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真真假假读“红楼”

2006-08-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武汉理工大学 余运彪 我有话说

读《红楼梦》不能太认真了,就像读《三国演义》不能当成三国历史一样。小说读得太叫劲,很容易走火入魔。假如能够成为专家的话,当然还是一件很值得去做的事情,但常人多半没有这个运气。

现在围绕《红楼梦》的争论、猜测、考证等等,也就都有赖于《红楼梦》原著的发现与挖掘。现在,发现《红楼梦》原著的

可能性,或者说是希望的话,大概还有三种情形:一是墓葬发现;因为《红楼梦》原著作为手抄本面世,流行于当时的上流社会,读书人及知识分子阶层,说不定就会有高度痴迷的“粉丝”,爱书好书无以复加,要求死后随葬入棺,那么,就是后人的福分了。不过,由于纸张的保存方式达不到百年以上的水平和效果,所以,这种可能性又几乎不能报多少希望。二就是民间流传;这才是最有希望发现真迹的一种可能性。也只有代代相传,书籍的保存和保护,才能做到最好。但二、三百年的时间过去了,朝代的更替,时局的变化,人世的沧桑,又给这种可能性浇了一盆凉水。还有一种可能性虽然也微乎其微,但并非不是不会出现奇迹的,即那套皇家御纂巨著《四库全书》的发现与研究。因为据史料记载,《红楼梦》是收录进《四库全书》的,那么采用曹雪芹先生原著的可能性将是非常大的。所以,研究“红”学的专家和爱好者们,应当留意《四库全书》的发掘与面世。但无论哪种可能性,因如今广为人知的“红楼梦”三个字取代了原著的“石头记”,“金陵十二钗”的原著名,又给这部奇书的复古增添了许多的磨砺和曲折度。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亦无。《红楼梦》这部书本身带给世人的也是真假难辨,困扰了《红楼梦》爱好者许多年。伪续者高鹗等人编出的“钗代黛嫁”情节,因为符合现代人的心理和社会道德评判标准,而也已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了,所以,拥高伪版者的市场和人数也不在少。不仅更加增添了此书的“奇”,也演绎了书的假作真时,真也假的传奇。作为小说,本身不会完全真,虚构不可避免,而在虚构之上再虚构,后人真的是真真假假说不清道不明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