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哲学的生存境遇

2006-11-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涂成林 我有话说

在哲学的海洋里浸润久了,遇到的哲学人物多了,时常会让人产生这样的困惑:在中国浩浩荡荡的哲学大军中,何时能产生像康德、黑格尔那样真正的哲学大家?在这个文字不再被人视为神圣的时代,何时可以读到让人耳目一新的原创性哲学著作?直到卷帙深厚、装帧精美的《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悬在心中已久的问题才有些悄

然释怀: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哲学家群体。

这套丛书入选的都是些我耳熟能详的人物,在浏览后,还确实找到了与他们日常交往有所不同的感觉,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个纯粹的思想者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对建构哲学体系的“隐秘的渴望”,可以从中感觉到文字阅读所独具的魅力、思想对现实的辐射张力以及哲学面向现实世界所独具的人文关怀。

《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的策划者独辟蹊径,率先亮出“中国当代哲学家”的旗帜,从浩浩荡荡的哲学工作者队伍和卷帙浩繁的哲学文字中,挑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原创性的言说,组成了“当代中国哲学家”阵营。不管这种排列方式是否会引起人们的质疑,但这种排列本身毕竟是一个独到的创意,也是一个令人惊喜的突破,就其对改变当今中国的哲学生态的意义而言,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会过分。

丛书的组织者和编辑者从改革开放以来崭露头角的哲学精英中精心挑选出十多位代表,再从他们的众多哲学论述中筛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言说,力图兼顾思想者的思想发展脉络和他们言说的不同方面,并试图通过梳理这种思想脉络来体现哲学与社会、与人生的互动作用,勾勒出内化于哲学家心中的世界图景,这也体现了出版者把握重大选题的独到匠心和心机。《文库》各卷所收列的文章,大部分都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深层思考,从“文库”各卷所刊登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遴选自己的代表作时,不是拘泥于自己某一方面的优长,而是试图兼顾自己“运思”的方方面面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思考轨迹,有的文章在时间跨度上竟然长达50年,这一方面反映出作者从事哲学理论研究和探讨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也看出各卷作者在探索哲学体系建构方面的苦诣。

《文库》所收列的文章虽然表现出很长的时间跨度,但各卷作者所思考的都是中国的现实问题和中国哲学的生存境遇。他们不约而同地站在回顾20世纪和前瞻2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度。另一方面,《文库》的文风也值得称道,各卷文集融学术性与现实性于一炉,文笔流畅,思想犀利,将深厚的学术底蕴与高超的文字工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它适合于各个层次的读者阅读:文化水准较浅、对哲学不甚了解的人读起来会很轻松;文化水准较深、专门研究哲学的人读后更能感到其分量之重。

《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