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漫步者到非经典行星

2006-09-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赵强 我有话说

太阳系行星模拟图

冥王星被“降格”为矮行星后,掰着指头数剩下的8大行星,金、木、水、火、土、天王、海王……数来数去却只有7颗。这时候旁边有人提醒我,还有――地球。天,

忘了地球了。看来最熟悉的最容易忘却并非一个逻辑上的错误观念。年谱爱好者可以列出如下的行星发现史,包括地球在内的6大行星发现年代已不可考;1781年3月13日,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新行星,以希腊神话中天空之神乌剌诺斯命名,是为天王星;1846年9月23日,德国天文学家伽勒发现新行星,以海洋之神尼普顿命名,是为海王星;1930年2月18日,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新行星,以地狱之神普卢托命名,是为冥王星。天王星在合适条件下用肉眼也能观察到,过去的天文学家也曾记录过,只是星光黯淡,位置变化不明显,当时没有被定为行星,因为行星(planet)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动词planan(漫步、游走)。正如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决议案前言中所说;“‘行星’一词最初是用来描绘那些我们只知其是天空中移动光点的‘漫步者’”,动与不动,都是基于感官经验的判断。而海王星与冥王星都可以说是经过天体力学的计算得到其存在的轨迹,而后才被天文学家们实地观察到的。

大会的决议无非是从当代人类科学认知的角度来精确定义行星这类天体,媒体热炒冥王星被开除或降格无非是在精确的行星定义下的结果而已。“新近的发现促使我们充分利用当下能够运用的科学信息去创建新的定义”,因为柯伊伯带新天体近几十年来不断被发现,尤其是2004年“塞德娜”和2005年“2003UB313”(昵称齐娜)等类冥王星天体出现在科学家面前,造成理论和逻辑上的混乱,而科学始终拒绝含糊其辞和自相矛盾,科学主义主导下的社会展开对冥王星地位的重新讨论与界定几乎是必然的事情。不过,冥王星事件成为传媒热点撬动了整个地球,其影响力却在科学之外。有个例子或许可以类比,孟子云“心之官则思”,凡跟思维相关在汉字几乎都以“心”为形旁。大脑是人类思维的器官作为生理学上的常识,应该来自比利时解剖学奠基人维萨里1543年发表的《人体构造》。400多年来,中国人接受了这一观念,但汉字依然顽固保留了神圣的心旁。科学认知能否无条件地蔓延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这,是一个问题。

1930年以前出生的人健在的应当不少,对他们来说,冥王星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这种动态的历史感令人艳羡。从地心说到日心说,沾满了求知者的鲜血,专业领域里的民主投票决定了冥王星的定义与归属,则成为大势所趋,社会的进步无庸置疑。再没有类似宗教裁判所这样黑暗的机构站在科学的对立面,有两种可能,一是人类的认知模式统一于科学,二是科学理念在当代社会占据绝对优势。不过值得忧虑的是,任何一种观念和认知模式,始终借助着教育、传媒、政治、经济等手段来影响大众,大众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无论处于什么历史条件下都是乐于被忽略的暗流。无论欢呼、支持还是困惑、怀疑,给予大众的只能是一个最终决定,附加上伴随着最终决定的深奥的解释,非专业人士只能回避解释而接受定义。

于是,在公众的知识体系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常识和旧的幽默。天蟹座失去了守护星,占星者宣称不受影响;地理考试增加一道题目:X年X月X日,XX协会宣布太阳系由X大行星变为X大行星;政治考试增加一道题目:请就9大行星变为8大行星的问题,运用真理的客观性加以分析;老谋子拍了一部电影:少一个还是可以的;老潘发表演讲:星星又少了一颗,我早说过土地是有限的,房子还得涨;……对近似于传统的颠覆,需要不断强化和演绎,虽然这并非科学的本意,却意外地起到了科普的效果。敏感的商家已经推出了“停止行星歧视”的T恤,而一句包含了9大行星开头字母的美国俗语“My Very Excellent Mother Just Sent Us Nine Pizzas”也在征集其替换语句。如果冥王星是一个人,那么它是幸运的,因为它――出名了。

任何一种观念和认知模式,始终借助着教育、传媒、政治、经济等手段来影响大众,大众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无论处于什么历史条件下都是乐于被忽略的暗流。科学认知能否无条件地蔓延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这,是一个问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