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阿布:索居英国的俄罗斯寡头

2006-09-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邱恒明 我有话说

想想贝克汉姆的尴尬处境吧:他可是万人迷,然而,就在他转会皇马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时,足球版头条却被一个名叫阿布拉莫维奇的俄罗斯男人夺去。不可思议的是,这个人我们从未听说过,他以前与足球没有任何联系。英国《每日电讯》曾这样形容这个传奇的俄罗斯富豪,如今《阿布传

》一书揭开了这位移居英国的俄罗斯寡头的神秘面纱。

《阿布传》,[英]多米尼克・米奇利、克里斯・哈钦斯著,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25.00元

俄罗斯公众第一次听说克里姆林宫幕后操手罗曼・阿布拉莫维奇是在1998年,当时,经济评论家叶夫葛尼・基西略夫主持的政治时政周刊“Itogi”称他为叶利钦总统的钱包。其实那个时候,阿布的账面资产早就使他多次名列亿万富翁。随着其拥有巨额财富一事逐渐传开,媒体对他越来越感兴趣,但问题是:阿布一贯行事隐秘,该如何采写他的故事呢?

1999年以前,没有一家报纸或电视台获得过阿布的照片,只好用凭印象勾勒出的素描画勉强应付。有一家报纸厌倦了这种做法,决定用钱来解决问题,它悬赏100万卢布只为得到这位离群索居的权力掮客的照片。有钱好办事,该报很快就得到了一张阿布的照片,尽管比较模糊,但此后的几个月里被俄罗斯的媒体不断采用。

尽管阿布现在是英国最富有的人,但他很少在媒体上出现,以至于长期以来关于他的记录片只能引用英国广播公司的史蒂夫・罗森堡在楚科奇自治区对他进行的电视采访。阿布对英国媒体的采访请求也并不慷慨。2003年7月,他收购了英超切尔西足球俱乐部,但在此后的一年里,他只接受过一家报纸的采访。

阿布把所有的媒体采访都转给约翰・A.曼,他的正式头衔是阿布的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投资公关经理。曼是个和蔼的非裔美国人,在接受采访时总说“关于莫斯科我们并不知道多少”。30岁刚出头的曼曾担任企业公关巨头博雅公关公司的副总裁,他在去莫斯科就职前一直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工作,他的妻子就是那里的人。曼并不是阿布的密友,他可以一连几个星期不与大老板面对面会晤,他的职位也不需要他过多自我展示。他透露了阿布对别人调查他以前生活的态度。当曼把问题列表递给阿布时,这个俄国人只是瞟上一眼,笑一笑,然后把那张纸撕成两半扔进垃圾桶里。可以说,任何读过本书的人都会比曼更了解他的老板。

阿布并不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男人,他比他的第二任妻子伊莲娜高不了多少――伊莲娜曾是俄罗斯航空公司Aeroflot的空姐,其身高勉强达到招聘所要求的5.2英尺(约1.58米)。阿布不愿意用眼睛直视别人,给人的印象是谦逊,甚至是害羞。他刻意保持不修边幅的形象更让人觉得如此,这让他与其他亿万富翁显著区别开来。他也不是讲究穿着的人,喜欢穿极不正式的名牌牛仔裤加运动外衣,或者裁制很好的套装搭配开领衬衫。2001年1月,阿布宣誓就任楚科奇自治区州长时,他难得地系上了领带。俄罗斯的新贵们以其语言粗俗和饮食无节制而出名,但阿布似乎是个例外。他把千万巨资花在豪华游艇船队上(目前他已购有两艘,而第三艘正在制造之中);他在莫斯科、伦敦和法国南部等地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没有他与模特们整夜喝香槟或吸食可卡因的传闻。阿布仅有的恶习是贪杯,不过他只喝红酒,从不沾伏特加,偶尔也用海泡石烟斗抽烟。在绝大多数切尔西队的比赛现场,妻子总是陪伴在他身旁。阿布也经常和他的五个孩子合影。其中,他最喜欢与长子阿尔卡季的合影。在照片里,父子俩站在莫斯科经济学校的车道上,庆祝阿尔卡季升入中学的第一天,阿布一只手放在儿子肩膀上,另一只手拿着一大束玫瑰花。

伊莲娜似乎满足于做个家庭主妇。她与阿布相遇时年仅23岁,而看上去才17岁。她在俄罗斯航空公司当空姐时的同事拉丽莎・库尔巴托娃描绘说:“她当时是个美人胚子,大大的蓝眼睛,鼻梁很直,甜美的嘴唇。”伊莲娜现年36岁,在13年的婚姻生活中育有5个孩子,他们的朋友透露说,他们的目标是9个。

阿布并不是个好学的人。曾有人拜访过他在莫斯科郊外别墅里的书房,从书架上随意抽出一册书,却发现除了封面和封底里面空空如也。原来,为了让房间充满学问气息,室内设计师专门安装了空书脊。阿布闲暇时的真正爱好有些孩子气。他喜欢钓鱼,踢足球,玩保龄球和俄式台球。2004年欧洲杯时,他曾前往观看俄罗斯对西班牙的比赛,当时,他身穿俄罗斯足球队队服,头上却带着棒球帽。他喜欢骑摩托车和开跑车。他的游艇像是詹姆士・邦德的东西。比如,长378英尺的“Pelorus”号游艇建有直升机机场、豪华沙龙、大屏幕电影院及不少于四艘的驳运船。一位同事评价阿布说:“他信奉的人生哲学是: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应及时享乐。”

总之,阿布像是个害羞、喜欢离群索居的家庭型男人。可是,年仅38岁的他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积聚了75亿英镑的财富,这多少说明些问题。《阿布传》正是要揭开他精心伪装的温和外表,挖掘他的人品、发家手段和野心。正如一位资深的莫斯科观察家所说:“这些家伙全都是凶猛的梭子鱼。”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理论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