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后新诗时代的理性回望

2006-09-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超 我有话说

《中国新诗史论》,章亚昕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读《中国新诗史论》,一种热爱,一种执着;一种沉静,一种恬淡。

本书的核心话题是对社会

转型所引起的艺术心态和审美文化的变化对诗歌创作和风格演进的影响之间关系的讨论。对这个问题,作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了文学社会学的“七十年周期论”,认为从1840年开始的整个文化转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840年到1910年;1910年到1980年;20世纪80年代至今。

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作者运用美国人类学家米德的代沟理论作为工具,认为在社会转型和时代巨变的过程中,文化的“代沟”扮演了推动性角色。由1840年到1910年,由于晚清政府的故步自封应对失当,导致了华夏民族在转型过程中表现出早期僵化保守的文化心态。从1910年到1980年,中国大地上天翻地覆的沧桑巨变,则让华夏民族转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从而在文化转型过程中,让整个社会转入了中期狂飙猛进的文化心态。1980年以后,社会开始了相对顺利的现代化进程,文化心态也表现为近期的成熟稳健。应该说明,青年人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是更能适应新环境、接受新观念的群体,于是“代沟”直接造就了这种转型期的阶段性。

新诗史正是呼应了这三个阶段的文化心态。书中提到鸦片战争以来的70年属于新诗运动的准备期,它以旧诗改革的方式为新诗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以来的70年属于新诗运动的演进期,它以新诗文体的探索构成了实验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后,现代诗取代新诗,标志着以旧诗现代化为历史使命的新诗运动告一段落,而逐渐形成与现代社会发展同步的现代诗艺术传统。

对于新诗史,作者进行了深刻而广阔的考察和分析。首先是视角上的多元,全书上、中、下三编分别从时间视角、空间视角和文化视角对新诗史作了研究考察,全面梳理诗歌发展趋势的大思路,把握诗歌发展的历史脉络,集中探讨了九个问题:一、新诗与旧诗的古今差异所在,以及这种差异又如何导致了新诗运动中自由与格律、乡土与都市、西化与回归、写实与象征等艺术追求的内在冲突。二、新诗与时俱进,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精神,表现为功能性追求的结构化倾向。三、现代中国的剧烈变化,如何导致新诗流行文体频繁演变的曲折历程,以及文体演变背后所贯穿的现实主义艺术精神。四、新诗艺术的整体美学特征。五、引进和再造带来新诗创作的钟摆运动,造成意象化和形象化等创作手法的交替。六、新诗发展的世代结构,流派与学派的分布规律。七、文化传统断裂的得失分析。八、文化回归思潮的历史评判。九、从1980年到21世纪:文化整合的未来走势。

对历史洪流中的诗人,作者也作了心灵剖析式的解读,如苏曼殊,如八指头托,如臧克家,如犁青,读来让人感同身受,对社会变革,对诗人诗作便更多了一层感悟和体会。新诗运动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现代心灵史,是几代人的奋斗与追求、信念与理想,构成了充满崇高感的艺术主旋律。

作者有一种“大中国诗观”,对“两岸三地”诗歌的互相影响和演进有整体的观照和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台湾诗坛,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讨论,资料翔实,由细而微,见解独到,让人眼界大开。

作为一部史论,作者在理论上的探讨也卓有建树,不但引入了很多西方文艺理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和视角,对很多问题还有自己的总结和创见。比如作者提出的“哀兵模式”,就非常准确地概括了20世纪中国诗人处在民族命运转折点上,总是深情地为时代的悲剧而歌唱,因而形成了华夏诗歌的艺术品位的创作定式。针对海外诗人创作总结出的“三级跳现象”;借助电视机的荧屏显示术语,来形容诗歌表现的艺术“格式”,指出新诗属于“逐行扫描”的艺术,而旧诗则是“隔行扫描”的艺术;概括新诗运动诗歌文体的草创阶段的“钟摆运动”的发展模式……都非常准确生动,充满了灵性。

诗歌在当代似乎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淡出文学研究者的视线。此时读到《中国新诗史论》,涌动的是感动,感动于中国诗史的渊远和瑰丽,感动于作者的坚定与执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