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006年国际新书推荐――[传记•回忆录]

2006-08-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选书、简介:本报记者 康慨 我有话说

你必须在黎明动身You Must Set For that Dawn沃尔・索因卡(Wole Soyinka)著兰登书屋,2006年4月

尼日利亚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索因卡继叙述童年生活的《阿凯》(Ake)之后,新近出版的成年时代回忆录,不独述及其文化创作,亦有因反对军人独裁而入狱和流亡的经历,以及对正义和暴政的深思。有些故事则不免让人捧腹大笑,比如,他曾从老家私带冰冻野猫进入美国,以使其学生亲身体验正宗的尼日利亚野味烧烤。

未完成的对话Unfinished Dialogue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碧塔・波兰诺夫斯卡-西古尔斯卡(Beata Polanowska-Sygulska)著Prometheus,2006年2月

大哲伯林和波兰女学者长达15年的讨论,内容涉及伯林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如自由观和文化多元论,兼及他对童年和青年时代的回忆。在一封致这位女学者的信中,伯林写道:“我此前从未如此清晰地表达自己,我确信。”伯林文集的编辑亨利・哈代为本书写了序言。

黛安娜Diana萨拉・布拉德福(Sarah Bradford)著企鹅,2006年9月

在这本黛安娜王妃新传中,畅销传记作家萨拉・布拉德福凭借与英国王室的关系,得以采访了黛妃生前的许多密友。她自称,此书摒弃了多年来包围着黛妃的种种神话,而代之以赤裸裸的事实,力图还原出一个复杂而充满矛盾的黛安娜:富于同情心而又自我中心主义,感情丰富而又缺乏安全感,充满魅力又疑心重重。

拉夫克拉夫特:对抗世界,对抗生活H.P.Lovecraft: Against the World, Against Life米歇尔・维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著Weidenfeld & Nicolson,2006年7月

拉夫克拉夫特(1890-1937)是20世纪早期的美国恐怖小说家,生前无名,死后走红。目前法国最当红,也是最具争议性的小说家维勒贝克将拉夫克拉夫特引为知音,结合其本人的文学创作,追寻拉夫克拉夫特的独特技巧,以及他的愤世嫉俗。美国头牌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金为此书写了序。

蒋宋美龄传Madame Chiang Kai-shek: China's Eternal FirstLady劳拉・泰森・李(Laura TysonLi)著Grove/Atlantic,2006年8月

宋美龄的首部英文传记,作者是《金融时报》前任驻台北记者。书中说宋美龄作为蒋的夫人、顾问、译员和宣传员,对蒋和中美关系均有重要影响。作者认为,宋美龄具有典型的“自恋人格”,且助纣为虐,与国民党政权的残酷统治和腐败堕落脱不了干系,个人的奢华生活亦使她与中国的贫苦百姓大为疏离。

葛尔虹书信选The Letters of Martha Gellhorn卡罗琳・穆尔海德(Caroline Moorehead)编Chatto & Windus,2006年7月

玛莎・葛尔虹(1908?1998)不仅是海明威的第三妻,更是闻名一时的美人、才女和战地记者,曾于1941年访华,采访过周恩来和蒋介石夫妇。她一生写有大量书信,其传记作者穆尔海德精选其66年信函,广涉艺术、时事和隐秘的内心生活,从中可见其多彩而丰富的一生。内有致海明威和终生好友埃莉诺・罗斯福(罗斯福总统夫人)的多封。

致命的纯粹:罗伯斯庇尔和法国大革命Fatal Purity: Robespierre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鲁思・斯库尔(Ruth Scurr)著Chatto & Windus,2006年5月

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时只有36岁,几个月前,狂暴的信念使他达到了偏执狂的临界点,他要为法国带来一种全新的宗教。是什么让一个柔弱的青年变成了恐怖制度的暴君?在历史上的许多时候,若要全国血流成河,只要一个人加上一种狂信,便已足够。

卢梭的狗Rousseau's Dog大卫・埃德蒙兹(David Edmonds),约翰・艾迪诺(John Eidinow)著Faberand Faber,2006年5月

1766年,卢梭内外交困时,休谟把他和爱犬苏丹接到了英国避难。但仅仅数月之后,这两位大哲学家便反目成仇,势同水火。争吵与哲学无关(也怪不着卢梭的狗),而是由于启蒙时代浪漫至上和理性第一的难以相容。两位作者此前曾合著叙述巧妙的《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一书。

撒旦正传Satan: A Biography亨利・凯利(Henry Ansgar Kelly)著剑桥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基督教传统上将撒旦视为魔鬼,以及上帝的敌人,且曾引诱亚当和夏娃入罪。但凯利发现,此非《圣经》所述,而是早期教会的神父们的创造。原始版本的撒旦理当如《约伯记》中所述,也是天使之一,管理世界,并专司监督和考验人类。但耶稣不满他在工作方法上的欺诈和蛮横,遂预言其统治行将终结。

鲍勃・迪兰百科全书The Bob Dylan Encyclopedia迈克尔・格雷(Michael Gray)主编Continuum,2006年6月

摇滚歌王和诗人鲍勃・迪兰的资料大全,厚达823页,不仅收入了他所有作品和演出的资讯,也包括那些对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作家、歌手和作曲家们的资料――如迪兰・托马斯、威廉・布莱克和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等大诗人,以及不同时代评论家对他的看法。但书中又说,迪兰所经历的太广、太深,也太长久,任何一本书绝难包容。

斯特拉文斯基:第二次流放:法国与美国,1934-1971Stravinsky: The Second Exile: France and America,1934-1971斯蒂芬・沃什(Stephen Walsh)著诺普夫,2006年4月

沃什为现代音乐大师斯特拉文斯基所作两卷本传记的第二部。1934年,斯特拉文斯基虽博得盛名,但仍然是客居法国的流亡者,战争的阴云日益临近,他不开心,更多地与情妇厮混在一起。妻子死后,家庭瓦解,他终于远赴美国,了此残生。

恋爱中的普鲁斯特Proust in Love威廉・卡特(William C.Carter)著耶鲁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威廉・卡特是普鲁斯特传记的作者。在本书中,他专注于这位大作家多姿多彩的,有得意,但更多失意的爱情历险,从情窦初开,直到垂老之年。普鲁斯特的同性恋倾向与其生性害羞,不喜欢抛头露面的性格结合起来,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他的许多感情经历,亦可从其经典大作《追忆似水年华》中找到轨迹。

我的爱因斯坦:二十四位世界著名思想家论其人、其作及其遗产My Einstein: Essays by Twenty-four of the World's Leading Thinkers on the Man, His Work, and His Legacy约翰・布洛克曼(John Brockman)主编Pantheon,2006年7月

爱因斯坦将真正永垂不朽。他标志着人类能够突破自身局限的程度。在这本文集中,24位知名的科学家追忆并论述了这位伟大的智者如何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思想、科学,以及他们的专业和个人生活。

伊朗在觉醒:革命与希望的回忆Iran Awakening: A Memoir of Revolution and Hope西琳・艾巴迪(Shirin Ebadi)著兰登书屋,2006年5月

200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伊朗女律师西琳・艾巴迪回顾了她在伊朗革命前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德黑兰大学的求学经历,她的婚姻、宗教信念、以及作为母亲和人权活动家的生活。对她来说,爱国的唯一选择不是移民西方,不是远避政治,而是留下来,置身其中,尽一切可能尝试改变法律上的种种不公。

暴风雨中一羽毛:动乱中的童年Feather in the Storm: A Childhood Lost in Chaos巫一毛(Emily Wu),拉里・恩格尔曼(Larry Engelmann)著诺普夫,2006年10月

巫一毛是学者巫宁坤的女儿。本书是她就自己在文革期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经历的回忆录。由她和拉里・恩格尔曼以英文合著,述及当年的家庭遭遇,以及她那远去的柏拉图式的爱情。

中国课:一个美国人和他的中国同学以及新中国的故事Chinese Lessons: An American, His Classmates, and the Story of the New China潘文(John E.Pomfret)著Henry Holt,2006年8月

1981年,潘文作为交流生从美国来到中国,在南京大学历史系插班就读。彼时之中国,社会与思想均在面对重大变化。潘文的中国同学莫不经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今天已成长为中国经济繁荣和政治领导层内的中坚力量。潘文后任《华盛顿邮报》北京分社社长。

海明威在中国前线:二战期间他与葛尔虹的间谍使命Hemingway on the China Front: His Wwii Spy Mission With Martha Gellhorn彼得・莫雷拉(Peter Moreira)著Potomac,2006年4月

1941年,海明威和第三任新妻玛莎・葛尔虹一道前往中国,一边度蜜月,一边报道抗日战争。海明威当年已受雇于美国财政部,执行间谍使命,但事后证明,他的上司暗中在为苏联效命。当海明威夫妇一番历险,结束了亚洲之行,他们短暂的婚姻也行将就木。

雷电少年好时光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Thunderbolt Kid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著Broadway,2006年10月

畅销游记和科普作家布莱森的自传。当年,像所有美国小朋友一样,他一心梦想着成为超人那样的大英雄。他自称为“雷电少年”,相信自已力量超凡。但是,他生在美国世纪的中间:1951年,家在美国的中间:爱荷华,置身于美国史上人数最多一代的中间:婴儿潮。一切都再普通不过,但充满了幻想与快乐。

斯图尔特:倒叙人生Stuart: A Life Backwards亚历山大・马斯特斯(Alexander Masters)著,Dell,2006年5月

首届卫报图书奖得主。马斯特斯以倒叙方式,讲述了流浪汉斯图尔特・肖特的一生:浪迹街头,毒瘾,监狱,受虐的童年。这是一出悲剧,却以幽默的语言讲出,更令人感到辛酸,处处发散着悲悯之情。期间穿插着邮局打劫,监狱暴动,以及对自己如何从红花少年一路蜕变为酒鬼乞丐的自我剖析。

自制男人:一个女人往返男身的经历Self-Made Man: One Woman's Journey into Manhoodand Back诺拉・文森特(Norah Vincent)著Viking,2006年1月

诺拉・文森特女士乃前任《洛杉矶时报》专栏作家,她女扮男装一年半,深入男性世界,从修道院到脱衣舞场,厮混加鬼混,进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文化体验。全身而退之后,她终于领悟到,男女之间的鸿沟永远不可跨越。

金钱回忆录:女人,感情、钞票Money, A Memoir: Women, Emotions, and Cash丽兹・珀尔(Liz Perle)著Henry Holt,2006年1月

女性天生具有强大的购买力,但她们为何只喜欢花现钱,而不喜欢投资管理?当女伴问及某物的价钱时,她们为什么谎话张口就来?所谓“购物疗法”的背后,到底有着什么可怕的魔力?珀尔女士结合自已的亲身经历(离婚,带孩子,没钱),探讨了女性与金钱的奇妙关系。

我是佛美尔:骗倒纳粹的造假者传奇I Was Vermeer: The Legend of the Forger Who Swindled the Nazis弗兰克・韦恩(Frank Wynne)著布鲁姆伯瑞,2006年8月

他是个二流画家,也是个妄想狂、瘾君子、酒鬼和忧郁症患者,但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伪造者。他技艺非凡,专仿17世纪荷兰画家佛美尔,曾骗倒纳粹,把假画高价卖给了戈林,一夜进账5000万美元。虽然已死去多年,但他的假画,至今令世界各大拍卖行防不胜防。

莎翁大剧院:马洛,德克,琼生,米德尔顿,弗莱彻及其他剧中人Shakespeare and Co.: Christopher Marlowe, Thomas Dekker, Ben Jonson, Thomas Middleton, John Fletcher and the Other Players in HisStory斯坦利・韦尔斯(Stanley Wells)著AllenLane,2006年8月

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治下的英国,通常被认为是莎士比亚的时代。但是,莎翁并非一星独亮,而是群星璀灿。同时代的马洛等人与莎翁一起,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黄房子:凡高、高更,以及阿尔的疯狂九星期The Yellow House: Van Gogh, Gauguin, and Nine Turbulent Weeks in Arles马丁・加福德(Martin Gayford)著FigTree,2006年4月

1888年10月到12月,高更与凡高在阿尔的小屋内完成了美术史上最著名的同居事件,产生出一系列伟大名作。然而,九周之后,凡高得了精神病,自断其耳,余生多在病院度过,高更则逃离阿尔,一去不回。哥俩儿到底怎么了?本书是对阿尔九星期的全面调查与叙述。

往昔追怀:我与雷蒙・卡佛的婚姻即景What It Used to Be Like: A Portrait of My Marriage to Raymond Carver玛娅・伯克・卡佛(Maryann BurkCarver)著,St. Martin,2006年7月

雷蒙・卡佛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之一。玛娅与他经历了25年不无痛苦的婚姻。蜜月期间,卡佛便对她说,他宁愿在她和写作之间选择后者。她当时不明白其中的深意,但随后,卡佛对写作的过度投入,一度让她深陷酒杯之中无力自拔。两口子经历了很多考验,终于明白一切的波折都是在相互依赖。;

马克思的《资本论》传Marx's " Das Kapital": A Biography弗朗西斯・惠恩(Francis Wheen)著Atlantic,2006年7月

《资本论》不仅是划时代的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未完成的文学杰作,它拥有多重结构,并可从多方面进行解读:哥特式小说,维多利亚时代的情节剧,希腊悲剧,或斯威夫特式的讽刺作品。在所有这些方面,《资本论》都自成一格。它并未真正结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马克思的著作保留着一个开放性的结尾,随时观照着今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