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颗仁慈而博大的心

2006-08-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泉根 我有话说

今年8月是中国儿童文学泰斗陈伯吹诞辰100周年,北京、上海相继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这些活动为的是纪念一颗心,这是一颗仁慈而博大的心,这颗心从开始跳动起,就一直保持着纯正的童心状态。老子将生命的最高境界视为“赤子”与“婴儿”。《道德经》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圣人皆孩之”,“专气致柔,能婴

儿乎?”李贽将文学创作的审美尺度界定在“绝假纯正”与保持童心:“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陈伯吹先生对现代中国文化与儿童文学贡献卓殊,我们用不着再去寻找那些炫目的形容词和桂冠。我认为,陈伯吹先生留给20世纪中国文化与儿童文学的最深刻、最感动人的就是他始终是以一个“真人”的姿态,做着他所能做的、喜欢做的事情。这位和蔼可亲、温文而雅的智者和真人,为20世纪中国文化与儿童文学留下了许多个第一,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陈伯吹先生是中国第一个全职儿童文学家。在他之前,作为现代中国儿童文学拓荒者和创新者的叶圣陶、冰心等,都是既从事儿童文学也从事成人文学的双栖型作家。而陈伯吹则是从一步入文坛直至晚年,始终是以一个全职儿童文学家的身份存在的,虽然他也写过《魔鬼吞下了炸弹》(1944年)等成人文学,但那样的作品数量不多,他始终将自己贞定在儿童文学的岗位上,专心致志,目标始终如一。一个人一辈子,如果能集中精力真正做好一两件贡献于中国文化建设的事情,就足以使生命不朽,更何况是为中国的下一代做事。这是陈伯吹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陈伯吹先生为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系统工程的建设做出了全方位的超常人的贡献。文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儿童文学也是如此。儿童文学的系统工程建设包括儿童文学创作生产、编辑出版、理论批评、教学传授、翻译交流、阅读推广等环节。陈伯吹先生为推进发展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承担了常人难以想象和胜任的工作,在儿童文学系统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留下了他的辛劳、智慧与成就。首先他是一位作家,他的创作涉及到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寓言、科学文艺等儿童文学的几乎所有文体,他留下的《阿丽思小姐》、《一只想飞的猫》、《骆驼寻宝记》等数百万字的作品,不但是研究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史的宝贵文献,更是滋养了数代中国儿童的精神财富。其次,他是一位理论家、批评家。早在1932年,陈伯吹先生就出版了《儿童故事研究》,他的代表性论著《儿童文学简论》是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研究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尤其是当代批评,无法绕开它。再次,陈伯吹先生还是一位卓越的儿童文学翻译家,他翻译的《绿野仙踪》、《海蒂》等世界儿童文学经典,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文化与儿童文学的交流。当然,陈伯吹先生更是一位辛勤而杰出的出版家。从30年代的北新书局、儿童书局,到抗战时期的国立编译馆(重庆),到50年代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直到在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的岗位上走完他的一生,陈伯吹先生为中国少儿读物与儿童文学的出版事业探索了一生,耕耘了一生,奉献了一生。

最让我们难忘的是,陈伯吹先生还是一位儿童文学教育家。早在1931年,他就在上海大夏大学附设女子幼稚师范科讲授儿童文学。1954年,陈伯吹先生应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恒之邀,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儿童文学教研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儿童文学教研室的兼职教授,并出版了《师范学校儿童文学讲授提纲》。

陈伯吹先生集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于一身,像这样完全彻底的全方位的儿童文学工作者,在20世纪中国,除了陈伯吹,我们再也找不出第二人了。

――陈伯吹先生提出了一系列儿童文学的新观念、新思维,极大地丰富和促进了中国儿童文学的理论建设。作为一位作家、翻译家、理论家,他的理论思维既是其创作实践的提炼和深化,也是其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原创价值、问题意识的儿童文学理论体系的思维结晶,同时为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后来者的观念更新和继续探索提供了珍贵的精神资源和借鉴。在陈伯吹先生的一系列儿童文学论述中,他所提出并坚持的关于儿童文学作家要“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的儿童本位的创作视角的主张,关于“儿童文学主要是写儿童”、“要以同辈人教育同辈人”的儿童文学基本观念,关于培养儿童文学人才必须抓住高等学校开设儿童文学课程这一根本环节入手的儿童文学教育思想等,至今依然闪烁着思想光彩,对于促进21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由于历史的原因,尽管陈伯吹先生的某些理论观念存在着多种阐释的可能性,但他的理论对于中国儿童文学整体所产生的积极的、建设性的贡献和影响是谁也否定不了的。

有的人死了,世人不再说他。有的人死了,世人还在不断地念叨他,纪念他,阅读他。100岁的陈伯吹正是这样一位被世人广泛念叨、纪念、阅读的人,而且念叨、阅读他的主体是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活在孩子心中的人是永远年轻的、快乐的、幸福的,永远不会消失的,正如童话不会消失,童年不会消失一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