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数字新闻与点批判

2006-10-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文 赵强 我有话说

传播学在适应大众向小众的转变,我们则恐慌着整体的丧失。对比较和评判的重视成为推动的力量,“整体无法比对”的普遍认识使完整的社会、人群和个性被迫暂时退居幕后,等待拆分工作完成后,再被拼装起来。

 

 印象派画家乔治・修拉的《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点构成整体的艺术尝试。

最近有几条新闻可以提出来并列一下,一个是美国部分大学宿舍刮起的“奢侈风”,一个是从美国纽约向欧洲发出的一份外卖订单,另一个则是日本富豪小姐在伦敦的一周生活日记。之所以会关注到这些事,或许是因为“有钱人如何花钱”的主题在媒体上正炙手可热,而且在这些主题里,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数字说话”的方式,如“宿舍服务公司做2小时房间清洁收费60美元”、“外卖及护送它的两名工作人员的越洋旅行将花去8000英镑”、“值500英镑的鞋,订房花掉1000英镑,4290英镑的礼服”等等。

始发于英国《每日邮报》的《亿万富翁女继承人日记》以大岛雪子亲笔日记的形式,记录她和丈夫在伦敦一周的生活片断,是类似真人秀的采访模式。有趣的是,这篇文章在被转载的过程中,分别被缩写为两个不同版本。某个在国内转载率较高的版本里充满了如上段所述的数字,不仅让人怀疑这位女富豪的真实身份,怎么会如此小家子气地标榜价钱。仔细读过未缩写的日记后,才知道她10岁左右父亲才赚了大钱,不禁感叹西方俗语“三代才培养一个贵族”与中国俗话“富过三代方知吃穿”的正确。至于另一个日记缩写版,则刻意抹去了几乎所有数字。无论哪个版本,都几乎只有原文的1/5,大岛雪子在日记中体现出的完整的真实性格,轻飘飘的幸福、轻飘飘的思考,全都不见了踪影。不久前我在《故事新闻》一文中描述过的“故事化倾向”,与这一类新闻中的“数字化倾向”正可互相补充。联想到常见的新闻字句“某某斥资若干打造(建设/推行)某某某”,“若干”的钱数被如何地用于做事,做了哪些事,反正难说清,索性不要说,读者只需简单推断,“若干”的数目越大,则代表被重视度越高,项目越发重要。结果,真正的故事被缩写成干巴巴的数字,信息贫乏的细节却被过度渲染。

数字化本是寻求标准的努力,有助于我们对事物进行更简单清晰的定义、描述、评价、比较。长短、高低、轻重、先后,数字在某个统一的体系内排序,有一目了然、无庸置疑的说服力。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存在两种有代表性的数字与人的关系:玩弄数字;被数字玩弄。时间与空间是不同的维度,1分钟与1厘米可以通过怎样的关系换算,目前尚不得而知。朝生暮死的蜉蝣与人类,1个小时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忽视体系间的换算关系随便跳跃,就很容易产生“大观园里的一顿螃蟹=二十多两银子=庄稼人过一年”这种刘姥姥风格的等式,进而上升至难以辩驳却收效甚少的道德谴责。物质乐于接纳数字,而精神习惯性地排斥它们,当前并非所有的领域都能做到数字化,于是常常出现一个人不满于被以偏概全的数字划分至某一群体,被决定待遇或升迁。

以数字来衡量,被衡量的对象也在日益细化和明确之中。我们曾买过同一本书,喜欢听同一首歌,于是我们拥有了某种程度的共性,在社交网络上得以关联起来。人的个性被拆分到点,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扩展成人群的碎片与小众。传播学在适应大众向小众的转变,我们则恐慌着整体的丧失。对比较和评判的重视成为推动的力量,“整体无法比对”的普遍认识使完整的社会、人群和个性被迫暂时退居幕后,等待拆分工作完成后,再被拼装起来。需拆分的点实在太多,被完成的点实在太少,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看到失真的拼装模型在浑然一体的完整面前黯然失色。点通过怎样的秩序回归完整,在艺术上已被修拉的“点彩法”构造出雏型,在哲学上仍是未来的命题。精神领域和物质领域本来有着各自不同的逻辑与规则,依据不同的评判标准定出高下之分。但在我们还没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俯瞰精神与物质之前,就试图依靠单一而不完善的标准为二者的综合体打分,最终,只能落得两面不讨好的结果。

精神领域的高扬压抑了日常的衣食住行,物质的过度繁殖也必将带来精神的反攻。阳极则阴生,是道家传统消解问题的方式,如果我们接受这一趋势,就得同时接受阴极则阳生的下一轮循环。《豳风・七月》中冬天藏冰夏天用冰的仪式性习俗,被儒家以面对问题的态度解读为“以节阳气之盛”,使得“冬无潜阳,夏无伏阴”。什么时候藏在哪儿,什么时候拿出多少来用,都有讲究。在物质的极盛时期,选择并储存精华的物质之“冰”,不光能败亡得好看一些,也留给遥远的新物质时代一个更高的起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