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味觉上的还乡之旅

2006-09-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蔺燕梅 我有话说

去国离乡35年后,凡尼斯终于回到童年学习天文、地理、爱上一生中惟一一个女子的地方――爷爷瓦西里在伊斯坦布尔的香料店,却是在爷爷过世后。此时的他已人到中年,是知名的天文物理学家。

环顾熟悉

的小阁楼片刻,凡尼斯俯身在蜘蛛网蔓搭的阁楼地板上,捡拾起红色的果粒、土黄色的、白色的、褐色的粉末,在桌子上摆出宇宙的星云状,而后又将它们吹散。外公的香料粉在暖黄色的日光里纷扬弥漫,凡尼斯沉浸其中,那里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过往。

电影在这里定格,始于香料,终于香料。凡尼斯从童年到成人后的几十年中所遇种种,无一不与香料有关,这就是希腊电影《香料帝国》(a Touch of Spices,又译作《情寻色香味》)。

看过电影,始终觉得这两个译名都不够贴切。《香料帝国》会让人误以为影片讲的是“香料”,其实,香料只是“盐”,让故事变得更有滋味;而《情寻色香味》则有些香艳,遮蔽了片中以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土耳其和希腊之间战争为背景的历史苍凉感。原希腊片名是Politiki Kouzina ,Polis和伊斯坦布尔的旧名Costantinoupolis康士坦丁堡同义,所以Politiki Kouzina有双重意义,既有政治佳肴也伊斯坦布尔美馔的意思,对出生于伊斯坦布尔的导演迪索・布麦特斯来说,则等于是家乡菜。“我试图从一个被迫离家的伊斯坦堡希腊人的角度,把过去的种种遭遇说给一个未必和我站在同一边的外交官员听,看他同不同意发签证让我‘回家’。”迪索自己阐述说。

《香料帝国》的故事并不复杂,就是一个离家多年的人,终于“回家”的故事。它的独特,在于以香料、食物承载着怀乡之情;在于那些希腊哲学家式的语言。

少年的凡尼斯,大部分时间都在爷爷的香料店里渡过。爷爷说“美食家”这个字藏身在“天文学家”的字里面,于是他的天文学、地理学课程,都少不了香料。“我负责讲,你负责品尝和想像”,香料店的阁楼上,爷爷一样一样拿着香料,让凡尼斯认知。“金星像肉桂,金星维纳斯是最美丽的女人,所以肉桂像女人一样,甜蜜带点苦涩;接下来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地球上有什么?――生命,生命需要什么?――食物;什么能让食物更美味?――盐;生命也需要盐,食物和生命都要加盐,才会更有滋味。”这样的童年,给了凡尼斯神奇而美好的记忆,也成为他被驱逐回国籍上的故乡雅典后,可以慰藉寂寥心灵的一帖药。

“土耳其人赶我们走,因为我们是希腊人;希腊人收容我们,却又视我们为土耳其人。”在雅典的成长岁月,凡尼斯用染满香料气味的明信片传递对珊美的思念;做饭给大家吃,等待爷爷的到来。只是爷爷守着他的香料店,总说着不久就来团聚,却始终也没离开过故乡。但凡尼斯一直遵循着爷爷――一个对生活如同香料一样了如指掌的老人的生命哲学。“不管在哪儿都要仰望星空,星空中有我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东西,要说那些别人看不见的,如盐在食物中看不见,但它给食物带来美味”;“住在这里就聊这里的事,要离开的时候,应该聊你要去的地方,而不是要离开的地方”;“分手的时候不要回头,幸福才会如影随形”……

影片中所有的细节,也都与食物、味觉有关。序幕之后,便以筵席――开胃菜、主菜、甜点――三个阶段展开;姑婆因帕金森症而抖动的双手,在家宴中,随着舅舅从海外带回的高压锅的爆炸、蔬果搅拌机的使用等厨具的变化而变化;回到伊斯坦布尔的凡尼斯,兑现了童年“你为我跳舞,我为你做饭”的诺言,为一直深爱的珊美做了一顿饭。只是那些浅浅的笑,长长的思念,终随了时间,渐渐沉入记忆的深处,偶尔被卡曼彻琴声从心底撩拨起来。

迪索筹划了十年,不声不响地端给我们的,是主人公感念的亲人的笑声眼泪、故乡的味道烹制成的大餐,用历史的碗碟装盛,浪漫、神秘而又有冲击力。凡尼斯那思乡的情愫,正应了台湾作家黄宝莲的一句话:“一个经年离家的人,再尝到纯正的家乡口味之后,味觉记忆的苏醒唤醒过往的感情,在灵魂与肉体之间引发一场激荡,正是味觉上的还乡之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