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白桦林灰屋顶

2006-08-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戴云波 我有话说

白色与灰色,是俄罗斯艺术在我的记忆中永久的基调。或许想像中俄罗斯那广袤的原野常年笼罩在刺骨的寒风与耀眼的冰雪下,或许是在当年彩色电影尚不够普及时自己所接触的苏联电影如《复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都是黑白摄制……虽然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起源地”,是世界上最“红彤彤”的地方,如同莫斯科的

红场一样令无数人向往,但其文学艺术,包括舞蹈、建筑,甚至音乐,却都在我的记忆中沉淀下了灰与白的主色调。就像一首脍炙人口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既然是“晚上”,那当然是朦胧中带着浅灰,在一种若明若暗、若即若离的氛围里才好调动起恋人的情怀。

无论我们今天如何评价苏联,都要承认,她曾经带给一代人憧憬、理想与激情――这样一些宝贵的精神资源恰恰是现在这个时代所格外缺少的。然而,我们也不得已需要面对一个令人困惑的、无法回避的矛盾现实:苏联在革命成功以后反而很难再出现划时代的、经典性的作品。虽然也曾产生了几部“巨著”和几个大作家,还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这些作家和作品的命运与意味却令人深思。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的出版过程一波三折,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首先是在西方出版。而且,迫于国内的政治压力,他们都没有去瑞典领受这份“殊荣”。我们并不认为,只有反主流倾向的题材与政治上的异类才可能博得文学史上的令名,事实上,上述作品在今天看来其艺术成就仍是无庸置疑的。

革命与反叛,忏悔与自赎,俄苏文学总是以这样一种极端而奇异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一方面,我永远忘不了在大学第一次读康・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时那种新奇与感动。在巴乌斯托夫斯基笔下,每一片叶子、每一缕阳光、每一条小溪似乎都充满了灵动的生气与氤氲的诗意。从来没有一本讲理论的书是如此充满韵味的美文。还有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所呈现出的俄罗斯草原与森林的优美辽阔,也让我心醉神迷。另一方面,曾给予大文豪鲁迅、巴金以深刻影响的陀斯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人的作品如《罪与罚》、《罗亭》等,都表现出非常强烈的矛盾与冲突的色彩,带有明显的迷惘与反思的特征。这一特质是伟大的作家所共有的,也是特定的转折时代所特有的。也因此鲁迅、巴金同样在他们的作品里展示了冲突,描绘了一种深深的战士的孤独感。而托尔斯泰的《复活》通篇对主人公的灵魂拷问,实际亦可看作是作者对自己的拷问,或许又可归结为虔诚的宗教意识,我想,这种对本真的人性良知与爱的探寻对后来的《日瓦戈医生》及再后来巴金的《随想录》是否都有着很深的影响?

灰暗并不意味着没有亮色,纯洁的素朴更显出庄严。我想,我们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去界定何谓伟大的作品,但是否可以这样简单地去理解:所谓伟大的作品,就是在你读过多少年后,即使淡忘了其中大部分的情节和人物,但美丽的感觉仍在,激动的心情仍在。俄苏文学正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作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