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初识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2006-09-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实习记者 赵芳 我有话说

俄罗斯展区的海报摄影/田俊

8月30日,星期三。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人流如织。出版商看的是书,第一次到展会,我看的是人,看的是他们的

谈笑风生。

介绍俄罗斯当代诗人的三本小册子静静地陈列在展台上,一点也不张扬。小册子不厚,见方,封面是蓝红的主色调,右上方是诗人的黑白照片,恰与俄罗斯国旗的颜色相契合。封面上长长的俄文名字中还是可以发现熟悉的――塔可夫斯基,他说自己和那个写了《雕刻时光》、一生只拍了七部电影的塔可夫斯基属同一家族。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看到过北京的雕刻时光咖啡馆,也不知道他看到了会作何表情。

俄罗斯的Terra出版社以出版百科全书为主,展台上可以见到中国读者熟悉的书籍――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占了大半部分。展台上方挂着明信片,说的是以前的人,以前的故事――一个苏联战士和一个中国士兵、和蔼的苏联老太和中国妇人――还是中苏友好的时代。展台前的俄罗斯美女和中国翻译浅浅地笑着,我笑,多年以后的明信片上也许就会是她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展台立着巨大的屏风,上面杂陈着黑白的照片,有胡适,也有周璇。人是故去的人,书幸好还没有故去。

它们让人觉得有些时光并没有远去,还是清晰地雕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只是没有合适的时间来提取。有的时候历史是触手可及的――当看到塔可夫斯基家族的诗人,看到俄中诗人温馨的见面会,看到经典的作品依旧摆放在今天时。

唯一的绿色属于德国展台――背景是欢快的绿色,旁边是桌式足球,好像还残留着世界杯的余温。几个小孩子在那里投入地玩儿,有人驻足围观,他们一点也不理会。我笑,竞争哪里都有。

唯一的以色列展台,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太太端坐在那里,姿态优雅,那是希伯来文学翻译研究所的尼莉・可茵教授。她与不同的来宾攀谈着,语速极缓。两个保安站在展台前,教授则显得很淡泊,笑着说自己并不担心什么恐怖分子,“现在已经很平静了,没有战争了,其实我们都已经习惯了。”

博览会的分区十分明显,欧洲国家相邻,亚洲国家相邻。各出版社的宣传册子是可以自取的,到处可见提着大袋子的人。我没有准备,力气又小,只有顾此失彼的份儿。

多数人都涌向了俄罗斯展台,其他像印度、澳大利亚的展台稍稍显得有些冷清。有的出版社的员工干脆抓紧时间小睡一会儿,一点儿都不像是客人。

清静的展区可以慢慢逛。一层的国外展区,扑鼻的不是书香,而是香水的味道。印度人用香浓烈,欧洲人清淡。如果你的嗅觉足够灵敏,又恰巧一个人逛,完全可以和自己玩一个闻香测试。中午的时候例外,空气里到处都是快餐盒饭的味道,饭可不算便宜,我和同事只有叫苦的份儿。我们约好下次博览会趸足盒饭,既能饱餐又可以大赚。

书是主角,人也是主角。我不单看书,也看人。形形色色的参展人,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面孔、不同的衣饰、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风情。他们自由畅快地交谈,火了三层的星巴克,只是忙了我这个看他们的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