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玛格丽特•梅喜:给孩子们疯狂的想像力

2006-10-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2006年9月20日至24日,第30届IBBY(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世界大会在中国澳门举行。会上,两年一度的国际安徒生文学大奖和插画奖颁给了70岁的新西兰儿童文学作家玛格丽特

・梅喜(Margaret Mahy)和德国插图家沃尔夫・埃尔布鲁希(Wolf Erlbruch)。今年恰逢国际安徒生奖创立30周年,使这个一向被视为儿童文学领域最高的国际荣誉,常被称为“小诺贝尔奖”、并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出任最高监护人的奖项分量更重。

车舟劳顿,加之年事已高,此次由于身体的原因,梅喜女士谢绝一切采访。当本报记者辗转得知梅喜女士将过路北京返回新西兰时,几番致电新西兰大使馆和梅喜女士本人。在漫长等待几近失望的时候,或许是被记者的诚意所感,或许是梅喜女士在海外曾听闻《中华读书报》,在新西兰大使的亲自安排下,本报获得了一个独家专访的机会。

“人生就像开车在十字路口,永远有着不可预知的生活,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会遇到谁。”这是梅喜所理解的生活。所以,她将魔力带进了文字,将幻想自然地带进了生活。在她的故事中,读者身不由己感受到幻想和现实两种世界交叠和结合时产生的神秘吸引力和奇特冲突力。而就这一次采访本身来看,记者也获得了一次“不可预知”的生命感受。

获安徒生奖后的第一个想法

读书报:当你获知得到国际安徒生文学大奖的时候,你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

玛格丽特:刚开始知道获得国际安徒生文学大奖时,我的第一个想法是简直不能相信,就像做梦一样。因为这个消息当时是不让我告诉任何人的。在不能告诉别人的时候,事情往往不像真的一样。然后就是非常激动和开心了,我很早以前就知道这个奖,当我在当图书馆员的时候,我每年都会去查是谁获得了这个奖。

读书报:那么,你认为是你的哪一部作品,或者说是作品中的什么特质打动了国际儿童读物联盟?

玛格丽特:我想,并不是我的具体哪一本书打动了他们,因为他们评价的是我所有书的文学价值。当然,我的《难以忘怀》(The Haunting)和《变身》(The Changeover)曾经获得英国的卡内基奖章,也许这两本书起了很大作用。还有我的第一本书《草原上的狮子》(A Lion in the Meadow)是1969年出版的,到现在一直再版,也许这本书也比较重要。

说到特质,也许是我的语言吧。评委们认为,我的故事中的语言充满了童趣、诗性和幽默感,也许这是打动他们的地方。

读书报:你的写作生涯从1961年开始,长达45年。是什么让你坚持了这么久的写作生涯?或者说,为孩子写作,你感觉获得了什么?

玛格丽特:这是一个很神秘的问题。让我一直往前走的动力就是,只有为孩子们写书,我才能够发挥自己疯狂的想像力,这可能运用不到为大人们写书的过程中。即使我们长大了,我们的心里还是会有一个孩子。

在我写一个故事时,这个故事必须要先打动我,让我满意,我才会动手写给孩子们。然后我会考虑,孩子们会喜欢什么样的修辞。刚开始的时候,编辑会进来做一些评论,说你的语言对孩子们来说,会不会有点难以理解。种种综合考虑之后,我才会形成一个故事。

什么是好的儿童文学

读书报:那么,你认为什么是好的儿童文学,好的儿童文学是否一定有标准?

玛格丽特:好的儿童文学语言特别重要,因为语言作为媒介,将故事的内容和孩子联系起来了。当然了,情节也非常重要,好的作品是语言本身和情节的一个完美结合。

好的儿童文学当然有标准,首先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故事。孩子打开书后马上就会被故事吸引,一直读下去。在好的儿童文学中,语言应该具有娱乐性,让孩子们感觉到欢乐、有趣,既能吸引人又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尤其是对比较小的孩子来说,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孩子们从小建立和语言的联系。语言不应该是说教性的,而应该是故事里的一部分,这样孩子们在看故事的时候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育。

读书报: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禀赋呢?

玛格丽特: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记得他小的时候所发生的事情,一直把童年的记忆放在脑海里,长大后才有做儿童文学作家的天赋。

读书报: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之间会有界限吗?

玛格丽特:界限其实不是特别清晰,更不是尖锐的对立。很多大人很喜欢儿童文学,因为当他们看到儿童文学时,会使他们回忆起自己美好的童年。

读书报:那么,儿童文学会要求比成人文学多一点东西吗?

玛格丽特:从一些角度来说,可能是这样的。因为它要让一个长大的孩子也能记住自己童年时所读到的书和经历的故事,而且这些东西还可以和自己的孩子分享。

中国作家未能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奖的原因

读书报:你最欣赏哪一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你认为,哪一位中国童书作家最有可能获得国际安徒生文学奖?

玛格丽特:我不是特别熟悉中国的童书作家,这也是我经常抱怨自己的。但我觉得,中国有着非常动人的民间文学和民间故事,这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如果中国的童书作家继续为孩子们写书,继续运用他们独有的美妙语言,继续从本国文化中获得资源,肯定能够获得大奖。

读书报:至今仍未有中国本土作家获得国际安徒生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你认为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玛格丽特:重要的原因也许是因为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家的作品没有大量地用英文出版,以后这种现象应该会得到改变,或许会有更多人关注中国作家的作品。

读书报:现在中国的童书乃至成人文学市场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评论家那里被大加指责的,却在市场上一路畅销。这种现象是否正常呢?在评论家的标准和市场的标准之间,你倾向于选择哪种标准?

玛格丽特:我对中国的童书市场不是太了解,但是,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很多国家也有。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挑选的书,能让读者们由衷喜欢的书,如果能够让家长们很好地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能够很好地喜欢这个故事和语言,理解和享受,我想就是很好的书。

读书报:现在在中国的童书市场上,绝大部分畅销书都是引进版的童书,你认为,这种情况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值得忧虑呢?

玛格丽特:这种情况是很值得关注的。我不知道中国具体市场是怎样的,图书是怎样运作的,但是,孩子们还是喜欢听故事的,喜欢听用本国语言讲的故事,要有人用他们愿意亲近的语言给他们讲故事。这或许是值得中国童书作家关注的。

读书报:现在中国的童书创作进入了一个“营销”时代,如果作家不走出去做活动,书再好也卖不出去,这种现象是否正常?你平时是否参加很多营销活动,过多的营销活动会不会影响作家的创作?

  玛格丽特:我也会参加图书的推介会,讲我的书是怎样的;也去学校做一些报告和演讲推介,我也参加图书会议,接受采访。

在美国和英国每年都会出版成千上万的书,出版商们彼此之间会有竞争,因为他们都希望读者能够来买自己的书。就童书而言,我希望孩子的父母能买我的书,把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也希望孩子们喜欢这个故事,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将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相关链接

玛格丽特・梅喜(Margaret Mahy),生于1936年,新西兰最著名的童书作家,因为其在儿童文学上作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贡献。梅喜也是新西兰公民最高荣誉――“新西兰勋章”的得主。她的写作生涯自1961年始,迄今长达45年。她的两部小说《难以忘怀》(The Haunting)和《变身》(The Changeover),分别于1982和1984年两度赢得英国的卡内基奖章。

此次国际安徒生文学奖(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评委会对梅喜在诗性、魔力和超自然等元素上的语言表现深为推崇,认为她是世界上少有的重新塑造语言的原创作者之一,这也是评委会决定将文学大奖颁给梅喜的原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