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西门庆重读《金瓶梅》

2006-09-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陈辽 我有话说

《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金瓶梅》都是说不完的古典名著。其中《金瓶梅》因其对性行为的叙写而长时期遭禁。改革开放后,各种版本的《金瓶梅》问世,《金瓶梅》研讨会也开过多次,对《金瓶梅》

的研究成了一门“金学”,“金学”已成当代显学。

在“金学”中,《金瓶梅》的主要人物西门庆又成为研究的热点。自《金瓶梅》批评家张竹坡(1670―1698)谓“西门庆是混账恶人”起,西门庆是“恶霸”、“地痞”、“坏蛋”等几成定论。1960年出版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师生编著的《中国小说史稿》则把西门庆定性为“官僚、恶霸、富商三位一体的封建势力代表人物”。现代学者吴晗在《〈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一文(《文学季刊》创刊号,1934年1月)中说《金瓶梅》:“透过西门庆的个人生活”,“以批判的笔法,暴露当时新兴的结合官僚势力的商人阶级的丑恶生活”,“告诉了我们当时封建阶级的丑恶面貌和这个阶级的必然没落”。从此,西门庆是“新兴的结合官僚势力的商人阶级”的代表人物的说法,在《金瓶梅》研究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金学”成为显学后,有学者认为“西门庆是16世纪中国的新兴商人”,“是在朝向第一代商业资产阶级蜕变的父祖”;“如果中国的历史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向正常运转,他们就将是两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掘墓人”。(《〈金瓶梅〉――十六世纪一个新兴商人的悲剧》,《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此说一出,在金学界被广为传播。西门庆究竟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还是充当“中国封建社会掘墓人”的“新兴商人”的代表,这关系到对《金瓶梅》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整体评估。明清小说研究专家石钟扬在其新著《致命的狂欢:石钟扬说〈金瓶梅〉》(以下简称《石说〈金瓶梅〉》)中力持新论:西门庆乃流氓的典型。

“流氓”这一词语在社会上流行,当在晚清、民国以后。《石说〈金瓶梅〉》从《金瓶梅》文本的实际出发,以《金瓶梅》对西门庆的艺术描写为依据,在五个层面上用确切不移的论据阐明:《金瓶梅》中的西门庆确是明代流氓的典型。一是在性的层面上揭示西门庆是流氓。在《金瓶梅》中的西门庆是个色鬼,在性爱层面上他的流氓特性暴露无遗。二是在拉帮结派的层面上显示西门庆是流氓。举凡中国的大小流氓,善于拉帮结派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西门庆所结十兄弟,都是帮闲之辈,俱是势利小人。他们麇集在西门庆的麾下,极尽沾光揩油之能事。这帮流氓正是西门庆的社会基础,而西门庆则成了这帮流氓的头子。第三,《石说〈金瓶梅〉》从贪官污吏的层面上展示,西门庆是流氓气十足的贪官污吏。西门庆通过行贿,买通当朝太师蔡京,就轻而易举地由一介流氓当上了金吾卫副千户,开始了他贪官污吏的仕宦生涯。流氓型的贪官污吏,既是《金瓶梅》的独特创造,也是西门庆区别于其他贪官污吏的本色所在。第四,《石说〈金瓶梅〉》再从官商的层面上显示西门庆是流氓。他是官商。不过,这个“官商”并非通常意义下的“一身而二任”的官商,而是流氓官商。第五,《石说〈金瓶梅〉》在价值观、道德观的层面上揭露西门庆是道道地地的流氓。西门庆不甚读书,识字不多,连读个邸报还那么费事(第四十八回)。但西门庆自有他的价值观、道德观。他在奴才面前为主子,在主子面前为奴才,在衙门,在相府,他各有一套话语,雅得那么俗,俗得那么雅,似乎都各得其所。但这些都是表象,西门庆有他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在西门庆眼里,“(金钱)兀那东西,是好动不喜静的,曾肯埋没在一处?”因而不管碰上谁,也不管碰上什么事,他都舍得,都敢于并善于用金钱去砸。金钱是法律的主人,法律是金钱的奴仆,一切都是钱权交易,这就是西门庆的价值观。西门庆以这样的流氓价值观和流氓道德观“加速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政府的全面的堕落、腐败与崩溃。这就是一个流氓的神话”。

就这样,《石说〈金瓶梅〉》在五个层面上展示了、表现了、塑造了西门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流氓的典型。但它并不对西门庆一概否定。在与李瓶儿的交往中,特别是在李瓶儿病死前后,西门庆对李瓶儿还是表现了一定真情;他也曾周济过穷得无米下锅的常时节;他的坐骑令同僚夏提刑艳羡,于是他慷慨送夏提刑一匹黄马(彼时一匹好马的价值,相当于今日之一辆高级轿车);等等。但这些艺术叙写,恰好使流氓典型西门庆的思想艺术内涵更加复杂,更加丰富,更加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站在读者的面前。石钟扬总结说:“塑造出这么个流氓的典型形象,是《金瓶梅》对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化史的重大贡献。”

自然,《石说〈金瓶梅〉》对潘金莲的思想艺术分析也是新意迭出,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但我认为,该书最有价值、最有创意的就是“破”旧说,“立”新论。假如兰陵笑笑生地下有知,他也会笑着说:西门庆这个人物典型,是石钟扬这位批评家和我共同创造的。

  《致命的狂欢――石钟扬说〈金瓶梅〉》,石钟扬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