示:“其实在专业之外,我的兴趣很广泛,但是业余时间实在太有限。现在除了正常工作之外,外出到各地的高校和体育局体工队等讲课的次数也很多,一个学期基本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周末在外面。我对文学始终感兴趣,这也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可惜我没有太多时间看小说,现在我最依赖的媒体就是收音机,因为收音机能伴随我的生活,很多小说我都是听收音机才了解的,比如《狼图腾》。当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平日再忙我也要挤出时间早上出去跑跑步,每周会坚持打两次网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