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亚原子世界的绝妙素描

2006-09-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端明 殷艳萍 我有话说

目前举国“创新”的旋律响彻云霄,但是人们往往忘记了创新来自继承,没有牛顿就没有爱因斯坦,没有普朗克、薛定谔和海森堡,就不会有今天的高能物理的标准模型。厚积才能薄发,温伯格的这本小册子实际上在告诫我们,学术上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

《亚原子粒子的发现》,[美]斯蒂芬・温伯格著,杨健邺、肖明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25.00元

杨建邺先生以七十之高龄,病弱的身体,奋不顾身,在科学史和科学普及的园地勤耕不辍,给读者奉献果实之丰硕,确实令人惊叹不已。我在拜读其撰写的传记《杨振宁传》、《霍金传》、《爱因斯坦传》时,每每因其内容之翔实,取材之别致,议论之宏富,节节称叹。我在博览他主编的《20世纪诺贝尔奖获奖者辞典》、“诺贝尔奖史话丛书”时,每每因其眼光之独到,策划之精审,敬佩有加。老实说,我与杨先生相稔多年,但是杨先生到底有多少作品,并不清楚。原因是自己忙于科研教学,对于科普新作所知有限,更主要是近年来杨先生的作品,佳作纷陈,正如“山阴道上,奇山异水,应接不暇”。

然而,杨先生在科学史和科普工作中最重要的贡献,我以为是他对国际上的诸多科普精品的翻译和介绍。照直说,杨先生目前在科普工作中的卓越成就,其基石就在于对科学史的原始素材的发掘和熟悉,在于他对科学史中的个案的系统研究。据我所知,为了追求事实的真相,他与许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许多科学巨匠有过书信来往。仅就著名的“第一推动丛书”,他就翻译了《夸克与美洲豹――简单性和复杂性的奇遇》等数种,第四辑中,他又翻译了斯蒂芬・温伯格的名著《亚原子粒子的发现》,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

温伯格(Steven. Weinberg),是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最主要的贡献是在196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的时候,提出了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并因而荣获1979年的诺贝尔奖。弱电统一理论是继十九世纪麦克斯韦、法拉第将电作用和磁作用统一成为电磁理论以后,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成功的统一理论,目前已经成为高能物理的理论基石――标准模型的关键组成部分。除此而外,温伯格在天体物理、宇宙论等领域贡献甚伟。温伯格的天体物理名著《引力论和宇宙论》(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出版于1971年,迄今为止经过多次修订再版,依然是广义相对论、宇宙论和天体物理方面最优秀最流行的教科书。他的三卷本的《量子场论》(The Quantum Theory of Field)目前是理论物理研究生和物理学家最重要的教科书和参考书。

温伯格天才横溢,一生致力于“终极理论之梦”,他认为科学家的最瑰丽的梦想是找到“具有无限意义的完备和和谐的”终极理论,它可以解释宇宙所有的运动。姑且不论终极理论是否可以实现,但是以温伯格为代表的终极理论学派,对于科学的大胆和无畏的追求,是人类值得自豪的悲壮的颂歌。温伯格的科普名著《终极理论之梦》(Dreams of a Final Theory)和《最初三分钟》(The First Three Minutes)名满天下,都已经介绍到国内。李政道博士曾经说,就传播大爆炸宇宙学说而言,《最初三分钟》这本书使整整一代物理工作者和自然工作者受益。这两本书都写得大气磅礴,画面壮丽,低回委婉,洋溢着作者澎湃的激情和智慧的沉思。但是当我读完《亚原子粒子的发现》,不免大吃一惊。这本书的风格与前两本迥然不同,像一泓汩汩的清泉清澈而质朴,像一副工笔写真真切而美妙。

《亚原子粒子的发现》的写作风格看来是由作者对于读者的定位所决定的。作者对于本书读者的定位主要是“那些没有科学知识背景而对数学只懂得算术”的人,为了使这些人能够领略和欣赏“20世纪文化最珍贵的部分”――科学的发现,“了解20世纪物理学的伟大成就”,理解这些新的发展,所以本书写得异常浅近,而且尽量做到知识的自足。本书在有关章节的“背景知识回顾”中,对一些重要概念,“例如电的本质、牛顿运动定律、电力和磁力、能量、原子量等”,作了翔实的讲解。因此本书第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起点低,深入浅出,照顾的读者面极为广泛,既包括“原来没有受过数学和物理训练的学生”,更包括社会上广大的缺乏科学知识背景但对近代科学发展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本书源自1980年春作者在哈佛大学所开的公共基础课的讲义,听众中有许多是文科专业的学生,这一背景也决定了温伯格会特别重视讲述的通俗性。

本书以亚原子粒子,包括电子、质子和中子等的发现为经,叙述上大体遵循历史的轮廓,由此“让读者直接进入20世纪物理学的一系列关键的专题”。这种写法不同于通常教科书系统的逻辑叙述,但也许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把科学传授给一般读者的方法”。

必须说明,作者主要篇幅放在“较早期的一些发现,特别是有关构成普通原子(ordinaryatoms)的一些粒子的发现:电子、质子和中子”,甚至与此相关的“更早期的一些发现,包括运动、电学、磁学及热学的一些定律”。反倒关于证实夸克存在的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试验等新近的研究进展着墨较少。这似乎使人难以理解。联系到目前科学著作和教科书的编撰中存在一种忽视基础,舍本逐末的倾向,例如编写大学物理教科书,把经典力学和电磁理论等基础内容,或者是删减得支离破碎,或者是在讲授中挂一漏万,温伯格的这本书,应该是给我们的清凉剂。作者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不把本书的历史发现的主题与今日基础物理工作联系起来,将会十分遗憾。因此我……指出这些连接点――例如马斯登?盖革实验(Marsden-Geiger experiment)揭示原子核存在和20世纪60~70年代证实夸克(quark)存在的实验之间的关联;还有,利用密立根测量电荷的技术在现代物理研究中寻找自由夸克和其他一些外来粒子(exoticparticles)。我也把较早一些物理学家的工作,如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的电磁统一理论,对今日正试图完成的统一理论提供了一个范式(paradigm)做了解释”。

什么是“连接点”呢?就是知识的传承和创新的交点。目前举国“创新”的旋律响彻云霄,但是人们往往忘记了创新来自继承,没有牛顿就没有爱因斯坦,没有普朗克、薛定谔和海森堡,就不会有今天的高能物理的标准模型。厚积才能薄发,温伯格的这本小册子实际上在告诫我们,学术上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看起来温伯格这本书的内容浅近易懂,实际上却包含深意。所谓意在言外,底蕴深厚。深入浅出,正是大家风范。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浓墨重彩描绘了书中所涉及的“伟大科学家生长的土壤”,描写了他们“发芽、生长和丰收之源”,作者引用翔实的科学史素材,甚至于科学家的经典文献,栩栩如生地介绍了汤姆逊、卢瑟福、密立根、玻尔、查德威克等巨匠的科学发现,并且重点介绍了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剑桥大学凯文迪许实验室。这些科学史的材料,不仅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而且提高了本书的学术含量。可以说有关内容对于研究科学史的科学工作者颇有参考价值,尤其对于物理学家和其他领域的科学家具有难以估量的启发意义。

《亚原子粒子的发现》的中文版是名家翻译的科普名著,文字质朴流畅,校对精审。我特别欣赏的是,中文版附录了中英文的索引,同时保存了原书的“进一步阅读的材料”的参考文献,便于读者查证和进一步研究。温伯格的这本书定稿于1982年,2002年再版时增加了第五章“其他基本粒子”,使得本书的时代性更强。我热诚地向读者推荐科学巨匠温伯格这一本“把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解释得清晰和美丽动人”的亚原子世界的绝妙素描。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