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激情的智者和执着的强者

2006-10-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孙侃 我有话说

编者按:徐海荣用短短4年时间,把一个破败的地方出版社变成了兴旺知名的出版新锐,这其中的秘密在哪里?正当许多知识分子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走向市场的时候,我们刊

发徐海荣的长篇通讯,因为我们觉得他的成功例子特别值得中华读书报的读者一读。

徐海荣有文化理想,又有经营头脑;既有商人的精明和胆量,又有文人的智慧和情趣。这样的“黄金组合”让他能抓住文化产业中的很多机遇,同时也成就了许多中国知识分子的两场梦:精神的丰富和物质的富足。

徐海荣在日本东京国际会议中心

年出版书籍百余种,全社的固定资产已达4000多万元;一大批反映地域文化的书籍投放市场;投巨资重印文澜阁《四库全书》;与世界著名的某出版集团合作,获得国际一流的信息平台;初步形成“一社、二刊、三中心、三公司”的组织体系,出版总社即将挂牌……

杭州出版社社长――徐海荣,这名貌不惊人的中年男子,正是以自己踏实的工作、过人的睿智、厚道的为人,领着大家勇敢地打出一片事业的天地。徐海荣这个名字,进入出版业视野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已让业界瞩目。

光凭西湖边的这幢小楼,即能感知徐海荣的非凡魄力

杭州市曙光路133号,距西湖只有200米。一幢风格典雅的四层楼房,掩映在婆娑绿荫之中。说起这幢办公楼,徐海荣滔滔不绝:“自从2003年8月8日启用之后,光临的领导不算,就是路过的游客,好奇地进来转转的就有不少。听说是一家出版社的办公楼,没有一个不惊讶的。就凭这个,也值得!”

然而,时光倒退4年多,那时的杭州出版社是个什么模样啊:3个编辑室只剩下了5个人;全年70个书号,出版选题只有可怜的20个;唯一能赚钱的书还被调出的人带走。有人戏称,再这样下去,杭州出版社恐怕只剩下门口挂着的那块木牌子了。

徐海荣还记得2002年5月8日,他第一次跨进杭州出版社时见到的场景:暗暗的几间办公室里,乱七八糟地堆满了杂书什物。不少办公桌上积满了灰尘,显然很久无人打理……成堆的难题山一样压过来。上任伊始,他推出的第一项措施,居然是从总编辑到一般工作人员的卫生值日制。他带头扫起了厕所,还在社里搞起了绿化,要求每个办公室的装饰布置都必须有文化气息。整治环境还算容易,如何重兴百废、绝处逢生?可徐海荣面临再大的困难也不肯认输。调查、分析、谈话、寻找各类信息、请示汇报,也免不了动用自身的所有资源……徐海荣越来越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出版社首先重新组建了领导班子。班子成员间的紧密合作、各显神通,使徐海荣如虎添翼。浙江省社科院、浙江大学、河南等地的业务骨干被引进了,8位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也成了出版社的学术顾问。接着,“以学术文化为龙头,区域休闲文化为特色”的出版社基本定位和发展方略也定下了。对于一家曾经迷惘于自身应往何处去的城市出版社来说,这十几个字,真可谓一言千金。

雄心勃勃的徐海荣当然不甘心日趋壮大的出版社一直蜗居在几间小小的办公室里。为此,他冥思苦想,差点患上失眠症。2002年10月,在一次朋友聚餐中,他意外获知某省级单位属下的一家公司,因资产清理,有一幢距西湖不远的旧楼欲出售。听着听着,徐海荣的眼睛瞪圆了。第二天,他就找到这家公司核实情况。情况属实,即以最快速度把筹集到的50万元定金捧到对方面前。就这样,他花了650万元,一次性买断了这幢楼。

可新买的旧楼摇摇欲坠,霉味四溢,黑灯瞎火。徐海荣又扔下160多万元,对它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建装修:加高楼层,整体翻新,重新布窗,重新设门……通过对这幢办公楼的购买和改建装修,出版社的同事们彻底认识了徐海荣:说他懂投资,这没错,他本来就是一位企业家和书商嘛;说他会办事,他本来就是一位领导嘛;可他居然还如此精通装修的门道,这就有点儿神奇了!2003年8月8日,简朴而隆重的仪式过后,杭州出版社正式搬入这幢漂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睛的楼房。刚坐在这楼里,出版社全体人员的心脏都跳得特别欢实。

徐海荣深谙投资之道,下狠心买来一幢残破不堪的旧楼,又在他的鼓捣下变成一幢新楼。当初的650万,其市值据说已超过4000万了,国有资产就此增值。

抓住每一次机会,奇迹总是伴着智慧降临

2004年12月6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

隆重的签约仪式。坐在签署台前的,则是杭州出版社总编辑徐海荣与德国阿克塞尔施普林格集团负责人,他们正在签署关于汽车摩托车杂志版权许可协议谅解备忘录及双方成立合作经营公司的合作谅解备忘录。此项协议属于本次德国总理访华时中德两国签署的22个经济合作项目,且是唯一一个文化项目。徐海荣庄重地在合作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四座掌声雷动。

德国阿克塞尔施普林格集团是一家国际大型出版集团,掌控着150家杂志、90家报纸,包括德国最具影响的《世界报》和发行量最大的《图片报》,而汽车及摩托车杂志是他们的强项。徐海荣明白,与国外著名出版集团版权合作只是其一,开启一扇通往世界的信息之窗、发展之门,提升出版社的整体档次、管理能力和竞争实力,这才是更诱人的。在杭州市委领导的关心下,出版社兼并了一家刊物。目前,一份名为《汽车世界》的刊物已向国内外发行,前景看好。

与此同时,杭州出版社又相继组合和管理了杭州市新闻出版发展中心、杭州市社科培训交流中心和杭州市版权保护中心,2006年,与《英语画刊》社的商谈工作也已展开。

更可喜可贺的是,成立“杭州出版总社”已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十一五”重点规划,徐海荣的事业天地将更为广阔。

这几年的出版业确实有点儿雾锁云茫:既要在市场大潮中破浪前行,又必须守住和发扬应有的精神和品质;既要创新探索,勇于开拓阵地,又要稳扎稳打,获取经济效益。在传统文化产业遭受挤压的情状下,无论是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要赚得盆满钵余,就愈发难了。在徐海荣与同事们没日没夜的努力下,仅在2002年,杭州出版社就抓住杭州乃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这一特色,大做区域文化这篇文章,接连推出了《杭州的山》、《胡雪岩故居》、《万松书院》等一大批杭味十足的书籍,市场反映良好。《兰蕙宝鉴》、《千年胜迹雷峰塔》、《钱塘里巷风情》第二批书便随即跟上。丝绸书《孙子兵法》重印。2002年,出版社创下了一系列奇迹,各项指标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原先用不完的书号不够用了,原先销不出去的书重印了……2003年,出版社利润翻了好几翻。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前来视察,听了一连串数据,看了一排排新出版的书籍,参观了新办公楼后,握住徐海荣的手称赞:“你干得不错!”

2004年,徐海荣再一次抓住了机会,他瞄准了浙江省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这一契机,酝酿更大力度的改革。一方面,他把出版社的选题完全融入杭州的文化建设事业。包括《西湖通史》、《西湖全书》、《西湖文献集成》三部分的“西湖丛书”在第六届西湖博览会上隆重面世,广受关注。接着他又着手“运河丛书”,这套丛书规模大,档次高,2006年起已陆续应市。徐海荣始终认为,作为以“杭州”冠名的城市出版社,对此责无旁贷,亏了也干。另一方面,他殚精竭虑地从地域文化精品中寻找商机。出版社推出的宣纸本《明赵秉忠殿试状元卷》(国家一级文物,目前国内仅存的殿试状元卷)、《五代贯休十六罗汉图》等因极具收藏价值,颇受海内外读者关注。出版社还与几家单位合作,将乾隆御笔“雅宜清致”和贡本御览《西湖志纂》复制成功,投收市场后再度引起热烈反响。从2003年以来,杭州出版社已经出版了上百种地方文化类书籍,市场反映热烈。这枚果实,确实是沉甸甸的。

曾经历尽艰辛,如今再苦的事情已经难不倒他了

1956年,徐海荣出生在杭州城隍山下一户普通的市民家庭。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的父母和5个兄弟姐妹都有着杭州人常有的秉性:忠厚、执拗、硬气、不怕吃苦。忠厚的父亲在“火红的年代”一个小小疏漏让他受尽折磨:他在纸上写字时,不慎在垫在下面的报纸上留下了笔痕,而这笔痕恰巧划在了“伟人照片”上!家庭几乎遭遇灭顶之灾时,徐海荣的母亲,这位典型的家庭妇女,此时除了惊恐,便只有忙着变卖家里的东西,连祖传的铜制烘手器也忍痛割爱了。否则,一直喊饿的孩子们真会饿昏过去。

少年徐海荣挺身而出。据说,小小年纪的他,当时已在城隍山下一带颇有知名度,还获得了一个“杭铁头”的绰号,这是当地市民对热心、执拗、不惧邪恶的硬气之人的形象化称呼。徐海荣来到街道里帮母亲糊水泥袋,从早上5点一直干到晚上7点;他一个人上山挖野菜,为全家节省蔬菜钱;只有一米六几的他还骑着载重1000斤的三轮车去送货,几十里路都不愿歇一歇。上桥时,路人都看着他吓懵了,这么陡的一座桥,这么小的一个人,你怎么过得了呢?但徐海荣早已把牙关咬紧了,全身的肌肉都绷紧了,内心的意志更像磐石那么坚定!他听得见自己全身的骨头都在可怕地咔咔作响,但他知道拖着三轮车的自己,双脚已稳稳地站在了桥顶上。

干了几年苦力的他后来被街道推荐,成为中学的代课教师。又过了几年,国家局势更稳定了,他也有了第一份正式工作――杭州闸口发电厂职工。他自告奋勇,担任了下属综合厂的团委书记。时光进入了1984年,改革之风强劲吹拂,徐海荣当然也按捺不住。他瞄准了厂里准备兴办“三产”的契机,瞄准了厂里那群勤恳又散乱的职工家属,瞄准了厂区后面的“八卦田”。八卦田,那可是南宋时的皇城遗迹啊!开办“八卦楼食府”,打造“八卦楼宋朝菜”,发掘杭州宋代饮食文化,以获得两个效益……方才二十郎当的徐海荣完全进入了角色。

1985年之后,在杭州,凡是关注杭城饮食业动向的,或者稍稍热衷于饮食文化的,哪怕只是爱好美食的,都知道城南八卦田旁那家以“南宋菜”为招牌的“八卦楼食府”。在宋史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徐海荣主持创制了47种仿宋名菜,每种都有来历,每种都让今人喜欢。八百多年前的宋菜鲜灵活现地复活,席卷无数美食家的胃口,这不啻于在杭城饮食界扔了一颗重磅炸弹!此人是谁?他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的师傅是什么人?众人都忍不住猜测。徐海荣的身上又增添了一抹神秘的光彩。

南宋菜肴的扑鼻芳香引来了很多人:浙江博物馆名誉馆长沙孟海、浙江文史馆馆长郭仲选、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宋史专家邓广铭等知名学者都曾亲临指导,连参加首届中国宋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中外学者都涌到了“八卦楼食府”一尝为快,普通市民更是络绎不绝。著名画家叶浅予特意以《新民晚报》记者的身份慕名前往。徐海荣听说来了个年近八旬的老记者,赶紧过来接待,还很虔诚地一一作答,叶老则悄悄把徐海荣的容貌速写在了本子上。谜底当然很快揭开了。叶老惊讶于“八卦楼食府”的掌门人如此年轻,徐海荣则因眼前的慈祥老人竟是叶浅予更加吃惊不小。此事遂成了杭城饮食界和艺术界的美谈。

然而那个年代,计划经济的阴影依然存在,一颗愿意为事业奔腾的心难免遭受痛楚。徐海荣曾在一张白纸上勾勒过未来“八卦楼食府”或称“南宋风味厅”的蓝图,那是一幢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大厦。他相信凭着自己的辛劳和智慧,能把它建起来。但由于“八卦楼食府”隶属于闸口电厂,权属关系限制了徐海荣的决策权;所在地区面临拆迁,顾全大局的秉性让他不可能做出任何强硬过激的行为。此时,他唯一的念想,就是让“八卦楼食府”存在下去,至少像火种那样不要熄灭。因此,他来到电力部门,希望他们在把强大电流输送到城乡各地的同时,也给他那个小小的恰似15W灯泡的“八卦楼食府”通上电。他来到一家生意清淡的工艺品商店,递上名片,希望能够联营,以让这闹市现出宋菜的身影。他还走进一幢灰色大楼,恳求那个大机关能为他腾出一小块地方,让他的宋菜能与西湖山水互相辉映……可惜,得到的回答都让他心寒。

罢罢罢,只能与寄寓着自己莫大希望的“八卦楼食府”再见了!在苦痛中煎熬的徐海荣,后来请一位所敬佩的书法家,为自己写了一段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句子:“尽吾志矣,而不能至矣,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历经磨难,却从无惧色;历经失败,总还是能站起来。朝着“八卦楼食府”再看一眼,然后决然地向前,这就是强者。

一个文化学者的功底,一个书商的魄力

担任杭州出版社总编辑之后,曾有人问徐海荣,你一个擅于经营的人,现在正处赚大钱的好年龄,何苦要当出版社的总编辑呢?坐在这个位子上赚来的钱,都是归国家和集体的呀!徐海荣微笑着回答:“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搞文化事业对我来说更有价值!这个道理,在我身上,绝对比人民币还要硬。”

放弃“八卦楼食府”,1992年之后,徐海荣担任了北京某出版社的浙江办事处主任。这是徐海荣第一个与出版业直接有关的职位,他策划、选编、出版了一大批优秀书籍。那几年可称他的“书商”生涯,徐海荣渐渐精于此道,成为行家,获得了财富。

可是,徐海荣的血管流淌着的是文化人的血,他始终忘不了文化事业。“我怎么可能放弃文字、放弃文化事业呢?走到天边,我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我的本行。”他说。此时已是1996年,他调入了杭州市社科院,担任亚太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攻社会生活史的研究。之所以离开那个炙手可热的书商位置,执意来到清水衙门般的杭州市社科院,还不是因为对于文化的感情在牵扯?

担任亚太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期间,徐海荣潜心研究“味中史,史中味”的中国饮食文化。他拿出经商时积攒下来的几十万元,主编出版了洋洋6大卷《中国饮食史》。这部包容了数千年中国饮食文化精华、填补该领域学术空白的重要专著,分别荣获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颁发的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杭州市“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11月,“中国饮食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日本东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徐海荣应邀在会上发表了题为“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的深远影响”的演讲。美国圣约翰大学还发给他证书,称赞他“对饮食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学术上成功了,但徐海荣仍念念不忘经济杠杆的非凡作用。为了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他与同事们一道,探索从事文化产业的可能性。他所牵头负责的几个市社科院重点课题,都在两个效益上获得了成功。

既虔诚于文化研究,又重视经济的力量;既是一个功底扎实的学者,又是一个富有魄力的书商。这就是徐海荣为何能准确地掐出出版社低位徘徊、“惨淡经营”的症结,找准获取事业双赢的关键,让目标一步步化为现实的原委。鉴于他的业绩和专长,2006年3月,民建中央八届十七次主席会议通过决议,请徐海荣担任民建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委员。

事实上,自从徐海荣执掌杭州出版社之后,社里已经推出了诸如《杭州通史》、《西湖通史》、《西湖文献集成》、《中国妇女通史》、《中国市场通史》、《毛奇龄合集》、《续甬上耆旧诗》、《宋元浙江方志集成》、《五代史书汇编》等学术典籍和专著,其中不少专著还由他亲自担纲主持。但他觉得可以再次加大力度,创造能够载入中国出版史册的业绩。重新影印出版文澜阁《四库全书》工程的点子一经冒出,他那颗痴迷于事业的心便更热烈地奔腾起来了。

历经沧桑的文澜阁《四库全书》是世界出版史和藏书史上的奇迹,可在经济效益上,重印此书显然冒险。但徐海荣固执地认定,若让这样的文化瑰宝自行湮灭,自己这一代人将是中华文化的罪人。在听取了国务院古籍整理领导小组、中华书局、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复旦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的建议之后,徐海荣的决心更大,从小养成的“杭铁头”脾气上来了,再也压不下去。只是重印出版的费用高达4000万元,这可怎么办呢?2004年春天,徐海荣邀集了一些商界朋友在西湖边喝茶,滔滔不绝地介绍文澜阁《四库全书》的价值和重印计划,当然也坦言了眼下的困难。在座的朋友听毕,纷纷表示愿意出力。邀友之意不在茶。这天下午徐海荣筹集到了600万元,启动资金由此落实。

2004年5月,杭州出版社与浙江图书馆达成合作整理再版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协议;不久后,浙江省文化厅厅长亲自审阅重印此书的报告,文化厅随即同意由杭州出版社承担此项巨大的文化工程;紧接着,极为关心此事的杭州市委宣传部认准了此事是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市的重要举措,决定予以资助;同年夏天,杭州出版社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工作委员会成立……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多次听取徐海荣的汇报。徐海荣坚决地说:“我这个人,只要看准的事,哪怕头梗(钻)出,尾巴轧牢不轧牢,我勿管!”

“好啊!”王国平书记听了这话,拍案叫绝,“你讲得好,办大事,就是要这样!”

身为研究员的徐海荣毕竟是一位有眼力的学者和有魄力的出版家,在重印设计过程中,在坚持原真性原则的同时,他提出此次影印要在装帧理念上与时俱进,有所突破,根据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采用洋装的方式,比如给这套精美的典籍配上既有传统特色又富时代气息的红木书架。影印版将印刷300套,每套价格在40万元左右。《四库全书》影印版即将出版的消息传开后,引起很大反响,前来询问购买的人众多,其中有专家、学者,还有不少企业家。

时止2006年5月,文澜阁《四库全书》中的《经部》已印刷出版。全部工程将于2007年年底完成。中华民族的这份文化瑰宝将完整无损地流传下去!

乡间别墅以及偶或出现的飘逸念头

徐海荣太忙了,“分身乏术”这个成语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从来没有“双休日”之类的节假日,要么在出版社埋头苦干,要么在外面东奔西颠。实在累极了,又无暇注意自身的保养,这几年,往昔强壮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一边还在与客人交谈呢,一只手已下意识地抵住胃部,持续的隐痛甚至使他没有力气说话。偶尔他会说,哦,我真应该休息一下了,我真应该休息一下了。但闲暇究竟在哪里呢,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我的身体可不能出现大问题啊,因为我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他托住胃部,又感慨地说。

他是一个工作狂,一个为了事业能把自己整个献出去的人。这一点,连那些故意找他茬的人也不否认。

一个初秋的下午,笔者随徐海荣来到他位于杭州近郊青山湖畔的乡间别墅。这是一幢漂亮的三层楼房,背依青山,视野开阔,四周葱绿,空气清新。入得楼内,每个房间都装修得舒适典雅,文化气息浓郁,尤其是顶楼的木板墙设计,既有异国情调,又给人以世外桃源之感。当然,这幢徐海荣尚未住一宿的楼内,堆放得最多的只是书籍。来到这个投入了徐海荣早年积蓄和现今期冀的地方,他蹙紧着的眉头终于展开了,开心地笑着,在楼前楼后跑来跑去,特别是见了前段时间托人种下的冬瓜已经结了硕大果实,更是大笑:“呀,这么多冬瓜,我怎么吃得完呢,你们帮我一起吃吧!”

然而在场者都沉默了。谁都知道,徐海荣怎么会有完整的闲暇时间呢?今天能够前来,无非是因为一次会议的间隙。

“噢,多想在这儿住下来啊,把手机也关了,或者干脆提前退休,你们谁都找不到我。”

“不过,这真是一句空话了,现在的我是不可能来这儿享受的,这是我退休后的天堂。我要在楼前楼后种满绿树鲜花,在南边的院子里挖一个水池,在楼房的旁边造一个亭子,我可以坐在亭子里看书写作……”他仍在兴奋地呢喃着。

退休还早,如今的徐海荣正处在事业的黄金年华。毋庸置疑,这一切都只是徐海荣久远的理想罢了。是的,一个胸中始终燃烧着激情和理想的人,一个富有智慧、勇气和力量的人,一个把事业视作生命的人,他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而且总是冲向最前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